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 樊婉彤
本文獲得教育城2015/16年度創作獎勵計劃第二期閱讀隨筆組季軍
《野草》是魯迅唯一一部散文詩集。在讀這本書前,我對魯迅的認識並不深,不明白他的偉大之處。讀過此書後,我也只能明白他一小部分的思想,卻已經感受到他的魅力,他的文章令我同時看見了絕望和希望,令我閱讀這本書後仍然在久久沉思它的意義。
《野草》由二十三篇散文詩組成。散文詩比散文更能引發人的想像、思考。而《野草》的表達手法又比較隱悔,尤其〈影的告別〉、〈死火〉、〈狗的駁詰〉等文章,超現實的故事更令我百思不解。另外又有一些主要描寫景物的文章例如〈秋夜〉、〈雪〉、〈臘葉〉等。
當中有幾篇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在〈求乞者〉一文中,分別有兩個孩子向魯迅求乞,但他拒絕向孩子施捨,他厭惡他們的聲調、態度、手勢。初時我感到驚訝,以為魯迅是如此冷酷無情的人,然而我錯了。他是倔強、不屈、不願像個奴隸一樣行乞。如果甘願向人乞求,就是屈服於社會,向這個社會投降!因此魯迅「將得不到佈施」,而「得到自居於佈施之上者的煩膩,疑心,憎惡」。事實上,社會上冷漠無情的人多的是但即使自身孤立無援,像魯迅先生這種倔強的人也不願向人低聲下氣,搖尾乞憐。文中的孩子雖然追着人哀呼,但不見得悲戚,甚至近於兒戲,顯然不當行乞是一回事,而且習慣在別人手中乞討,而不用自己的努力爭取。我不願成為這樣的人,不願成為求乞的,卑微的人。但我究竟能否像魯迅一樣不屈、倔強、無聲地與冷漠的社會對抗呢?
另外有一篇,題為〈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奴才總是在向人訴苦。一天他向聰明人訴苦,聰明人安慰他,似乎也十分替他難過,令奴才舒坦不少。幾日後,奴才向傻子訴苦,說屋子沒有窗,傻子馬上要為他鑿開一扇窗,卻被當作強盜趕走。看了這篇文章,我禁不住問自己:我是要當聰明人呢,還是傻子,或是奴才呢?聰明人口頭上安慰奴才,但他不是真正的同情他,只是用三言兩語就把他打發走了。傻子替他難過、不忿,要為他爭取一點他應得的,反而被誣陷。可憐!至於奴才呢?他雖然抱怨自己的屋子又濕又暗,卻不願意讓傻子為他鑿窗,反倒為趕走他而被主人誇獎感到洋洋得意。
我認為奴才其實是甘於作為奴才,不願反抗主人的刻薄—就是所謂的奴性。以致他不接受傻子熱心的幫助,而為聰明人幾句假惺惺的話而滿足。聰明人缺乏同情心,總想明哲保身,不牽涉在別人的事情裏。冷漠的社會裏有的多是這種人。而我心中最理想,最希望成為的則是一個「聰明的傻子」,既有傻子的一顆熱心,又能聰明地保護自己。要達到這種理想,談何容易!但我仍希望有更多傻子和我一起追求理想!
我不敢說看了《野草》後我就看盡了人性,但也算是略為窺探到人性殘酷的一面,明白到作者的絕望。那希望就是要反抗絕望,正如魯迅的倔強、不屈,在盲目的社會當中孤軍作戰。魯迅說過:「因為我所見過的人們,事件,是有限得很的。」感到絕望,可能只是未看見希望。當你在某處孤獨地反抗時,世界的另一個角落也會有和你一樣默默戰鬥着的人。因此不要輕言屈服,不要任由無情的海水磨平你的棱角。最後,魯迅在書中引用過一句話,我覺得很特別,很深刻的一句話,希望你們也能記住: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匈牙利詩人裴多菲)
魯迅把社會百態看得透徹,社會上同情心泛濫,常被行乞者加以利用。許多行乞者並不是被迫致走頭無路而行乞,但人們往往會因他們而同情心作祟。但所謂同情,實是指與別人分擔同樣的感情,為別人感到傷心。可惜的是社會上某些人只是純粹地認為行乞者很悲慘,以旁觀者的身份佈施,所謂「同情心」轉瞬即逝。
聰明人自恃有才幹、機智, 往往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與凡人不同, 對奴才的訴苦, 僅帶着歡容的面罩, 隨意打發, 實質不想與其相處, 虛偽之極。相反, 傻人不畏強權, 推心置腹, 為奴才盡力創一扇窗, 他的純真可滲透着一絲絲的暖情。如此相比, 我較想與傻頭傻腦的傻人結交, 總比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優勝。
我認為其實魯迅先生所寫的故事都十分有意義,很多人都認為聰明人比一個傻子更有智慧的時候,在這故事中,聰明人只懂得安慰那個奴才,反而不願幫助那位奴才。那個傻子則願意替那個奴才想辦法。
通過魯迅先生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的一篇文章,我看到的是聰明人其實只是做出了符合人們價值觀的事情 , 其實並不聰明, 而傻仔只是做了符合自己想像的事情,他並不是傻,而是做了不符合世人想像的事情。
其實魯迅先生的《求乞者》令我眀白一個求乞者有手有腳,但為何去求乞而不去工作,因為社會會利用人們的同情心,而魯迅先生看清社會,他希望求乞者可以自己去工作不要求乞
一個奴才甘願留在自己的世界裡,而聰明人和傻子的行動帶出深刻的道理,這是魯迅先生精神可貴之處。魯迅在文章中寫出他的不甘,而作者也很巧妙地寫出他的感情。
我閲讀《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這篇文章後,覺得傻子充滿愛心,只想幫一下奴才,卻被趕走。而聰明人只是外表關心傻子,而內心只是想把他趕走。我認為魯迅先生已經把社會看透,再作這本書
聰明人恃才傲物,其他人尋求幫忙,他們不願幫忙,只在言語上安慰及打發他人。而傻子一聽到他人有困難,便馬上去幫忙,結果卻落得不被領情,被趕走的後果。在社會上有不少聰明人,更有更多的「傻子」,他們一心為朋友解困,卻被朋友一一出賣,反而使自己陷入困境。
人們都認為人要有尊嚴,可是有些為了利益而捨棄尊嚴。人總有醜惡的一面,要改變人性根本沒可能。
我和作者一樣對魯迅的認識不深,看到作者對魯迅所寫的野草的感想後,令人不禁對魯迅的生平感到好奇,也許我也該抽空看看魯迅的作品呢。
我也認同書中這種堅毅不屈的態度,所以我也不會向社會低頭.
野草,被萬物包容,為了尊嚴,頑強不屈,哪裏都有他的蹤影,無論是在風塵飛揚的路邊,還是在了無生氣的沙漠。有人就像野草一樣,但有人就為了利益,放下尊嚴。我們要做個像野草般的青年,經得起寒風暴雨,完成使命。
認為其實魯迅先生所寫的故事都十分有意義,很多人都認為聰明人比一個傻子更有智慧的時候,在這故事中,聰明人自恃有才幹、機智, 往往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與凡人不同, 對奴才的訴苦, 僅帶着歡容的面罩, 隨意打發, 實質不想與其相處, 虛偽之極。相反, 傻人不畏強權, 推心置腹, 為奴才盡力創一扇窗, 他的純真可滲透着一絲絲的暖情。
魯迅所寫的得很多書籍也十分有意義,直得我們細心品嘗。
我覺得這篇文章很有意思
魯迅先生寫的故事很有意義,把社會百態都原原本本地寫出來。
人生百態,人人可能都有不同意見,但無可否認的,總會有惡的存在。
看完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魯迅先生的確對人性看得很透徹。有很多的人聽到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覺得這是大恩大德。卻反而對待那些真心想幫助自己的人,萬分嫌棄和不以為然。只能說,社會上確實存在很多傻子,可他們卻以為別人是傻子。
看了作者對魯迅【野草】的介紹和讀后感,令我也很想找來魯迅的作品看看。我們學習魯迅的作品不多,只知道他是民國時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看了這篇讀後感,我對魯迅這位作家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亦令我對野草這本書產生了興趣,作者亦能清晰地表達魯迅當時寫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