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考試,我說的其實是……

歷史的韻腳

我其實沒想過,人生到了四十有幾,就可看到歷史循環這回事,或者用馬克吐溫的說法,這不叫歷史循環,這是歷史押韻。我看到了歷史在押韻了!甚至用吶喊的方式押韻,何其壯觀呀!

上個星期看報看FB,說有幾萬人反TSA,我就想起,我們確實有反考試的傳統,高中同學可能讀過《范進中舉》,那是反科舉。我記得,我成長的年代,整個社會在大聲疾呼,反對一試定生死!反對死背書死讀書的考試!反對填鴨教育,幾十年的吶喊終於換來了──多試定生死和不死讀26課的中文考試。有了SBA,即校本評核,就不再一試定生死,可這又是另一個騙局,不是一試定生死,就是多試定生死,各科多試定生死,結果是日日夜夜生生死死,於是我們又日日夜夜反SBA。對於中文科,當然就換走了死背的26課,就不再死背書,不再填鴨,換來一套用外語方式考中文的方式,當然,這又是另一場災難。而今,大家開始懷念逝去的上世紀,和中文會考的26課範文,然後我們又悄悄加入了十幾課考核課文。

押韻是件美事,歷史的韻腳卻是我們的無奈與無知。考試本身是隻會變形的怪物,無論變了甚麼形還是怪物,它永遠只製造少數成功者和大量失敗者,它永遠不會可愛,我們一直會永遠反下去的,這個韻腳將是一韻到不了底。

考好中文

於是我們問,不逃避的話,有甚麼方法可以減輕痛苦呢?於是我們共同創造了答案,死背吧,如果死背了可以拿到高分多好(在沒有死背年代我們這樣吶喊),貼題吧,貼中多好,上補習社吧,學校教育拖拉幾年教不到的考試秘技,補習名師幾個月就可讓你升幾個LEVEL⋯⋯

當然,痛苦不但免不了,甚至越來越痛,我們越來越矛盾。我們心知肚明—-沒有甚麼可以死背,沒有貼題這回事,貼中了也沒甚麼用,補習社也沒有秘技⋯⋯

你知道,我最終一定會說到中文考試,這是我們集體的死亡科目,同學戰死試場,老師也要英勇就義。

我讀書的年代,老師都喜歡說浸淫,其實我喜歡這個虛虛的詞語,因為它不是功課它不是考試,它沒有壓力,它淡如水,於是我覺得自己暑假讀了幾金庸就覺得自己浸沉了,讀了幾衛斯理就浸沉了,痛快地高聲朗讀幾次岳陽樓記就是浸淫了⋯⋯

所以,如今,我也說浸淫,中文水平好,考試就不會差;要中文水平好,只能說浸淫。考試技巧只是雕蟲小技,中文水平好的時候,考試技巧是錦上添花,中文水平不好,多優秀的考試技巧其實幫不上多大忙。

那麼中文水平好是甚麼意思呢?可以這樣說吧,中文水平好就是讀得懂大部份用中文寫的文章,寫得出自己想表達的事件情感或思想,這樣而已。那麼如何才能讀得懂和寫得出呢?話又要說回頭—-最重要就是多讀多寫,這就是浸淫。

多讀多寫很辛苦嗎?其實,你覺得辛不辛苦我不知道,不如我舉個例,讓大家看看會不會很痛苦。

每天花15分鐘讀一篇或讀一章有深度有意義有感情的文字,例如讀一篇優美散文,或者讀一篇FB裡不知誰分享的一篇有意義的文章,或者在「博之以文」讀一篇同學的文章。這樣15分鐘苦不苦?而寫作呢?大家不要去想作文課就會好一點,每個星期寫一點嚴肅的文字如何?不必一定指點江山,記述自己生活及所思所想即可,500字左右吧,太難?今天起FB,IG,WHATSAPP全用書面語,或者50%書面語已不得了。當然還有我們的課程,上課依老師指示,每個月精讀4篇文章左右,背一點優美的文字,每個月寫一篇考試式作文左右。

我覺得這是浸淫了,還未計算一大堆你最愛的小說呢!

說得太亂?來算一算吧,每天讀一篇,每篇800字,一年略讀了365篇文章,中一算到中五即讀了約1825篇,讀了1460000字;一星期寫作500字,每年25000字,到中五即寫250篇,寫了125000字。

上面的例子也痛苦?給自己一個8折吧!

如果說一個學生用5年時間讀過1460000字,寫過125000字,最後考不好DSE中文,那一定是考試制度的錯、社會的錯!

多元社會

考試是我們多元社會中的一元價值,學生一進入學校,大家就只會相信,只有一條路可走,這條路走不好,就無路可走。於是,要在贏起跑線,要補習,要操練TSA,要入名校,要入大學,入了大學將來就好到好工作,將來生活就無憂……

但是,實情是:如果,讀書學習只為考試,努力工作只為賺錢,那麼我們注定痛苦一生。

人生能快樂的可能是:投入學習,投入工作!(投入學習,就能考好試;投入工作,就可賺到生活。)

在〈關於考試,我說的其實是……〉中有 148 則留言

  1.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話不知聽了多少遍,或許從前還會天真地相信著,但社會在變化,教育制度在改變,讓莘莘學子們不得不拋下熟知的那一套,踏上一條不歸路……

    • 沒錯。也許社會把成績功名利祿放得太重,什至主張教育孩子,培養學生什麼什麼的教育局也只能迫學生走上求取考試分數、學位的路,有時候我們跟隨社會的步伐是必要的,不能動輒要展現一己之個性。可是,從另一方面看來,在求學的過程中我們開始變得懂得明辨是非,通曉哲理,最大的原因是人類始終是有思想的動物,儘管教育局訂立如何的制度,社會怎樣的功利,也不能否認大家因汲取知識而得益。所得的益處將不知在何時何地有了用武之地,造福了身邊人,造福了社會。因為這樣,我不甘”求學只求分數”,我想在溫習考試之餘,多學些自己想學的,多讀些自己想讀的,增廣見聞,陶冶情操,在整個人生路上讓自己的眼界更大,得到更多的意義。我們未必每每用”求學就是求分數”、”教育制度就是這樣”來讓自己絕望,或可取中庸之道而為,積極面對。加油吧

    • 我想,將這個制度定義為不歸路不免太悲觀,畢竟它提供了平等的機會給我們競爭。況且,將追求夢想定為唯一好走的路太過理想,當我們沒走完應走的路,就不會有能力,有耐力走想走的路。

  2. 但社會的生存模式就是這樣的,如果要改變它是很難的。我們現在只能-接受-,我們也有很多不同的娛樂,所以我們就默默地等待並活好現在。

  3. 常常聽到人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但考試制度便令學生不怎麼認為。家長和老師常常注重自己子女乎生的成績,大部分一毛看到比較上低分時便責罵,但是否有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子女和學生是否沒有盡力呢?

  4. 老師和家長嘴邊常常掛著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他們何嘗不是常常以這個標準去判斷人的好壞,好成績并不等于好將來,你們又有曾想過他們的夢想嗎?他們做著他們不喜歡的工作,你覺得他們會高興嗎?

  5. 老師和家長嘴邊常常掛著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他們何嘗不是常常以這個標準去判斷人的好壞,我們應該享受學習,盡情去享受閱讀的過程,閱讀、學習帶給我們的知識。

  6. 我覺得求學不是求分數很有道理,我們不要只想著學習是痛苦的,其實學習不一定很辛苦,只要投入學習其中,就可找到樂趣。

  7. 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不同的知識,將來造福社會。但是現在的考試制度令學生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學習答題技巧,我認為現在的考試制度是本末倒置,違背學習的原意。

  8. 我認為學習是為了要讓我們增進知識,所以我們要努力用功念書,成為一個有學識的人。要是辛苦了,可以休息一下再去讀書,要記住現在的辛苦能換來將來輕鬆快樂的生活。

  9. 求學不是求分數,但考試卻令我們的家長和老師更注重自己子女和學生的成績,低分便罵,每天不斷讓我們學習,壓力就隨處可見。

  10. 其實考試對我來說有很多感覺,一開始聽到沒有兩星期便要進行考試,當時令我感到非常煩惱;當溫習的時候,令我感到很像突然被人剝脫自由,非常難受;考試時,我只想:堅持下去,還有少少時間便完了。當時我感到一片光明正在等待我。

  11. 學習如果只是為了分數,這樣人生就不會精彩,學習是為了我們的生活,把學習融入生活才是學習「上上策」,分數不可能能完全反映你的知識,但分數卻是人生的關鍵,所以我認為我們在享受學習的同時,可以先忘記分數,因為在享受學習後,分數一定會回報你的努力的。

  12. 的確,我們只要不逃避的話,加上投入學習的話,就可以發現死背不是唯一學好中文的方法,可以從日常日活中入手, 所以知識是要累積的。

  13. 我知道有很多同學都很怕上學, 不想考試, 包括我都是, 但是,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甚麼我們要上學學習, 試想想, 如果我們不學習, 我們就會連買賣這個技能都不懂, 哪我們又可以怎樣生存呢??

  14. 這篇文章令我領悟到不少的道理,例如要考好中文是要浸淫,而且投入學習、投入工作才能令人生更快樂,不是為了將來生活無憂而已………..

  15. 人為什麼要考試,要學習、要煩惱,為何就不能快快活活的活過此生,然後不帶走一片雲彩離去?因為我不甘心,當我在玩樂的同時,我同時發現了這世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去知道的東西、甚至比起任何一種玩樂得到的樂趣都要重要。因此我不甘心我此世就在不明不白中離去,這就是為何一些人耗盡一生也在追求知識。
    可悲的是,人生實在太美好,不論你如何浪擲一生,都會感到後悔。

  16. 這篇文章令我領悟到不少的道理而是在學習裹享受着,令自己快快樂樂地生活。不是為了分數,同時我們應該將學習融入生活中。

  17. 語文科的知識是日積月累的,這正是和其他數理科目不同的地方。語文科要讀的好,說難不難,說易不易,每天看篇散文,讀篇文章,又有多少人做到呢?

  18. 現時我看到的是,大部份學生都為了考試而要去補習班、做模擬卷等等。他們為了成績而奔波,忽略學習的意義,就算取得好成績,都不會深入探究箇中的奧妙,只懂考試的作答技巧。

  19.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天生就有他拥有的才能,你说你的歌唱的很好,她的说她舞跳得很好,他说他的画画得很好,当一个人只专注于一件事而考试却考的很差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他不无学术,或许这项事情根本不适合他,而一个人考得很差的时候更不能和成绩好的同学比,认为他没成绩好的同学认真,这根本不是对等的。所以说,成绩并不是绝对。

  20. 「如果仍覺艱辛,那就是愛得不夠」, 老師, 這句話是你教的。 看完你這篇文章, 我才真真正正了解到這句話。
    如果你熱愛語文, 寫一篇文章實是賞心樂事, 抒發心中情緒, 吐露心事, 不知不覺地便寫了一篇文章。 說出了心中糾結, 頓時放下心頭大石, 心情可舒暢多了。
    若你拒絕和語文交朋友, 你每次的寫作都只是煎熬, 生不如死。可不嘗試享受作文, 感受當中的樂趣呢!
    「如果仍覺艱辛,那就是愛得不夠」這句話多有意思呀! 所以愛上語文, 不要抗拒, 那每次的寫作都是直抒胸懷的地方, 完全不艱辛。

  21. 很多人經常抱怨讀書考試非常辛苦,其實就如這篇文章的作者所說,只要每天花費少量時間復習一下當天所學的內容,花費少量時間浸淫在各科之中,就能令讀書考試變得輕鬆一些。但是,即使明知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大部分人也敵不過懶惰,而望而卻步,把事情和工作也拖到最後才做,才會令讀書考試變得更加辛苦。

  22. 就現實而言,「求學必定要求分數的」。在現實中,會有多少個家長,有多少老師,有多少個顧主會不就你考試的表現、成績表上的高低而對你作出「相對」的態度呢?因此對自己說「求學不是求分數」,只是心態上的催眠,我們始終都要面對現實。

  23. 學習本為追求智識,但現在的學生上學就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只求分數高低,不問學習成果。作者正正指出了這種只為追求分數的學習風氣,值得我們反思。

  24. 踏入高中,我才驚醒閱讀的重要性。其實只是萬事起頭難,只要開了頭,你就會漸漸地愛上閱讀,多閱讀自然接觸多了文章,讀多了文章,中文作文便自然不怕了。

  25. 我認為現在香港的教育競爭激烈。為了入大學就必須贏過他人。我喜歡把考試比喻成一個遊戲,一些懂得遊戲規則的人就會迎來勝利。反之亦然,不懂得遊戲規則的人就會失敗。

  26. 現今有很多家都在反對TSA,認為問題太難,對小孩造成很大壓力。但是考試也以知道自己的能力極限,讓小孩明白自己那一方面較強或較遜,說明考試不是只給孩子壓力。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死背爛背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即使你考試高分,也不會明白自己在背什麼。如果我們只把書中的內容全背下來,而不去尋根究底,你不如不要背書,應該要自己思考當中的問題,把問題化為學習的動力。

  27. 考試各有利弊,考試一方面可以評估我們的成績,但另一方面就是對我們產生壓力丶競爭的東西。雖然現時有很多家長反對TSA,但TSA只是一個評估學校水平的考試,所謂的壓力就只是小之有小,很多學校卻因為這個考試而迫小一丶二的學生學習不是他們水平的東西,那麼其實家長們真正要反的又是不是TSA?

  28. 人們常常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但現實往往就是告訴我們,你沒有分數,你甚麼都不是,學習就是看你的分數。但是,這樣又如何叫學生有動力去學習呢?成績又是不是真的等於你的未來呢?

  29. 其實在我看來,考試也沒有大家說的那麼糟,我認為現在的香港學生之所以會壓力太大,歸根究底都是教育制度的錯。學生每天都要應付大量的功課,課程緊湊,有時放假還要回校補課,還要從僅餘的時間中抽空來做SBA,壓力不大才怪。

  30. 我由出生到現在都生活在這華人社會,
    在這環境下,我認為我的生活就是浸淫在中文,
    但我的成績告訴我卻不是,看來浸淫真不是那麼簡單

  31. 現今的確有不少畸型的學習模式出現,上補習社、興趣班、操練試題,無論中小學生都逃不過,連小朋友也開始被迫接受學前教育,是很可悲的現實。可笑的是,有一大群人高喊「求學不是求分數」,以上述的問題作藉口抗議現今的教育制度迫使學生走向絕路。撫心自問,自己有好好努力嗎?相信這考試制度的確有令人無可奈可的地方,但正如筆者所說,「如果一個學生用5年時間讀過1460000字,寫過125000字,最後考不好DSE中文,那一定是考試制度的錯、社會的錯」。別人的慘況不是你不努力的藉口。若你求5**,盡管去為應付考試而作出犧牲,若你求學習的真理,那就盡情地去享受學習。你說,我們本應不該如此。我奇怪,什麼是本來的標準?

  32. 我十分同意作者的看法,現在,還有人在說「求學不是求分數」嗎?答案很清楚,沒有。社會,是一個供給任何人競技的競技場,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地方。強者能夠留下,弱者只能選擇被淘汰。

  33. 學習認該是一件樂事,但香港的教育把一班學生訓練成讀書機器,只懂讀書,卻忘記讀書的核心意議,無理想,無目標,這就是香港教育系統的失敗。

  34. 現今香港社會十分注重學業成績,而為了爭取好的學業成績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考試,從而不少學生為此而令自己身邊產生了一些無形的壓力,如果因為成績而掉失了快樂和健康實在不值。

  35. 在香港這種環境之下,我們像是生來就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努力。
    我明白,這很痛苦,一生之中永遠充斥著「生計、家庭、錢」,夢想也好像失去了。
    或者我過於悲觀,但是分數不高帶來的痛苦,恐怕比「為生計拼搏一生」更加痛苦。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連談論夢想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分數不能代表任何事,但是考得不好就不行。

  36. 我們自小就教導學習是自己的事,是為自己的飯碗和前程,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名校,就找不到好工作,就會失業,就會被人瞧不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才會真正扼殺大家的前途。

  37.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目前DSE制度只可做到受業之用,但又是誰的過,現時學生連最基本的中文能力都沒有,就埋怨現時的考試制度,倒不如投入學習,投入工作!

  38. 既然反抗不了,倒不如享受。儘管這種考試制度一直被人批評,可是實際上社會中所有的職業學位都是看這個考試,有時間在抱怨,不如快點努力學習,考好成績,過了考試之後做自己想做的事。

  39. 考試,只為了將來得到好工作,考到名校….甚麼「求學不是求分數」,只是美其名,安慰自己的借口而已。在香港,分數代表任何事,考得不好就沒人看得起你,簡直可悲。

  40.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求知識。可是,現今的教育制度,只是不斷追求分數,有沒有想過分數只是學習的一小部分?求知識才是學習的真正樂趣。

  41. 現今社會的教育制度實在有太多的漏洞了。
    到底考中文是否真的需要10多篇規範課文範圍?這就是學習中文的方法?還是只為確保學生中文科成績不會太慘不忍睹而作出的不必要行為?

  42. 學習並不是一樣苦累的工作,而是一種追求,追求當中去感受其中的快樂,只要投入在裡面,接收到知識,才是真正的滿足。但香港的教育制度失敗,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求分數,讓學生感到壓力無奈,但學習不該是件樂事嗎?

  43.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聽到我也生厭了,可是這個社會就是用分數去評定一個人的能力高低,已令到這句話失去了意義。只是空泛其談。

  44. 現在的教育制度令學生們都覺得求學就是求分數,沒有高的分數就不能夠讀大學,令所以人都忘記了我們是為了求知識才學習的,亦令人忘記了享受學習的樂趣。

  45.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話又說得通嗎?試問求學又怎會不是把我們作比較﹖分數的差距正正就表示要留下能力高的人,淘汰能力低的人。

  46. 考試是考核同學對該科目的知識有多少,評估同學的能力。但有很多同學似乎是為爭取高分數而準備考試,而忘記考試真正的目的。但在香港,我們都在互相爭鬥成績,分數就代表一切,希望將來優越的成績可以找到好工作。

  47.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話不知聽了多少遍,或許從前還會天真地相信著,但社會在變化,教育制度在改變,讓莘莘學子們不得不拋下熟知的那一套,踏上一條不歸路……

  48. 其實我覺得如果我們早些溫習,到考試時就不會那麼辛苦「求學不是求分數」如果這次考試不好,就找出自己的弱點,多加練習,下次就能做得更好。只要努力,我不相信不行。

  49. 我認為現時的學生過於注重自己的成績了!他們應該思考學子多少東西,而不是考慮自己的分數,還應抱有「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心態去學習。

  50. 我覺得考試對每個人來說是很困難,很大壓力,但其實對我來說很輕鬆。只要我們溫故而知新,早點為考試作好準備,就不容有失。

  51. 很多人在學習方面都不尋求徹底的解議,又有人只是為了鬥成績,我認為做人要有學問,考試不是為了鬥成績,而是測試你的水平。

  52. 很多人在學習方面都不尋求徹底的解釋,又有人只是為了鬥成績,我認為做人要有學問,考試不是為了鬥成績,而是測試你的水平。

  53.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明白到考試只求分數的話,我們便失去了學習的真理,我們不能讓自己長大後後悔,到了那時已無法挽回。

  54. 我很同意作者的想法。TSA 等等的模擬考試只是幫助你認清自己將來的目標,讓自己將來的生活無憂無慮。如果你最後失敗了,問心無愧,没有人怪你的。

  55. 考試令學習失去趣味。挫敗感令學生對學習卻步。我一直享受上課時吸收新知的時光,因為能夠滿足自己那丁點兒的求知慾。我亦經歷過3次的TSA,但我卻沒有感到太大的壓力。不知是否教育制度愈迫愈緊,學生成為犧牲品?

  56. 常常聽到人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但考試制度便令學生不怎麼認為。家長和老師常常注重自己子女乎生的成績,大部分一毛看到比較上低分時便責罵,但是否有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子女和學生是否沒有盡力呢?

  57. 很多人説考試不是求分數,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只看我們的成績,一有差池就要我們去所謂的「名師」那裏補習。但家長也只是為我們好而已,我們只好學會釋放壓力,才能減輕痛苦。

  58. 我認爲學習非常重要,可是人們原本學習的是爲了追求知識,但是現今社會的學生學習的原因并不是爲了追求知識,而是爲了應付考試。

  59.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的文明不斷進化,我們需要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讀書也不是為了考試,考試只是一個渠道讓你知道自己對知識的掌握。

  60. 香港社會選擇了向學生灌輸應試教育,忽略培育學生的創意思維,扼殺求知欲。這個教育制度無疑是一個鉛筆刨,而我們則是一支支鉛筆,每支筆身都很長,可是經過不斷的刨削,我們都變得很短,我們都變成了一模一樣的人。

  61. 考試往往帶給我們不少壓力,很多人因為太著重自己的成績而令壓力變大。所謂「求學不是求分數」我們應好好調節自己的心態。

  62. 最常聽到的說話,就是求學不是求分數,但事實上分數是你的命運,你的命運都掌握在分數當中,考試考的不好,分數低,那麼長大之後要如何找工作?

  63. 記得幾年前政府做過一個廣告是「求學不是求分數」,其實政府說得沒錯,但是在現實上,求學就是求分數,使家長把「享受」、「求學就是求知識」等拋諸腦後,留給孩子的只有學習。

  64. 即使家長一直把「求學不是求分數」掛在口邊,可是他們不是一直用考試的分數作標準嗎?但是,我們只要好好盡力,把自己該溫習的地方溫好便行了,起碼我們有付出過努力。

  65. 關於考試,我想說的是,在香港,讀書給人的感覺就是為了考試,求學不是求分數這番話,絕不適用在香港,香港的考試制度,就是看考卷的分數啊。

  66. 有時老師、家長都會對學生說「求學不是求分數」,但我則認為這句話其實對於現在並不應用,你將來出到社會,找一份工作也是看分數的高低,想做什麼都是看分數的高低,所以其實現在大家最重要的都是分數而已。

  67. 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話從小聽過了不少次,但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只會令人在意學業所得到的分數。就像是分數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的全部。當然我們其實都知道,但實際上,讓我們改變不了這個標準的是教育制度,必須要拿到好成績才能獲得一份好工作,這些話不斷地在耳邊徘徊,洗腦。

  68. 學好中文,其實還是靠這個詞:【浸淫】。【每天讀一篇,每篇800字,一年略讀了365篇文章,中一算到中五即讀了約1825篇,讀了1460000字;一星期寫作500字,每年25000字,到中五即寫250篇,寫了125000字。】還好,我現在是中一,希望自己能堅持。【人生能快樂的可能是:投入學習,投入工作!(投入學習,就能考好試;投入工作,就可賺到生活。)】,會記住陳老師說的話。

發佈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