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海的一隅,這裡,是繁花正茂,綠草茵茵,是孤苦無依,顛沛流離,人情世界於此,只有理於上,而物沉於下,從接通外界的一點下來,先是被一種宏大而攝,然後遂知這裡的大,不是客觀世界的大,而是意識的大,如汪洋,如大漠,物件因事而依有情,於此門進,眼見女神像佇立於大學之門戶,能思的是自由之無價,思想的自由,於此激蕩,然後匯聚,突然又退藏入密,有如風聲擊竹,餘韻消散不見。
這裡,有的是治學先賢的努力,有的是基督為人的精神,從山腳處從容而進,看見的是崇基學院的對聯「崇高唯博愛本天地立心無間東西溝通學術,基礎在育才當海山勝境有懷胞與陶鑄人羣」,踏著哲徑,深思此義理之何在,然後抬頭仰望,是無邊的天際,此刻,哲徑像是一條通道,通往的,是所羅門的智慧,那深邃的國度。向前箭步而行,是未圓湖,是獅子亭,於此,繁花盛放,圓湖倒影,春夏秋冬之間,彈指須彌一剎,文人墨客在此放弦高歌,在此思辯虛空,然後花又自落去,此地遂又過一甲子。
再緩步而上,經池旁路、華蓮、明華堂,再望回進來之處,遠望,是鞍山朦朧於雲中,身處此山而望他山,身處此地而思香城,大學之與城市,確是需互相遠離,然後身心俱得放下,埋首於山林之中,天地遂與之為一,此才得以明心,隱隱與古人求學之路相類近。再隨山路而行,繞過工程大樓,重返教堂,借道之上小橋流水,行行重行行,一步一步的,便到達大學本部範圍,此處花間與大樓相接近,然後又有一空中花園,花草與學人,相伴而又相似,即一如龔自珍所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代又一代的作育英才,使學子如淋春風。
走過醫學樓,刻然看見那校徵中的南方之鳥與圖書館門前的烽火台相呼應,史說:「鳳凰來朝,天下明德」,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此苦思、苦學,錯敗使我們學習,然後重燃那對大學問的追求,如南方之鳥,鳳凰之心,日夕求問,終身不悔,此可謂之「大學生」。
最後,踏上了新亞書院的天人合一亭,遙想錢穆於國難時寫下國史大綱一書;牟宗三、徐復觀於此重建新儒家文化,種種悲苦別離、因緣和合,如今俱化作春風,滋長一代又一代的學人。
這裡,是我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註:可一覽此片段=> 博群花節。)
文章以细腻且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风貌和文化底蕴。从宏大的意识感受入手,通过对校园内诸多建筑、景观如女神像、崇基学院、未圆湖等的描述,展现了自由的学术氛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治学精神。作者还融入了对求学之路的思考,以及校园与城市关系的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校园的热爱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