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麥芽糖

幸福,是人們總掛在嘴邊,但卻又抓不住、摸不着的東西。到底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因為某種事情或某個人而感到心理上的愉悅。它可以是一件小事,比如:我今天在街邊看到一隻小貓,我很幸福;也可以是今天有人幫助了我,我感到幸福。我認為,幸福的來源,取決於你想不想幸福。

幸福,在每個人眼裏都有不同的標準去定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網上看到,有些富二代發表言論說:「我不需要很多錢,我需要很多愛。」於是,下面就會有網友評論:「如果我有很多錢,我不需要很多愛。」然後,評論區就會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賽。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呢?原因是每個人的幸福標準不同。動物有一個劣根性,人也不例外,那就是「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人的慾望無窮無盡,貪心是人的本性,人人皆有,沒有人例外。

那我們如何透過慾望的本質,去抓住幸福的瞬間呢?那就是降低標準。當我們在眼紅別人的幸福時,不如放下你心中所謂的標準,用心去感受、去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其去羨慕別人的幸福,不如發掘自己的幸福,不是嗎?

我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人去了一條九十年代的老街道上逛服裝商店,她走進了一家看起來外部裝修不怎麼樣的店。進去時,女店主與男店主正在吃飯。女店主看到有客人來了,擦了擦手,就過來幫她挑衣服。挑選了一會兒,她本來剛想走,突然發現男店主的眼睛正一眨不眨地注視著女店主。他也沒有再繼續吃飯,就這樣盯著女店主,靜靜地看著她為客人挑選衣服。

出於好奇,她沒有走,而是繼續挑選衣服,暗中觀察。她發現這家服裝小店雖然小,但卻很精緻:桌上的音響正在播放鋼琴純音樂;高高的牆上掛著兩口子的結婚照;旁邊的香薰正散發著梔子花的香味,與飯香融合在一起,散發出濃濃的生活氣息;前台的花瓶裏插著幾朵嬌嫩欲滴的玫瑰花。最後,她買了一件款式早已過時的米色上衣,那件上衣被放進了一個帶有粉色印花的小袋子裏。

出店門後,她又回頭看了一眼那家小店。外面的裝修很爛,牆漆掉了七七八八。裏面,兩位店主繼續吃著飯,聊著天。女店主不知道聽到什麼好笑的話,突然捂著嘴笑了起來,男店主就靜靜地看著她笑。我看完這位博主的分享後,感觸很深——幸福在一瞬間具象化了。

所以我說:「幸福的來源,取決於你自己想不想。」這個「想」,不是說你想幸福就會幸福,而是指你感知幸福的能力。感知幸福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只不過人都有劣根性。但當你拋棄這種劣根,降低標準時,你會發現,生活處處是幸福。幸福就在你身邊的微小事物中,就像麥芽糖一樣,具有延展性。哪怕是一條細到看不見的線也好,當你觸碰到它、吃到嘴裏時,依舊能回味甘甜。

在〈幸福麥芽糖〉中有 25 則留言

  1. 這段文字深入探討了幸福的本質,強調幸福因人而異,且常常隱藏在生活的點滴中。降低標準、珍惜身邊的小事,能讓我們更容易感知幸福。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對生活的感受與體驗,而非外在的比較。

  2. 這段文章探討了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有人認為食一餐飯已經很幸福,而有人家財萬貫,也不感到幸福。我們可以降低對幸福的標準,感受身邊的小事,讓自己感到幸福。

  3.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幸福的定義與來源。我認為幸福不在於物質,而在於心靈的滿足。透過珍惜生活中的小事,我們能更容易地發現並體會周圍的幸福和小幸運,這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4.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幸福的本質,強調了每個人對幸福的不同定義。透過生活中的小事來感知幸福,並鼓勵讀者降低標準,珍惜身邊的美好,令人深思。幸福如麥芽糖,甜美而延展,值得細細品味。

  5. 幸福是一種內心的平靜與滿足,來自於簡單的生活瞬間。無論是與家人共度時光,還是追尋夢想的過程,幸福常常藏在不經意的細節中,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溫暖與美好。

  6. 幸福,在每個人眼裏都有不同的標準去定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網上看到,原因是每個人的幸福標準不同。人生嘅幸福是在於你定義的高度,不同人的定義不一樣所以不同的人生也能活出精彩

  7. 幸福是由自己定義的,很多人都只看着眼前的困境,卻忽略了身旁幸福的瞬間,而導致自己陷入焦慮、困擾的情緒。幸福就蘊藏在生活的微小事物當中,希望我們都能夠拋掉劣根,不再執着於自己煩惱的事,感受身邊的温暖。

  8. 幸福,在每個人眼裏都有不同的標準去定義。每個人的幸福標準不同,感知幸福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只不過人都有劣根性。幸福就在你身邊不一样的事情里,就像麥芽糖一樣,具有延展性° 當你觸碰到它、吃到嘴裏時,依舊能回味甘甜。

  9. 到底什麼是幸福?作者在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幸福的定義,而作者認為幸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每個人眼裏都有不同的標準去定義。

  10. 我十分認同作者所說的,這篇文章亦令我有許多感悟。我終於明白到幸福的定義:幸福原來並不在於那樣東西的價值,而是我們怎麼看待那樣東西。人們經常抱怨、羨慕別人的幸福,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味追求夢想可能會令你失去美好的事。相反,擁抱此刻擁有的事物,仔細觀察每個生活的小縫隙,你想要的那份「幸福」可能就是藏在那縫隙裏的小石頭!身邊的小確幸亦能是一種幸福,不管那件事有多微小,你亦能獲得當中的幸福快樂,好好捉住你想要的幸福,珍惜一切!

  11. 作者的幸福說是要降低標準,就會發現,要幸福並不難獲得。誰不想幸福? 不過,我認為幸福的成份是不與別人攀比,認清自己想要什麼,不是達到別人的要求,那麼就可以獲得滿足和幸福。

  12. 其實「幸福」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當你的內心被滿足時,你便會感到「幸福」。有的人覺得只要能吃到豐盛的大餐丶儲額可以一千萭,便已經很「幸福」了。所以有些人感覺不到「幸福」,只是他們太「貪心」了。

  13. 幸福是一個抽象的詞彙,每個人對幸福的概念也不一樣,有的人是能夠三餐飽腹便算是幸福,有的人是希望家財滿貫,非常有錢才算是。所以幸福並不是來自於哪裏,而是我至於自己內心的滿足。

  14. 這篇文章主要是探討幸福,也分析了每個人對幸福的見解也不同。而閱讀文章後的我,也去搜尋了幸福的定義,也明白了我現在身處在幸福之中。

  15. 幸福,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定義。有的認為擁有花不完的金銀才算是幸福,有的認為擁有輛跑車才算是幸福,有的認為擁有一間大豪宅才算是幸福……但有些人就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惡根性,但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幸福是沉默的愛——父母的愛。是想想,如果沒有父母,那我們怎能長高長肉,穿得暖食得飽,如果沒有父母,那我們就沒有避風港,只能流浪街頭。作者說得對,幸福已經在我們身邊,只是透明了。

  16.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幸福的本質,表達了每個人對幸福的不同理解。作者指出,幸福往往藏在生活中的小事裡,強調降低標準和珍惜當下的重要性。透過生活中的簡單瞬間,幸福可以被重新定義和感知,提醒我們珍惜身邊的點滴快樂。

  17.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幸福的定義及其主觀性,強調幸福並非物質的累積,而是心靈的感受。作者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醒我們降低標準,珍惜身邊的點滴幸福。幸福的真諦在於我們如何去看待和感知生活,讓人深思且共鳴。

  18.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幸福的定義及其主觀性,指出幸福是一種心理上的愉悅感,並強調其來源在於個人的感知與態度。作者提到,幸福的標準因人而異,並以網上討論為例,展示了人們對於金錢與愛的不同看法。

  19. 這篇文章深刻探討了幸福的主觀性,強調幸福源於個人的感知與態度。作者鼓勵人們降低標準,珍惜生活中的小確幸,從而發掘身邊的幸福,傳遞出珍惜當下的智慧與啟示。

  20. 這篇文章讓我深刻體會到幸福的本質和來源。幸福不是來自物質的滿足,而是來自心靈的感知和體驗。幸福的標準因人而異,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放下慾望,從生活中的點滴中發掘快樂和滿足。當我們降低標準,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就能夠體會到幸福的真諦,就像麥芽糖一樣,甜而有韌性,能夠延展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21. 文章圍繞幸福展開,剖析其抽象的本質與多元的標準。 借事例說明降低欲求、感知當下,方能捕捉身邊幸福,啟人深思,富有哲理。

  22. 每人都有讓他們幸福的東西,可以是他們興趣,還是與他們身邊的人相處,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好好地讓自己感到幸福,因為在苦短的人生中,只有幸福,能讓我們從中獲得一點甜,從而令自己的人生更為快樂。

  23. 幸福是一種難以確切定義卻又能真切感受的狀態 。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有些人認為只要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便是幸福。有些人則認為幸福就是擁有很多金錢。其實他們都沒有錯,只是對幸福的定義不一樣而已。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