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報告與讀後感

提起閱讀報告可能不少學生都要聞之色變的,一來不愛閱讀,總在要交作業的時候手忙腳亂地在書架前面「點指兵兵」或者隨便看著哪本書的標題好像已經猜到一兩分端倪便就是它了吧;二來閱讀報告的規格嚴謹,必定要介紹書的內容,再說自己有什麼感想,當年我最常用的句子就是: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雖然是個爛筆頭,扯東扯西倒是在行,尤其是中文閱讀報告,反正總會及格。英文嘛,我會輕易地告訴你,有時候我連書都不看,就上網看了個故事梗概就能寫一篇閱讀報告嗎?說來還真是令人羞赧。

如今畢業了,也不用寫什麼閱讀報告。很久之前看過西西的一本類似於閱讀報告的合集,那時候覺得寫得好,現在卻事如春夢了無痕。以前在學校教我們怎麼寫閱讀報告的時候總要說說原因,畢竟不能太形式化,不能那麼直截了當地說:就是為了SBA。我記得那個理由大概就是——不能看了等於白看,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嘛。

說實在的我不喜歡寫這些東西。大概中二中三的時候吧,我加入了閱讀學會,偶爾和老師會員見一見,指定一本書討論討論。我更喜歡這種形式,我記得那時候一起讀三毛的《撒哈拉歲月》,我還觸類旁通地引用了一些關於婚嫁的資料來介紹娃娃新娘那篇文章。那時我更喜歡在口頭上和別人分享書籍的內容,但不喜歡用文字表達,我只喜歡寫讀後感,因為我不會在讀書之前去看別人的閱讀報告,通常都是看完了書再去看看別人的讀後感,是否有共鳴或者新觀點,那還寫什麼全書梗概。只是不知道旁人是否也如此。

我看書不多,更鮮少寫些什麼,討論更有意思,寫下來也就是自己看,沒意思。但是最近一個友人卻告訴我說,不過是做個記錄而已。我深以為然,便欣然提筆。都說舊書常讀出新意,不記錄一下,依我的記憶大概是不太記得的。

隨筆而寫自然沒有閱讀報告的格式,只有自己的感想和思考,長短不拘。興之所至我甚至會引用歌詞,寫一寫作者的八卦,有讚賞也有批評,印象深刻的句子就乾脆獨辟一頁摘錄下來。寫到這裡其實我也好像分不清閱讀報告和讀後感的區別了,畢竟剛剛看了看關於閱讀報告的定義,似乎也包羅了這些東西,還是說我往日寫的所謂閱讀報告,都太形式化,太僵硬了呢?

讀後感這種東西,有時候自己一個人所想很狹隘,所以要看別人的。沒看過這本書卻去看讀後感,便總覺得虛無縹緲,遇上文字功夫不好的便更加覺得雲裏霧裏,毫無內容,而且跟現實似乎聯繫不上(真的必須要連得上嗎?),便作差評,似乎有些不公啊。尤其是去理解那位讀者如何結合自身經歷的感想,有時候寫得不好,就嫌棄別人單薄,似乎太冤枉了,明明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呢。

用閱讀報告來做評分,操作確實簡單粗暴,但是卻瑜不掩瑕,要是統一寫同一本書,選書又是個問題,同一本書對不同的人來說,其要求可能過高或者過低。閱讀報告好似扼殺了學生此後再動筆寫感想的苗子,被逼著有感而發,說到底不過是虛情假意,端看誰的文筆更好更能包裝罷了,便是我虛構一本不存在書,批改的人也不知道,那麼這個評分項目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在〈閱讀報告與讀後感〉中有 40 則留言

  1. 我覺得你說得很對,對於一些長期缺乏看書的人來說,你要他們寫一扁閲讀報告,是十分困難的,有時他們還會隨便地弄寫幾句,就給給老師!另外看書前要看看讀者的感受和此書的介紹都是十分重要的,要是你一片茫然地去看此書可能你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2. 閱讀本應為興趣,閱讀報告亦應是隨心而發,不應強迫去寫,更不應用作評分,否則就會失去本來的意義—抒發自己所感,所謂的有感而發,其實不過是虛情假意

  3. 閱讀,並非別人叫你讀就讀,而是自己想讀就讀,每次寫閲讀報告時,老師雖然會指定一些讀的範圍,但是都是為我們惰性而不肯看書來做,還為我們的將來呢!

  4. 我覺得你說得很對,對於一些長期缺乏看書的人來說,你要他們寫一扁閲讀報告,是十分困難的,另外看書前要看看讀者的感受和此書的介紹都是十分重要的

  5. 非常同意學姐的說法和立場。我認為閱讀的確是十分重要的,但對每個人來說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喜歡看小說,有些人喜歡看漫畫或是雜誌,有些人喜歡比較有知識性的書籍,這些全部都源於不同人的喜好。如果你去強迫人去看一本書然後寫閱讀報告,那並不是所有人都愛看的,自然就會厭惡。所以我覺得如果要佈置此類作業是,應該讓學生去借閱他們自己喜好的書籍,才不會失去原本寫閱讀報告的意義所在。

  6. 閱讀本身是一種興趣,以被強迫的心態做閱讀報告固然辛苦,所以我們才要培養閱讀的習慣,不是勉強自己,將閱讀報告變成順勢而爲,那就可以不那麼辛苦了

  7. 閱讀是學習知識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興趣,讓自己有感而發,但現在的閱讀好像已經變質了,我覺得閱讀是要從心而發,發自真心的欣賞才能明白從中的真理。

  8. 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喜歡閱讀,更別說做閱讀報告了,相信他們都只會馬馬虎虎地做那份閱讀報告,只要交到功課就好。其實他們不是討厭閱讀,只是他們還沒有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書而已。只要他們能找到閱讀的樂趣,也必定會愛上閱讀。

  9. 學校裏閱讀報告的存在,是為了讓不愛看書的學生們在一定期限內看一定數量的書,保證學生們的閱讀量,增強對文字的觸感。但我私認為,這個存在的意義有待商榷,首先,對於不愛閱讀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會偷懶地隨意翻看幾頁就下筆寫閱讀報告,這對於老師們的期許來說是有所違背的;而對於本身就喜愛閱讀的學生來說,這個存在更多的來說是一種束博,閱讀報告往往要求指定作者,由於學生時期課外閱讀時間並不充裕,閱讀報告的存在嚴重縮小了他們的擇書範圍,和閱讀到喜愛書籍的時間。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閱讀報告有助他們自律閱讀,但被逼的「有感而發」,真的不會讓學生產生對於閱讀的不耐以及厭煩嗎?我們不得而知。

  10. 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喜歡閱讀,更別說做閱讀報告了,但我相信閱讀是學習知識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興趣,讓自己有感而發,但現在的閱讀好像已經變質了,而其實他們不是討厭閱讀,只是他們還沒有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書而已。只要他們能找到閱讀的樂趣,也必定會愛上閱讀。

  11. 個人認為做閲讀報告只是一種讓學生接觸網絡以外的文字的方式。學生不願意接接觸閲讀是因為網絡的資訊量比書本多,學生更願意與世界接軌。特別是與科學有關的資訊,網絡上可是在不斷更新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是書本不能做到的。我也認同文章的説法,而書本想表達的可能需要較多時間領悟,在短時間內編造的虛情假意有時候不能避免。書本在現今起的作用倒變成了讓人在得出的結論上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或是「僅供參考」。

    • 補充:……在短時間內編造的虛情假意有時候不能避免,但並不代表我們可以不認真對待閱讀報告,最後從中得到好處的還是自己。

  12. 其實閱讀係要發自內心,如果你不去用心閱讀,而去馬虎了事的話,你是不會學到東西的,所以我們要去用心閱讀,不要把閱讀報告當成懲罰,那你就會活學活用了。

  13. 可能一開始我就對閲讀有一個錯誤的觀念,還以為是一個又浪費時間,又浪費精神的無聊活動,但我把整篇文章逐個字逐個字理解完後,我明白到閲讀可以帶給我們知識,帶給我們樂趣⋯⋯我應該想清楚才作決定。

  14. 我同意作者的想法,閱讀報告限制了同學的想法,有時候可能鼓勵同學自己提筆寫感想還會比較好,我認爲閱讀報告是壹種自己的壹種興趣或者心血來潮時寫的壹篇作文,所以老師督促我們做閱讀報告還可能做成反效果。

  15. 我十分同意作者的說法,因為正如作者說有些人在寫閱讀報告可以虛情假意,根本沒有閱讀內容。另外,我覺得寫閱讀報告並不能太大增加我們的寫作技巧,因為我們每次都是寫相關的東西,有點浪費時間。

  16. 有時候,我也會想:老師為什麼要佈置「閱讀報告」這樣的作業?為什麼「閱讀報告」要成為作業?難道「閱讀」不是「悅讀」嗎?想讀就讀,想讀什麼就讀什麼,想什麼時候讀就什麼時候讀,那才叫「閱讀」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才叫閱讀啊!
    但在後來啊,我漸漸似乎找到了答案。想讀就讀,那如果有同學不喜歡讀書,那不就永遠都不會吸收到課外知識?想讀什麼就讀什麼,如果只看同一類書,那不就吸取不到其他類型書籍的「精華」?想什麼時候讀就什麼時候讀,今天不想讀、明天不想讀,拖著拖著,我們也就畢業了、長大了,到時候,「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啊!
    學校、老師們也是出於無奈,他們一直在很努力地想辦法讓同學們吸收到更多「養分」,但總有幾個「害群之馬」,拒絕吸收。他們為了我們好,狠下心,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了。
    也真是費了老師們的一片苦心啊!

  17. 閱讀圖書本來就是自己的興趣而已,但是因為閱讀報告的關係讓對閱讀無感的學生都討厭它起來。可能有人會問閱讀報告豈不是讓同學失去閱讀的興趣,把事情弄巧成拙。但每樣事情都有一幣兩面,閱讀報告的確可以讓同學去閱讀,讓他們看多點、寫多點。至於是利多於幣,還是幣多於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18. 很多同學都不喜歡閱讀,當老師交下閱讀報告這份功課的時候,同學才馬馬虎虎地看幾頁來完成閱讀報告,那這樣還不如給同學一條題目然後寫作,令閱讀報告失去原本的意義。也許他們找不到閱讀的樂趣,只要找到,閱讀報告就不是功課,而是一種樂趣。

  19. 做閱讀報告可以把書中的內容整理,更了解書中的內容,感受到作者寫出此書的用意,只要培養到看書的好習慣,寫閱讀報告也可以變成興趣。

  20. 很多做閱讀報告時都會因為要交功課而上網抄襲別人的讀後感來當自己的功課,同學平常已經少看書,做閱讀報告是給同學一個看書的機會,不但浪費一次看書機會,如果被發現抄襲,不但會被老師罵,還有機會犯法

  21. 作者說得對,用閱讀報告來評分的確是不適合。對一些平常不會閱讀的同學來說確實是不公平。加上平常學校已經有很多的默書測驗,每天都要溫習功課,他們根本無法抽時間出來閱讀,只能透過書本的簡介或其中一個故事來完成他們的閱讀報告。

  22. 閱讀固然重要,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看書真的能有所體會嗎?閱讀本來是一種興趣,但在現時的教育制度下,卻成為了評分的標準。在忙碌的時候做閱讀報告根本就只能強迫自己寫下一些感受,甚至是當作一條作文題目而寫出來。所謂的閱讀報告,對不閱讀的人來說只是用來表達虛情假意,應付考試。

  23. 閱讀報告的原意應該是為了令學生閱讀更多書籍,從而增加文學知識或提升閱讀能力。但現今的閱讀報告,卻成為了一種評分方法。正如作者所說,這種操作簡單粗暴,扼殺學生以後閱讀的想法。閱讀已被大多數學生認為是做功課時才需要做的事情。閱讀報告對大多學生來說只是一份虛假的感情,並非真正的感情但其實閱讀報告真的是一種好的評分方法嗎?

  24. 我認為閱讀報告是一樣可有可無的功課,現今社會科技日新月異,青少年從出生開始就浸淫在科技的世界裡,不過青少年經常忘記責任的事件頻生,難道學校不是應該教導學生如何使用手提電話去自己的行程?如何正確使用手提電話是一個重要的技能,青少年只是靠自己去學習使用容易誤解手提電話的意義,並非只是拿來玩遊戲。

  25. 原本閲讀報告是讓學生多讀圖書,培養一種閱讀的興趣和習慣,但是現在的學生在做閱讀報告時,當它是一份功課,只看書的頭數版,尾數版,更甚的是從網上找書本的內容,就去做一份閲讀報告,失去了原本令同學多讀書本的原意。

  26. 俗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的確沒錯,書海中有無窮無盡的知識,但現今云云學生之中,有多少人真的在發掘書中的黃金呢?那試問讀書報告又有多少人看畢整本書而寫在那作文紙上?少之又少,各人只是為應付一下功課罷了。

  27. 我認為閱讀報告限制了同學的想法,有時候可能鼓勵同學自己提筆寫感想還會比較好,甚至很多同學都不喜歡閱讀,當老師交下閱讀報告這份功課的時候,同學才馬馬虎虎地看幾頁來完成閱讀報告,那這樣還不如給同學一條題目然後寫作。

  28. 閲讀是很好的事情,可以在書中學習到很多東西,例如:生字,句子,人物描寫等等。但因為同學們太過懶惰或不太喜歡閲讀,每次老師幾的閲讀報告,也是上網找或抄書的簡介,根本不知道書本是説甚麼。

  29. 對我而言,閱讀報告是一樣能令我在閱讀完後重新回憶書中內容的功課,等於令我再看一次那本書,感受也可能與第一次看的時候不一樣。

  30. 每當老師說要做閱讀報告,同學們反應總是不安、煩躁。可能因為我們平日根本不會看書,突然為了功課而利用平日的時間去看書。但仔細想想更仔細想想老師又何嘗不是為了我們看多一些書。

  31. 我和作者對閱讀報告的看法大同小異,不明白閱讀報告意義是什麼。有時候實在不想寫閱讀報告只因看完後也不知道看了什麼。但我認為如果是我喜歡看的書,我可能寫了幾百字後仍會孜孜不倦地繼續寫下去,因此我認為閱讀報告倒不如讓學生自行選擇題材。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