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5 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到了孩子的中學分享自己前半生的故事,因為事前要準備講稿和相片,我在家「翻箱倒籠」找回很多年輕時的舊信件及舊相片,勾起我串串的回憶,引發後來我和孩子 2015年到「風車國」尋親之旅的經歷。( 讀者若果有興趣可看回筆者於2016年4月27 日《博之以文》的投稿,文章為《 偕兒訪尋昔日情……風車國之旅 》,讀者可轆到《博之以文》下方的「文章分類」按入「家長專欄」 這一欄便可找到這篇文章。)
2015年5月底由荷蘭回香港後,荷蘭家人把我和孩子二人加入了在家族 Whatsapp 的群組內,奇妙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我是一個不懂荷語的香港人( 雖然在1987-1990年期間曾經在荷蘭讀了三年書,但有 28 年時間沒有用過這種語言,也忘記得八八九九吧!) 但在與家人溝通過程裡,我居然可以明白 Whatsapp 內容的 85% ,其餘的15% 就要靠 Google Translation 的幫忙, 「可以明白Whatsapp 內容」 這件事對於我來說,實在太不可思議!太神蹟!太 amazing了!記得有一次,家人在Whatsapp內說笑,在玩猜謎語,居然我這個不懂荷語的香港女兒把那謎語猜中了!這件事情實在太奧秘!太出乎意料之外了!
2015 – 2017 這兩年時間一直用 Whatsapp 和家人聯繫,大時大節的時候他們總會用Whatsapp 分享很多過節日的相片,看見家人一起歡度佳節的相片,我好生、好生羨慕……
2017 年年初,我有一個奇想︰若果可以,很想和孩子可以在 2017 年 12 月回荷與家人共度佳節,聖誕節和新曆年對荷蘭人來說是大節日,兄弟姊妹們均會從荷蘭不同的城市回到老家過節,很想回去見見他們,很想與他們一起倒數,倒數完後大家互相擁抱、互相祝福!很想讓孩子感受一下在外國和家人度過聖誕節和新年的氣氛。
經過一輪的思想掙扎(因要動用家中很多的金錢)和一輪事前的準備工作,事就這樣成了!22 / 12 / 2017 晚上,( 我們是乘坐 23 / 12 / 2017 凌晨的飛機) 孩子和我就展開了我們回鄉探親之旅的序幕!
我們回荷的日期為 23 / 12 / 2017 – 02 / 01 / 2018 ,11天,扣除乘飛機的三天時間後,我們實際上只有8 天時間,我和孩子一定要好好利用這 8 天的時間。
23 / 12 / 2017 星期六我們於荷蘭時間早上 5:45 到達荷蘭機場。細堂弟到機場接我們機,稍為安頓後,我們便到叔叔的墓地掃墓。
每次到叔叔的墓地掃墓,我也會告訴孩子在我們的家族裡只有兩位親人最愛錫媽媽,一位是我爺爺林天來,另一位是我叔叔林樹榕,但這兩位親人也先後離開了世界!我又告訴孩子,每次叔公回港探望我們的時候也會買橙汁味的 「的搭糖 Tic Tac糖」和各式各樣的軟糖送給我們,我告訴孩子,重點不是禮物價值的多少,而是一個長輩、親人、朋友能夠用心記得自己喜歡吃橙汁味的「的搭糖 Tic Tac糖」和軟糖,這份心意就是無價!我勉勵孩子要常常記著叔公愛錫我們的恩情,要常常記著別人對自己的好!要常常懷著感恩的心去過日子,這樣自己會快樂很多!幸福很多!
掃墓完後我們就到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一個很聞名的市場 Albert Cuyp Market 逛逛,我們吃了很多荷蘭出名的街頭小吃,有︰荷蘭楓蜜餅(Stroopwafels)、洋蔥碎配上新鮮的鯡魚(Haring)、越南春卷、荷蘭的雞蛋仔(Poffertjes)、炸魚塊(Kibbeling)。大家逛街逛得疲倦時,就到一間位於阿姆斯特丹很聞名的咖啡店 Winkel 43吃蘋果批。晚上我們又到唐人街榮記餐廳吃晚餐,以前叔叔未去世前曾經帶過我來吃這裡的鼓油雞,每次回荷,我總喜歡與孩子、堂弟們到這裡晚餐及暢談往事,像是對叔叔的一種懷念吧!
第二天 24/12/2017 和細堂弟、未來弟婦吃過早餐後,孩子和我便開始乘火車回我的娘家了!由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回 Assen 火車車程約 2 小時。Hannie 和 Hans 一早已火車站等我們了。
回到老家,生活很簡單但又非常忙碌!每天總是忙著分享生活、忙著說笑、忙著吃東西、忙著散步!
每天早上,我們一家人總會一起吃早餐。由於接近聖誕節的關係,餐桌上有兩枝聖誕節專用的洋燭。每天早餐、午餐及晚餐的時候,Hans 總會把洋燭點起,很有情調,很有生活的品味!我和孩子倒覺得有點詫異!只是吃早餐,也要點洋燭!?
早餐過後,我們會一起出外散步。大家沿著田邊的馬路走著走著,在 5-6 度的寒風吹拂下漫步、談心。雖然天氣真的是很冷,風亦頗大,但此刻彼此的心窩很溫暖,過程中大家有講有笑,人生達此,乎復可求呢!散步完後,回到家我們就會泡茶或沖咖啡喝。吃過一些簡單的午餐後,我們有時會玩一些家庭遊戲,有時會在家裡焗蒸汽浴!沒錯!我們是在家裡焗蒸汽浴!Hannie 帶領著我,向我介紹怎樣在家焗蒸汽浴,共焗 2 回(round) ,每回( round)焗 30分鐘。焗完第一回後,她帶領著我走出花園喝茶,喝完茶,竭一竭,再入回蒸汽房焗第二回蒸汽浴,焗完第二回後,再出花園「嘆」茶。噢!真的非常奇妙!在5-6 度的寒冬下我倆只披著大毛巾在花園裡喝茶,但我們一點兒也不會感到寒冷!這經驗對我來說,太 amazing 了!太奇妙了!
我答應了Hannie 和 Hans在 26/12/2017 Boxing Day 這個大日子會與 Hans一起烹飪一頓香港式的中餐給他們吃,為了這頓中餐,我緊張非常!認識我的朋友也知道,我是一位「女廚神」,但要在一個陌生的廚房裡烹飪,我始終有點擔心自己未能完全發揮「女廚神」的本領!為了這頓飯,我費盡思量,有什麼食材他們是比較容易買到呢? Hannie 和 Hans 是用「明火」煲飯的,而我由小到大從未試過用「明火」煲飯,為了確保我煲的白飯粒粒熟透並散發出陣陣的飯香,臨出發前,我決定去日本城買了一個 2 – 4 人的電飯煲。Hannie 和 Hans看見我連電飯煲也帶備來荷蘭,覺得又驚訝又搞笑!記得 23/12/2017 當我和孩子在唐人街中國雜貨店的時候,孩子突然問我可否煮印尼撈麵及弄湯圓給 opa (grandpa) & oma (grandma)吃?當然可以啦!難得孩子主動提出建議,我這個當媽媽的開心也來不及吧!
26/12/2017 我們的菜單︰
前菜︰
1.黑醋酸青瓜
餐湯︰
- 粟米磨菇蟹柳湯
主菜︰
- 薯仔炆排骨
- 紅燒雞中翼
- 蒜蓉西蘭花
- 白飯
甜品︰
- 豆沙湯圓
伴餐飲料︰
- 自家釀的梅酒
烹飪的時候,我非常緊張!煮飯給自己吃,可以隨隨便便,但煮給別人吃,又在一個陌生的廚房裡烹飪,心裡總有不少壓力!雖然 Hannie 和 Hans 對這頓晚餐讚賞了許多次,但我是一個有要求的「女廚神」,我給自己 60分,合格多一點吧。有一點令我很錯愕的是,回到香港看回當晚我們吃飯的片子,我才發現我忘記在粟米湯裡加雞蛋!Oh!My God!另外,在片子裡又見到 Hannie 在自己的餐碟上灑上餐桌鹽!!Oh!! My God!!我才突然想起,原來除了餐湯外,其餘的三個小菜我全部也忘記了下鹽!!Oh!!我怎可以犯下這種低級錯誤呢!自己實在也不可以原諒自己啊!!而孩子負責弄的豆沙湯圓,很成功!雖然是臨急抱佛腳,臨時上YouTube 學習,但人生第一次用糯米粉弄湯圓,成績也算不錯吧!
為了這頓晚餐,我和孩子帶備了許多調味料去荷蘭。在一個空姐專用的皮箱裡,我將各種調味料用bubble 紙包裹著,另外,皮箱裡還有四瓶自家釀的梅酒,兩瓶是送給 Hannie 和 Hans ,另外兩瓶是送給細堂弟。
記得在 24/12/2017 我們由 Amsterdam 乘火車到 Assen ,中途我們要由火車 A轉去火車B,由月台 3 走去月台 4,中間轉車的時間只有 5 分鐘!我和孩子有點緊張,因為我們二人一共有四個皮箱和一個手提行李。當孩子正忙著把行李由火車 A 搬落月台時,那個裝著調味料的空姐皮箱手挽突然……突然斷裂了!整個皮箱由空中跌落月台上……
我按耐不住,在月台上大叫了一聲︰「呀……」
孩子問︰「你無端端叫什麼鬼?」
我露出徬徨無助的表情,回應︰「我的梅酒啊!」
但我們這兩個傻瓜沒有多餘的時間再繼續擔憂和討論了!只有 5 分鐘的時間,兩個傻瓜「拿拿聲」拿起四個皮箱和一個手提行李,向著另一輛火車狂奔,在月台上像走難般似的!
幸好到達 Hannie 和 Hans 家裡時,兩瓶梅酒和所有調味料均安然無恙,心裡只能說︰「感恩!感恩!」
Hannie 和 Hans 覺得很驚詫,我怎會這麼大膽,夠膽帶四瓶梅酒去荷蘭?我想是「傻人有傻福」吧!就是因為我不懂擔心和害怕,所以夠膽帶四瓶酒過去!我將它們用 bubble 紙包裹好,然後寄倉。能夠將它們平安帶到去荷蘭,我除了感恩、感恩外,別無其他了!
孩子和我為 Hannie 和 Hans 準備了許多禮物,有Hannie 喜歡的紫色手袋,富有中國民俗色彩的化妝袋、錢包、唇膏盒、開心鏡盒、絲巾、面膜、榮華蛋卷……但為 Hans 我們應為他準備什麼禮物呢??真有點難度啊! !
我建議買一件冷衫送給 Hans ,但他穿什麼尺碼呢?西方人的尺碼和我們香港人的尺碼又不一樣。後來知道 Hans 的身高和體重後,我和孩子左挑右選……在H&M 時裝店內看見一個告示︰「若貨品不合適,可在一個月內帶同收據到店舖進行退款。」這告示實在太 Fantastic 了!為了確保 Hans 的冷衫合穿,我們決定將冷衫的大、中、細碼各買一件,全部帶去荷蘭讓 Hans 選擇!哈!哈!哈!這個安排實在太完美!太無敵了!
Hans 看見我們為他準備的冷衫既驚訝又喜歡!猜不到孩子和我會這麼認真,居然會把冷衫的大、中、細碼各買一件全部帶過去!他很喜歡棗紅色,穿上這件棗紅色冷衫,看起來份外顯得迷人和有魅力!
親愛的讀者們,請繼續閱讀《2017偕兒訪尋昔日情……風車國之旅(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