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

鼯鼠搬到西海岸已有十年有餘了。

蘑菇森林是他的祖藉,突如其來的變故使他六歲搬到西海岸。

動物專家們指出,對於許多物種而言,懵懂無知的年紀往往是它們形成習性和行為模式的最佳時期。然而,習性的形成如同紙上初染的墨跡,一旦定格,便難以輕易改變。

鼯鼠深刻明白這個道理。

西海岸和蘑菇森林,這兩片遙遠的土地,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語言文化。它們都各自獨奏著屬於自己的旋律。

鼯鼠不是完全的原居民,只能在這陌生的旋律中,努力尋找自己的音符。他學習,他模仿,卻總在交談間,流露出那份不屬於此地的獨特韻味。

小時候,他總是被老師糾正發音,一個人孤零零的站起來,不同動物的目光齊刷刷地盯著他。有不懷好意的窺探,有恥笑的嘲諷。

「他肯定不屬於這裡。」

「他的口音好重啊。」

鼯鼠臉頰羞得通紅,他學會了沉默,用沉默作為自己的盾牌,抵御著外界的風雨與偏見。

隨著時間的推移,鼯鼠升入了中學。青春期的戾氣與敏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他意識到,自己與這片土地,有著難以逾越的距離。

和團節的時候,鼯鼠總會總會踏上歸途,回到蘑菇森林。他原以為那裡是他的歸宿、是他的避風港,是他的舒適圈。然而,昔日的夥伴已變得陌生,代溝如無聲的河流,悄然流淌在他們之間。

「還記得班尼嗎?明明是一隻兔子,但總是幻想自己能夠飛翔。」

「所以說嘛,目標和夢想是區別的,聽說他好像已經開始流浪了?拋棄自己的家人而去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真是自私啊!」

「你們在聊什麼呢?」

「啊不好意思啊沃爾,我們在聊我們的中學同學呢。」

他們談論著蘑菇森林的煩惱與話題,鼯鼠卻無法感同身受、難以融入。

他期盼已久的歸途,魂牽夢繞的歸屬之地,竟然如同一場遙不可及的夢,最終化為了泡影。

鼯鼠的位置很奇怪,他處於西海岸與蘑菇森林之間。他的一隻翅膀觸碰著海岸的寬廣,另一隻則依戀托載他起點的蘑菇屋,但是他從來沒有真正的屬於一方。

他是無根的浮萍,他漂泊不定。

動物通行證上,鼯鼠的名字與西海岸緊緊相依。

但心中,鼯鼠卻感覺自己既不屬於這裡,也不屬於那遙遠的故里。

他不知道自己屬於哪兒。

在〈遷徙〉中有 19 則留言

  1. 這篇文章深刻地探討了身份認同和文化適應的主題。鼯鼠從蘑菇森林搬到西海岸,面臨著語言和文化的隔閡,這種變遷使他在新環境中感到無所適從。文章巧妙地使用了“音符”和“旋律”的隱喻,象徵著每個地方獨特的文化語言,強調了鼯鼠在尋找自己位置過程中的艱辛。
    令我記憶猶新,學到很多。

  2. 鼯鼠在西海岸與家鄉之間的掙扎,反映了差異帶來的孤獨感。他期待重溫舊日的溫暖,卻發現一切都變得陌生。這讓我思考,歸屬不僅是地理位置,更是內心的認同與連結。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尋找自己的「家」的過程中,經歷迷惘與努力。

  3. 這篇文章深刻描繪了鼯鼠的內心掙扎與身份認同的困惑。他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中徘徊,既渴望融入又感到孤獨,展現了對故鄉與新環境的複雜情感,觸動人心。在如今的社會中,隨著移民的趨勢越來越高,相信這種情緒在新一代兒童間也已是常態。

  4. 這篇文章是記述了鼯鼠搬到西海岸的生活,起初他努力地學習那裏的語言,可是,發音還不是十分標準,引致給同學嘲笑。後來,回到蘑菇森林時,他以為那裏會是他的歸宿,可是因為太久沒回去而和昔日的小夥伴變得陌生。其實,這篇文章是在反映了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改變,也會感到迷惘,但是我認為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就能找到自己的目標。

  5. 鼯鼠的故事深刻地描繪了身份認同的掙扎與孤獨,讓人感受到對故土的思念和新環境的無奈。這種在兩地之間的迷失,令人共鳴,觸動了對歸屬感的渴望。

  6. 本文今我感受到身份和歸屬感。鼯鼠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中掙扎,讓人意識到許多人面臨的孤獨與不安。適應新環境和回到故鄉的疏離感提醒我,理解與包容對於建立關係很重要。接受自己的獨特性是找到歸屬感的關鍵。

  7. 透過本文,我深刻體會到身份認同和歸屬感的重要性。故事中的鼯鼠在不同環境中掙扎,引起我對許多人面臨孤獨和不安的共鳴。適應新環境和回歸故鄉時的疏離感提醒我,理解和包容對於建立人際關係至關重要。接納自己的獨特性是尋找歸屬感的關鍵。這段故事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並尋求與他人的連結。

  8. 這篇文章的作者意各種動物來暗諭人類,每個嬰兒剛出生時,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隨著他們的成長,每個人都會覺得不同的夢想和目標,但佢會因為遇上的各種原因,最終只能放棄理想。

  9. 我認為作者的文筆十分之好,他運用了暗喻的手法,去諷刺人民,例如,在這個社會之中,我很多移民或去了其他城市生活的人們,而對他們說,一個家已經是他們所想要的。

  10. 本文深刻地講述了鼯鼠的遷徙。作者運用不同的動物來暗喻人類,我也認為作者的文筆很好,他通過運用不同的動物來暗喻人類, 諷刺人類,比如說:「啊不好意思啊沃爾,我們在聊我們的中學同學呢。」這個故事也讓我學到堅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會成功。

  11. 這篇文章以鼯鼠的視角,細膩地探討了身份認同與文化歸屬的主題。鼯鼠的搬遷從蘑菇森林到西海岸,象徵著對新環境的適應與內心的掙扎。文章生動描繪了他在不同社會中的孤獨感,特別是面對同伴的嘲諷與不解,展現了他如浮萍般的漂泊狀態。

    透過鼯鼠的成長過程,讀者能感受到青春期的敏感與對根源的渴望。他每年回到蘑菇森林的期待,卻又發現曾經的熟悉變得陌生,讓人心生惆悵。文章結尾的無根漂泊,更是引人深思,讓人反思自身的歸屬與認同。

    整體上,文本情感真摯,字句優美,成功傳達了對於家與身份的深刻思考。

  12. 文章以鼯鼠暗喻移居他鄉的人們,以此講述那些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歧視和困難,更是揭示了人性的醜陋。這種莫名出現的「排異」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於「原居民」的優越感,可他們何曾想過,那片土地不曾屬於任何人,它是大自然的。

  13. 蘑菇森林是鼯鼠的祖藉,突如其來的變故使他六歲搬到西海岸。西海岸有截然不同的語言文化。鼯鼠只能學習,模仿,總是被老師糾正發音和團節的時候,鼯鼠踏上歸途,回到蘑菇森林。他原以為那裡是他的歸宿。然而,昔日的夥伴已變得陌生。鼯鼠卻感覺自己既不屬於這裡,也不屬於那遙遠的故里。他不知道自己屬於哪。 我認為這篇文章反映了其實我們可能在不同的地方而感到迷惘和陌生,但是我認為只要去努力就可能會得。

  14. 作者藉着動物的形象來表達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一個人從自己的故鄉遷居至其他地方時,他能否產生歸屬感呢?甚至乎哪裡的人到底會不會接納他呢?從故事中的主角想要加入旁人的對話卻被排除在外便能看出有時旁人未必能真正接納新加入的人,或許在他們眼中,主角仍是陌生的。同時間,主角也未能真正的產生歸屬感,他並不認為他是這裡的一分子。

  15.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感到最大的感受是迷茫与孤独,被迫前往远方,离开家园,忍受着異鄉的文化冲击。回到家园,却发现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自己属于哪里?」是贯穿全文的谜题,这是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人人都有不一样的答案,或许有的人穷极一生也没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16. 有些人常常否定別人,否定別人的生活,否定別人的夢想,但那些人卻從不否定或思考自己,而本文的主角卻對自己不能融入這些人感到迷惘,他不知何處是他的歸屬,這帶出現今社會的人常否定別人及常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等問題,為此我認為人們只要腳踏實地和努力,忽略別人的否定,便能找到我們自己的歸屬及對自己的認同感。

  17. 在這篇文章裏,我認為主角——鼯鼠很悽慘。他在小時候搬到西海岸,在當地卻被原住民歧視,對蘑菇森林的歸屬感也因為為搬家而煙消雲散。可以說,他是被孤立了,而且是被世界孤立了。

  18. 這篇文章裏,鼯鼠的行為句子反映了他對於自己身份的迷惘,思考着到底他的家在哪裏。對於兩岸,他都沒有那所謂的歸屬感,彷彿只是兩個陌生的地方,而是只能到處流浪,沒有棲身之所。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