歷史上那些改變世界的名人自閉症

        曾經我們以為沉湎於自己的幻想世界,而不願意和這個世界有過多的交流的時候,就可以說是自閉症的一種表現了。可是著名精神病學專家指出,很多政界,科學界乃至藝術界的為人都是自閉症患者。名人自閉症似乎很難被人接受,自閉症和創造力和才華難道有著某種必然的聯繫嗎?名人自閉症難道就是這種聯繫的表現嗎?

    一、改變世界的名人自閉症

        也許就是應正了那樣一句話“天才都是孤獨的”。2006年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精神病學教授菲茨傑拉德表示,很多天才都有類似自閉症的特徵。比如我們熟知的牛頓,愛因斯坦,莫札特,安徒生等。都是這種“名人自閉症侯群體”。於是我們不得不正視這種現象:名人自閉症和創造力的關係。教授表示:自閉症作為一種精神病,可見精神病也是有好的一面。“

        這些名人自閉症普遍都有這樣一種現象;愛學習。或者說是社會的體制格格不入,一般社交技巧很差,但是他們很偏執,喜歡他人意見,當然也是很有道德操守的。為了一個論題甚至可以花費幾十年的努力,並永遠不會受他人思想的左右。

    正是因為這些名人自閉症患者身上獨有這些性格特質,或許才可以使得他們成為一代偉人了吧。

    1、愛因斯坦

         作為名人自閉症患者的愛因斯坦還是無法磨滅他做出的傑出貢獻。研究人員發現愛因斯坦在孩提時代就不合群,當然他更不可能是一個好的演講者,他甚至不喜歡和人說話。儘管後來他也結交了不少好友,但是還是改變不了自閉症的性格。

    2、牛頓

        牛頓也是名人自閉症侯群的一員。劍橋大學教授西蒙向《新科學家》雜誌透露,孤獨症病人大多數無法做到隨意聊天。牛頓就不善講話,只是專注於工作,以至於經常忘記了吃飯。他對僅有的幾個朋友也很冷淡。他的脾氣古怪,在他演講時,如果沒人聽,他會對著空屋子一直講。牛頓在50歲時精神失常。

    3、丹尼爾·塔曼特
    
        天才和白癡就只有一步之差,我們眼中的白癡,差生,也許就是未來的天才。現年28歲的英國男子丹尼爾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他可以背誦π後22514位,並且精通10種語言,但是他同樣也是名人自閉症患者,他根本無法和人正常交流,也無法理解正常人的感情,他的世界中只有數字。

    4、菲爾普斯
  
         很意外吧,菲爾普斯居然也是名人自閉症,因為他看起來是那麼的正常。“只要跳下去,就是奧運冠軍;只要觸到壁,就是世界紀錄。”這是大家對他的評價。他就像一條魚,或許他就是一條魚!

    所以的實例都在告訴我們這樣一種信號:如果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那麼他就會給你開一扇窗。同樣的,如果上帝很眷顧一個人,那麼她一定有某種缺陷。

二、近現代名人自閉症患者

    1、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牛頓(Isaac Newton)、佛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2、政治人物: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安德魯.強森(Andrew Johnson)、林肯(Abraham Lincoln)、詹姆斯.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羅斯福(Teddy Roosevelt)、威廉.塔夫脫(William Taft)、杜魯門(Harry Truman)。

    3、藝術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梵古(Vincent van Gogh)。

    4、音樂家:貝多芬(Beethoven)、貓王(Elvis)。

    5、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蘇格拉底(Socrates)。

    6、發明家:福特(Henry Ford)、比爾蓋茨(Bill Gates)。

    7、演員: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s)、湯姆.漢克斯(Tom Hank)、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

    8、作家:佛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莎士比亞(Shakespeare)、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on)、歌德(Goethe)、以撒.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蓋茨比(Gatsby)、查理斯.迪金遜(Charles Dickinson)。

在〈歷史上那些改變世界的名人自閉症〉中有 3 則留言

  1. 我開始聯想自己從書本中習得的東西。自閉,或者自我,可以是一種性格。又是誰定義自閉為一種「症」,需要「治療」的呢?
    如果當事人希望改變性格,那很好;但如果當事人不覺此為一種缺陷,卻因其個性被視為一種疾病,或不圓滿之處,情況便複雜得多。「治療」或者將一件事視為病當中的價值判斷……
    而文章的例子正好說明有些東西只是一種個性,其實單看舉出的名人例子,我們看不見其改變自己之意慾。既然自得其樂,為何精神病學卻要視之為一種需要「治療」的東西,甚至列入那本厚厚的精神分析與治療手冊呢?

    • 形成一種“症”的出現,一定有其原因吧! "治療"是從醫學角度出發的,我也曾親眼看過一些很典型的自閉症小孩並且帶有暴力傾向,他們確實需要幫助呀,不然連照顧自己的能力都沒有。"治療"並不是要改變他們的性格,原本安靜內向的人也不可能突然變成活潑好動的個性,只是希望經過一些訓練讓他們可以照顧自己,明白在群體生活中有一些規則需要遵守,更好地去適應社會。同時,我們每一個人也需要尊重個別差異,理解他們有特別的需要,這樣,整個社會不是更和諧嗎?

    • 我也覺得這個情況值得思考,我不懂精神病學或社會學,我只能從常識去理解:

      1. 我也接受有「精神病」這回事,我們可以不難想像得出,某些精神狀況或精神的困擾對個體生活或社會生活均造成壞影響,這情況是需要幫助需要解決的,稱之「病」而進行「治療」有現實的需要。

      2. 問題是誰可界定或怎樣界定某種精神狀況為「病」呢?肉體的疾病我們容易理解一點—-例如感冒,我們比較易明白及接受自己有病,也接受醫學界定我們有 病‧但精神上的狀況,要界定為「病」,有不少情況我們普通人真難以理解,例如焦慮,焦慮是不是一種病?或者多大程度的焦慮才算是病呢?

      3. 正如Lai Yiu Hong的疑問--「治療」或者將一件事視為病當中的價值判斷……把某種精神狀況界定為「病」是一種價值判斷的話,這可能首先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而不是醫 學問題。如果這樣的話,「病」這個標籤或者「治療」這過程就可能帶有某種傷害性,這恰恰與醫學上對「病」的「治療」目的傷違背。用以上的例子,「焦慮症」 這個標籤或者對「焦慮症」的「治療過程」會不會比焦慮本身有更大的破壞力呢?

      4. 最近有牧師把同性戀視為罪及病,令到社會嘩然‧如果社會的主流價值與該牧師相同的話,同性戀就有可能被界定為「病」而進行「治療」,我覺得這是一種以眾凌寡恃強凌弱的社會行為,只是對少數人進行迫害而非真正的醫學的治療。

      5. 我相信每個人在不同程度上精神上或性格上都有缺陷,我們不一定需要「治療」,但我們都需要愛,我相信愛可以「治癒」我們一切精神上創傷及性格上的缺陷。

      6. 電影推介,《RAIN MAN》經典好戲不用說。《ADAM》,大約是2010年的電影,主角ADAM是阿士保加(Asperger syndrome)患者,同樣是充滿愛、需要愛的一套好戲。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