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跑

在空白中跑著

一提到跑步,我首先想起的是村上春樹的作品《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我們都知道村上春樹寫小說,但關於跑,原來他是專家。1982那年,他33歲,他開始了長跑,平均每天約跑10公里,持續至今。這真是好漫長的歲月,好漫長的路途。

「我一面跑,只是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著。反過來說,或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的。」

我 於2009年初開始恢復長跑,至今只跑了2089公里,除了比賽,除了痛,除了強身健體,我開始明白村上春樹 所說的在空白中跑步。那當然不是真正的空白, 而是那一小段時間,離開工作,離開瑣碎雜務,也離開人際繁囂……只聽風聲,只聽腳步聲,只聽呼吸聲,實在是一段美妙的空白。於是,在太累太壓抑的生活中, 我們為追求空白而跑。

一段美好的空白,讓靈魂歇息一下。

學習跑步

大學畢業工作以來,除了工作本身是一項深刻的學習之外,其他深刻的學習並不多。這幾年,跑步於我,是一個深刻的學習歷程。

生 活忙,我跑得並不多,2009年初至今只跑了2089公里,在這段2089的旅程中我必須多謝胡教練。胡教練是我們大家的教練,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我的領 隊及經理人。他有意無意間指點我們跑步心得,也為我們報名參加比賽,安排長途練習,安排全馬的練習課程,讓我們可以堅持跑下去。

我以前一直以為,長跑只需要練習,不需要學習的,到今年我要參加第一項全程馬拉松比賽,更長途更密集的練習之後,我才意識到,如果我不去學習正確的跑步法,我可能跑不完42.195公里,更不可能長期跑下去。

於是,我默默依從胡教練的指導去練習,同時,我也發現了我的第二教練第三教練。

我 的第二個跑步教練是《跑步,該怎麼跑?》,這是一本好書,文字親切中有點嘮叨,但作者Dr. Nicholas S. Romanov讓你相信他是對的,他的跑法是對的。於是我也跟著去練,原來要改變30幾年的習慣是相當痛苦的(我假定我的跑姿從幾歲就開始形成的,大概是 這樣吧)。終於經歷兩個月,我相信我已開始掌握新的跑姿,縱使我還沒有太多時間熟習新跑法,我人生第一項全馬比賽來了,最終我證明他是對的,我順利跑完 42.195公里,除了抽筋,10年前因跑步而經歴的那種膝蓋痛楚沒有出現過。

我的第三個跑步教練是youtube,這很簡單,有時候光讀書是不易掌握動作的,只要你在youtube 輸入 pose method running,就有很多專家為你示範正確跑姿。

我相信,有深刻學習的經驗,才能教。

跑與痛

上世紀96-98年間,我也練習過長跑,後來因為膝蓋的傷痛,被迫停下來。那種痛是永恒的,走路時不痛,一跑就痛。2009年復跑以來,痛減少了很多。前兩年都參加渣打半馬拉松比賽,17-18公里腿就開始抽筋而痛楚,最後的3-4公里,根本就是—-我痛,故我在。

2 月5日我人生的第一場42.195公里比賽。我的全馬練習,最長的一次由沙田運動場跑到沙頭角,30公里。比賽的時候,我從長青隧道出來快要到30公里的 時候就想起村上春樹,過了30公里,31公里開始之後每一步於我的人生都是全新的—-那種節奏、那種呼吸、那種心跳、那種痛楚於我都是全新的。村上春樹於上1996年完成100公里超級馬拉松之後寫到:

在四十二公里處有一個標誌:至此處,距離相當於全程馬拉松。水泥路上鮮明地畫著一條白綫。跨過那條綫時,說得誇張點,我感覺渾身微微一顫。跑過長于四十二公里的距離,我是有生以來的首次。此處對我來說便是直布羅陀海峽,越過此處,就要衝進未知的外海了。前面等待著我的究竟是什麽,在那裏栖息著何種陌生的生物,我一無所知。這麽說不勝惶恐:以往的水手們感到的畏懼,我也將親身感受。

我的30公里之後,就是抽筋和痛楚,我知道,這是我必須經歷的,但這比我預期中早了出現。我只知道往後的12.195公里將是漫長而痛苦的,其他的我同樣一無所知,也同樣惶恐。我無法預料痛到底有多痛,痛到底有多長多深,我無法預計餘下的12.195公里我可不可以完成。

到了西隧口,跑了34公里,我大約用了3小時15分,餘下的8.195公里,我用了1小時02分左右。這最後的8公里,我每公里都要停下來按摩我雙腿抽緊的四頭肌,忍著痛,讓抽緊的腿的再能伸展,再跑一段,再痛,再停下來。

到了銅鑼灣,最後幾百米,我竟然有了穿越的感覺,我穿過了痛苦,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悅。我的腿不再抽筋,不再痛,我卸下沉重的身軀,邁開輕盈的雙腿,隨靈魂和風一同穿過吶喊的觀眾。

我舉起雙臂,笑著衝過終點,官方晶片時間4小時17分30秒。

作為一個中年人,我體會過各種心靈的痛;作為一個跑者,我體會過肉體的痛。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心,痛過會更堅強;腿,痛過就可跑更遠的路。

「決定交叉點」故事結局創作比賽

  1. 主辦單位:香港動漫聯會、生產力促進局、協青社
  2. 以真實經歷的交叉點為比賽題目(題目請到http://www.facebook.com/choice.proj下載),參加者發揮創意,為故事編寫結局,替主角編寫正確的選擇,並且一同宣揚禁毒訊息。(獲選中的故事會被製成「半動漫」影片,作日後宣傳之用。)
  3. 參賽作品交件日期:2012年02月10日—3月16日
  4. 參賽作品必須以中文書寫,字數上限為1000字,投稿次數不限。
  5. 組別:小學組、 中學組、公開組
  6. 獎項:每組共設冠軍、亞軍、季軍各一名及優異獎五名。
  7. 獎品:公開組冠軍 ipad2一部

中學組冠軍港幣1000元書券,獎杯及獎狀

亞軍港幣500元書券,獎杯及獎狀

季軍港幣300元書券,獎杯及獎狀

優異獎港幣100元書券,獎杯及獎狀

其他詳情請到:http://www.facebook.com/choice.proj

轉載:林書豪ESPN2009年的專訪

一個移民的夢想在他的兒子身上實現

Dana O’Neil    ESPN.com     12/10/2009

(英文原文: http://sports.espn.go.com/ncb/columns/story?columnist=oneil_dana&id=4730385    中文翻譯: http://disp.cc/b/27-37ld )

他開賽用天鉤進的第一球是學自賈霸。

他標準的跳投姿勢是大鳥伯德教的。

縱橫兩端底線的快攻灌籃可以看到J博士的身影。

美妙的切入分球?多虧魔術強森。

當Jeremy Lin在星期天下午於康乃狄克大學的主場下轟下30分時,他的父親在美國另一端的電腦前,看到自己蒐集多年的NBA影帶中的巨星身手,在他的兒子身上重現。

多年以來,林繼明是以觀看影帶的方式來學習怎麼打籃球,一個他一直到成年之後才知道的運動。他長期在社區的YMCA球場中,教導他的兒子們籃球基本功、訓練他們的體能,卻不知道這對他們的未來有什麼幫助。有時他會覺得要他的孩子跟他一樣熱愛籃球,是一個蠻無聊的夢想。

而在康乃狄克大學的籃球主場上,這一切都有意義了。

「當他有精彩表現時,電視會不斷重播,」林繼明在他於加州Palo Alto的家中表示「而我就不斷地盯著看,然後電視就不斷地轉播他。」

這場比賽之後。大學籃球世界馬上就會注意到Jeremy Lin了。注意到這個哈佛大四生這禮拜如何率領球隊,打出25年以來最好的開季戰績(7勝2敗)

在這場對上排名全國第12的康乃狄克大學的比賽中,Lin全場攻下生涯新高30分,抓下9籃板,緊咬著對手不放,儘管最後以79-73落敗。接著在禮拜三。他又攻下25分,在波士頓學院的主場以74-67做掉對手,而這已經哈佛連續第二個球季扳倒他們了。

所以Lin在對上新英格蘭地區這兩所籃球傳統名校時,總共轟下55分,外帶64%的投籃命中率,80%的罰球命中率。

他展現了少見的全方位身手。上一個球季Lin是全國唯一在自己的聯盟中得分、籃板、助攻、抄捷、火鍋、投籃命中率、罰球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都是排名在前十的球員。

今年呢?他是長春藤聯盟得分排行榜第二名(18.6分)、籃板第十名(5.3顆)、命中率第五名(51.6%)、助攻第三名(4.6)、抄截第二名(2.4)、火鍋第六名(1.2),並且讓康乃狄克的名人堂總教練Jim Calhoun驚艷不已。

「我看過許多球隊來到這裡比賽,而他絕對可以在任何一隻球隊中打球,」Calhoun表示「他在場上非常、非常冷靜。他知道怎麼打球。」

這都要多虧他老爸的堅持。

Jeremy不是那種在美國知名體育訓練員Marv Marinovich教導下的完美籃球員,他的訓練員是一個5呎6的移民,憑藉的只是一顆熱愛籃球的心,和希望籃球能讓他的孩子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想法。

林繼明在台灣出生,那是一個只重視學校成績而忽略體育的地方。他之後偶然接觸到籃球,然後不知怎麼什麼原因就開始沈浸在這個運動中。

他來到美國有兩個夢想:拿到博士學位、然後看NBA比賽。

他的兩個夢想於1977年實現了。他當年申請上了普渡大學的資訊工程博士班,然後他打開了電視,趕上了NBA在1970尾聲的黃金年代:賈霸、摩西馬龍、J博士,喬丹、大鳥、魔術等人也即將大展身手。

Jeremy表示,「我老爸是一個超級籃球迷。」

林繼明的第一份工作讓他來到洛杉磯,也讓他想要在冗長的工作時間外找尋某種體能上的發洩。

他說,「籃球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唯一的問題是,他根本不知道怎麼打,他連籃球都沒摸過。

於是他開始注意看NBA的比賽。用和讀博士一樣的熱忱來研究這些影片。

「我開始學那些球員打球。我的天鉤步數是跟賈霸學的。」林繼明笑著說。

這樣閉門造車多年之後他才開始敢出外鬥牛。而早在他的孩子出生前,他就決定要讓他的小孩從小接觸籃球。

當他的大兒子Joshua五歲時,林繼明就載他去社區的YMCA球場教他自己從NBA影片中學到的技巧。

然後二兒子Jeremy也跟著學,小兒子Joseph也接著加入練球的行列,每個禮拜三次,鮮少間斷。他們會在晚上八點半前寫完功課,然後爸爸帶他們去球場練大約一個小時半的球。

儘管他年輕時所仿效的NBA球員已退休很久、儘管他的天鉤連賈霸的腋下都碰不到,林繼明瞭解一個許多小學體育老師所忽略的事情,那就是基本功夫是成功的基礎。

「我知道如果從他們小時候就開始學這些東西,之後就會變成本能反應」林繼明說「如果他們有基本功、其他的東西就容易多了。」

他對籃球的熱忱逐漸成轉移到他的孩子身上。一個小時半的練球時間也逐漸成為在不同球場中好幾小時的比賽。

Joshua在Henry M Gunn高中的球隊中發光發熱。Jeremy則進入他們的死對頭Palo Alto高中,現在小兒子Joseph就在這裡念高三。

Jeremy很特別。他擁有他父親的熱忱、他自己的動力和六呎三的高大身材。他有足夠的得分能力來打得分後衛,並且多虧他爸和影帶中魔術強森的指導,他也具有打控球的聰明才智。他是一個穩定的外圍射手,但他老爸和影帶中的J博士和賈霸則帶給他籃下的技巧。

換句話說,他非常與眾不同。他在高一時教練就在球隊的聚餐上說「Jeremy擁有我在同年齡少年身上從來沒看過的技巧。」

高一就加入校隊的Jeremy在高二時就得到最佳二年級球員的殊榮,並兩度得到聯盟的最有價值球員。

他一直以為自己只是一個喜歡打籃球的普通小孩。

直到他開始體會到種族歧視的污辱,例如叫他滾回中國的叫囂、或把瞇瞇眼睜開的玩笑。

他是一個亞裔籃球員,但在一個大家寧可與所有人相同的冷酷環境中,他是一個怪胎。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這當然很辛苦,」他說「人們很少尊敬我、不願相信我能打球。」

他老爸給他許多聰明的建議。

「我告訴他外人一定會說他壞話,但他不需要對此產生情緒反應,那只是話語而已。」林繼明說「我告訴他只要贏得比賽,人們自然會尊敬你。」

又一次地,林繼明是對的。在Jeremy的高三球季他每場平均15分、7助攻、6籃板、5抄截,帶領Palo Alto高中創下32勝1負的紀錄,並且在乙組州立冠軍賽中以51-47擊敗全國排名的Mater Dei高中。

在這過程中,他改變了歧視的眼光。在那場冠軍賽中,連死對頭Henry M. Gunn高中的學生都聚在當地的披薩店中看比賽幫他和他的球隊加油。

但要改變他生長的北加州以外的眼光可就難了。在他高三那年,儘管他被公認是全加州的年度球員,他始終沒有收到任何NCAA甲組大學的體育獎學金邀約。

他認為這可能跟他的膚色有關。

根據最近的數據指出,亞裔籃球員在NCAA甲組所有球隊中只佔0.4%。也就是在5,051個球員中,只有20個是亞裔。

長春藤聯盟從不提供體育獎學金,但優良的教育加上能夠在甲組打球的機會使Jeremy選了哈佛,儘管他必須因此支付昂貴的學費。

在四年的亮麗表現下,他發現自己還是被困在一個令人不舒服的框架中。他對自己身為亞裔籃球員代表的身份同時趕到驕傲與沮喪。

哈佛大學球衣、亞裔背景、這些都讓他看起來還是一個異類。他只想要成為一個籃球員。

不是一個亞裔籃球員,只是一個籃球員。

「Jeremy早已是全國最佳球員之一了」哈佛教練Tommy Amaker表示。畢業自杜克大學、並且在密西根與西頓霍大學擔任過教練,他看過許多好球員「他的表現非常穩定。沒看過他比賽的人現在會對他的表現大吃一驚,但我們不會。他總是這麼優秀。」

但無知的種族刻板印象還是持續被加諸他身上。在對抗康乃狄克的比賽中,當Jeremy首次站上罰球線上時,一個無理的球迷在觀眾席大叫「餛飩麵!」。

「我對這種污辱很反感。我只想打球。」Jeremy說「但我開始接受這就是我的身份的一部份。如果我能以我的經驗幫助其他人,那就值得了。」

在哈佛長達109的歷史中,他們的球隊從來沒有贏過長春藤聯盟的冠軍,並且只有三次第二名的成績。他們只有出產過一個年度聯盟球員,1984的Joe Carrabino。

至於上一個打過NBA的哈佛籃球員,則要追溯到1953的Ed Smith。

Jeremy Lin可以改變這一切,而這個念頭讓一位長久以來熱愛這項運動的球迷感到激動,也就是他的爸爸。

「他成長以來,我從來沒有想過他會在大學打球,甚至能夠有機會進入職業球隊,」林繼明說「而我,我只是很享受看他打球,我很為他感到驕傲與高興。我跟他說,我的夢想早就已經實現了。」

危險的謾罵

近來,中港民間矛盾越趨激烈,其間充滿爭吵與謾罵,所以我們要特別小心,尤其當某些言論不斷挑釁我們的情緒時,請冷靜與克制,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性的討論。早前孔慶東的言論,還是覺得可能容易造成誤導,所以想再談一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罵人本來沒有甚麼大不了。孔慶東罵香港人很多是狗,不講普通話的是王八蛋,香港人守法是賤是欠抽。這些都是非理性的謾罵,非理性的話根本不值得討論。不過,一個北京大學教授在網絡公開罵人情況就有點不同,教授學者本應講理性講事實講證據,這是社會大眾的期望,也是合理的期望,但有人以學者身份一開口就是似是而非的謾罵,這種謾罵帶有似是似非的推論,特別容易造成誤導,實有澄清之必要。

普通話與方言並無貴賤之分

孔慶東罵不講普通話的是王八蛋,除了是辱罵之外,也是很大的誤導,令人誤以為中國方言有貴賤等級之分。

中國約有七大方言, 包括官話、 閩語、粵語、客語、吳語、贛語、 湘語,其中官話為北方方言,其他的則為南方方言。因為地方分佈、政治、經濟等原因,各方言的發展強弱不同。官話方言因地域分佈及政治原因,一向是官方語言,粵語因為政治經濟發展等原因,至今仍是一種強勢的方言。普通話是以官話方言中的北京方言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民族共同語,1956年開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展開推廣。無論發展的強弱,所有方言並無貴賤之分。孔教授謂不說普通話的是王八蛋, 這種說法既無事實依據,也無理論依據,只是挑撥離間式的謾罵。

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的法定語為中文及英文,但並沒有為這個「中文」下定義,所以香港的語文教學政策就發展出兩文三語:中文、英文,粵語、普通話及英語。基本法也沒有定明香港人有學有說普通話的義務,基本法定明中港的教育政策互不干涉, 中央政府也不能在香港強制推廣普通話,所以孔慶東以中國人有義務說普通話,去推論出不說普通話的是王八蛋,前提不當,推論結果也只是謾罵。

對我們來說,說不說普通話,不是貴賤的問題,不是政治問題,也不是責任與義務的問題,只是溝通的問題,我們要溝通,所以要學好普通話。

如今,中國不少方言因種種原因而面臨消失,我們作為粵方言的使用者,我們更有維護粵語的義務與責任。

惡意辱罵無關自由言論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有句名言:「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言論自由可貴的精神。

日前新聞報導說,百多名市民到中聯辦,抗議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指部分香港人是狗之言論,並要求道歉。不過,孔慶東質疑到中聯辦請願是干預言論自由,堅拒道歉。

孔慶東認為他罵人也是言論自由,這種說法很容易誤導大家,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講粗口罵了人被老師懲罰你可以以言論自由之名抗爭。在香港,在某些場合講粗口是犯法的,千萬不要把講粗口與言論自由掛勾。在各種公共交通工具如港鐵、巴士小巴的士電車,在昂平360、機場海洋公園嘉道理農場、康文署的公園運動場及體育館,講粗口都是犯法的,有可能被罰款及判監。

講粗口罵人無關言論自由,那麼到底甚麼是言論自由呢?

聯合國 《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第十九條把言論自由明確定義為:

一.人人有保持意見不受干預之權利。

二.人人有發表自由之權利;此種權利包括以語言、文字或出版物、藝術或自己選擇之其他方式,不分國界,尋求、接受及傳播各種消息及思想之自由。

三.本條第二項所載權利之行使,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故得予以某種限制,但此種限制以經法律規定,且為下列各項所必要者為限:

(一) 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

(二) 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衛生或風化。

我們所談的自由或言論自由永遠不是絕對自由,所有自由都有限制的,所以大家要特別注要最後兩點言論自由的限制。

我們再看看孔慶東的這番話:當你遇到一個人,他說操的方言跟你說的話不一樣怎麼辦,雙方都應該說普通話。故意不說普通話,是什麼人?王八蛋,一定是心裡陰暗有別的目的。比如說香港人你是不是中國人?那麼據我所知很多香港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張口就我們香港啦,你們中國啦。這就是王八蛋,這種人就是給人 家英國殖民者當走狗當慣了,到現在都是狗,你們不是人。

孔慶東這段話中罵香港人是王八蛋,是走狗,是狗,絕不是理性討論,罵人嚴重違返了言論自由定義中的兩項限制:第一嚴重損害他人的名譽;第二這番話肯定會挑起兩地人民的仇恨,嚴重影響公共秩序,貴為孔門之後貴為中國著名學府之教授,如此罵人實有損風化。

所以,抗義孔慶東罵人無關乎他的言論自由,我們當然要盡力維護言論自由,但絕無需要維護辱罵別人的自由,更不必尊重罵人的話。

法治是現代文明最重要的基石

我們先回顧一下孔慶東這段話:這個是對的,為什麼乾淨?就是靠法制,不是靠素質,是靠法制,跟新加坡一樣,抽菸罰五千塊錢,凡是用法制維持起來的秩序,說明你這人沒有素質,沒有自覺,不打就不好好幹,不大就不好好活,說明一個字,什麼字呢——賤!欠抽!

這段話當然有很大的邏輯謬誤,就正如我們也可以隨便這樣推論:孔慶東為什麼沒有作姦犯科呢?就是靠法制,不是靠素質,說明他這人沒有素質,就說明一個字,什麼字呢——賤!欠抽!

其實,孔慶東這段話更大的誤導是鄙視法制,這是絕對荒謬的。法治法制絕對是現代文明最重要的基石,法治也是香港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之一,我們絕不要輕信這樣無賴的推論。賤視法制,鄙視守法公民,這種思維明顯與人類對美好社會追求的思想相違背,我不相信這是中國人的主流思維。

經濟發展上的暴發不會使國民更文明,不會使國民更有素質,中國要成為一個法治社會才能成為一個現代文明的大國。這是毋庸置疑的。

簡單來說,現代社會中,守法的人肯定比不守法更有素質,有素質的人、有道德操守的人肯定比缺德的人更守法。要說賤說欠抽,我相信的不守法的人更賤更欠抽。

 

重讀孔慶東的話,我也自覺情緒起伏,所以我希望與各位同學共勉,大家要時刻保持清醒,不要墮入非理性的謾罵之中。理性討論可促進社會和諧,非理性的爭論會深化社會矛盾。希望大家參與討論時要以事實為依據,不要人身攻擊,不要以偏概全,任何人任何情況都要為自已的言論負責。

記事四則

蝸角之爭

上星期DSE練習卷中文作文出了個圖片題,就寓意「紛爭源於不自知」去作文一篇。全城議論紛紛,我覺得試題形式沒有甚麼好大驚小怪,反正,任何作文題目,最終都是測試考生的敘事、描寫、抒情、論說的能力,考生只要選取自己最善長的的表達,努力發揮就是試場90分鐘要做的事,不必因未見過的形式而過分擔心。

反而,要用90分鐘去思考一個關於和諧的哲學命題,實在是難為了考生。到底為甚麼要一個16、17歲的少年去越超自我去思考個人紛爭、社會紛爭和國家紛爭的問題呢?

況且這個時代,河蟹橫行,大多數紛爭都源於霸權、源於不公義。

 

去D ﹠G挑機

D ﹠G驅趕在門外拍攝的港人,事件到昨天發展至高潮,有人說這是個關於煽動的事件,有人說這是社交網絡力量的成功例子,有人說這是正義之事,有人說這是種族歧視,也有人說這種事一直都存在。

無論如何,眾聲宣嘩是一個和諧社會的特徵,快樂抗爭是一個和諧社會的特徵。

當然,有人卻視之為無謂紛爭。

但為甚麼只准內地人拍照?為甚麼公眾地方不可拍照?

 

麥當勞加價

上星期看新聞才知道,每一家麥當勞的價格原來不同。新聞說天水圍天耀邨分店的板燒雞腿包加幅達9%,高於中環的7%。

我記起2007年一個政黨的調查顯示,天水圍餸菜價格全港最貴。

我常去的天盛苑,最不願光顧的那家茶餐廳,午市炒飯40幾不包飲品,中環價格。

前幾天我去百佳買我最愛的紐倫堡腸,上次買的價格是50幾,這一次79.9。

是的是的,百佳、麥當勞、領匯,還有中電,是大財團,而我們,是小市民。

 

明天考試

祝各位快樂!(如果考試會快樂)

祝各位苦中作樂!(如果考試令你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