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
1A U simle I smile
吳綽盈 梁曉彤 張嘉欣 羅詠詩 阮凱嵐 冼穎彤
亞軍
1A 金沙
張敬生 王嘉敏 蘇婉儀 謝朗盈 李詠晴
季軍
1B 那些年,我們一起堆過的沙灘
李麗清 李宛諭 卜凱瑩 陳穎兒 鍾卓靜
優異獎
1D Happy Girls
蔡淑懿 陳祉銘 陳嘉琪 陳心弦 楊燕 余靖蘭
冠軍
1A U simle I smile
吳綽盈 梁曉彤 張嘉欣 羅詠詩 阮凱嵐 冼穎彤
亞軍
1A 金沙
張敬生 王嘉敏 蘇婉儀 謝朗盈 李詠晴
季軍
1B 那些年,我們一起堆過的沙灘
李麗清 李宛諭 卜凱瑩 陳穎兒 鍾卓靜
優異獎
1D Happy Girls
蔡淑懿 陳祉銘 陳嘉琪 陳心弦 楊燕 余靖蘭
(轉載) 經濟日報 18-11-2011
考核中小學生水平的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今年考生在個別科目略見進步,但部分學生錯漏依然;小三生未能掌握時間、高度和地址等概念,又將網址填在地址欄,備受關注的語文科,則出現「中英普夾雜」。
專家認為,近年不少學校推行用普通話教中文,將學認字的時間花在教漢語拼音上,結果削弱學生寫字能力。
考試及評核局昨日公布考核小三、小六及中三學生水平的TSA考試報告,讚賞個別表現良好的學生,但亦指出部分學生錯漏百出。
生活經歷少 口試不懂表達
其中小三學生在中文答題上反映未能掌握時間概念,在寫邀請卡的集合時間上寫「5時99分」、「28︰00 a.m.」,甚至「上午九時至下午三十時」等;他們又不明白地址的概念,在邀請卡的地址欄上填寫網址,甚或活動目的等。
雖然小三生的錯別字較去年少7%,惟學生將漢語拼音或英文生字取代自己不懂的中文字上,如漂亮的「亮」,寫上拼音「liàng」,又在答題時寫「我們今天去了一個好玩的place」。
中三生在中文方面,除了出現不少錯別字,更被批評生活經歷少,如表達「喜悅」過於簡單,只寫收到禮物便喜悅等有欠深度,亦只用簡單如高興、快樂去表達喜悅;經歷少以致口試表現亦欠多角度思考、討論內容貧乏,甚至只說「我同意你所說」,個別考生則被指說話尖酸及態度不認真。
單位混淆 中文式英文常見
數學考試中,部分小三生亦未能掌握單位,如指身高是1KG(公斤),又未能以中文表達數字,將71,020寫成「七萬一二十」;有小六生則未能分清垂直綫及平行綫,又混淆圓形及橢圓形。
英文科方面,不同年級都有學生將中文直譯成英文,如「because had many friends」(因為有很多朋友)、「I with my dad and mum」(我和爸媽);文法錯誤有時鬧出笑話,有小三生將「我向鴨子扔石頭」寫成「I throw stones with the ducks」(我跟鴨子一起扔石頭)。
專家︰「普教中」削文字水平
但亦有小三生超水準,在看圖作文題中,寫出詞彙較艱深和結構較複雜的句子,如「I was just wanting to play with the ducks when a gang of rowdy children came, armed with stones。」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指,近年不少學校推行「普教中」,用普通話教中文,老師普遍將教學生認字的時間花在教漢語拼音上,結果反削弱學生寫字能力。
謝提醒應集中火力教認字︰「學拼音是學拿枴杖,但真正要學的是行路。」又不諱言︰「現在這麼多發音辭典,不學拼音都可以學發音。」
11月4日參與了7S班的畢業旅行,雖然工作、生活有說不出的忙碌與困頓,但上了山就感覺熟悉而快樂,因為我喜歡登山遠足,因為這是去年我的7A的一樣的路線,一樣的風光,也因為7S的同學都活潑快樂,他們時而談笑時而高歌(他們高唱校歌),還有一見到草叢樹林就進入戰爭狀態的男同學,確實帶給大家不少歡樂。
(人在天地中。2010 7A)
因為有快樂,所有的腰酸腿痛,所有猛烈太陽烤炙的焦痛,通通都成為真實而難忘的點綴。
(樂在山中 2010 7A)
香港的山水很近,從學校徒步不遠就可以登上丫髻山,北望可以遠眺田園、魚塘及後海灣的景色,西南可俯瞰天水圍的景色,學校在咫尺間;或遠一點走到元朗登上雞公嶺,你有超脫凡俗的感覺,尤其黃昏,登上雞公嶺之巔,你可一眼盡收元朗的城與鄉,青山綠水環繞、霧靄斜陽映照,再加上清風一陣,美好生活大概如此。再遠一點,再遠一點,其實都是一二小時之內的距離,你就可登大山、觀大海、觀日出日落……我相信沒有一個城市像香港一樣,離大山大海這麼近。
香港的山水很美,但太近,太近就教人耳聾目盲,於是多數人都看不到聽不見。
(獨立蒼茫 2011 7S)
有時候,太近,我們就不懂愛,很多人都一樣,花了半生一生踏破鐵鞋才發現最愛的人就在身邊。
教懂我愛惜香港山水的是個加拿大人,十多前我參加外展訓練,教練是剛來香港的加拿大人ERIC,上山前,我深深記著他的話:不要把任何東西留在山上,不要把垃圾留在山上的垃圾桶。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我們迷路,直至夜深才找到露營地點,飢寒交迫中,我們狼狽地折騰了一整夜,一早醒來,陽光普照,露營地綠草如茵,但,包圍我們的除了綠草與陽光,還有公仔麵包裝,膠水樽……我們怎麼了?上山露營的不都是愛山愛水的人嗎?我看看ERIC,他也苦笑。
直至今天,這兩年與中七的同學上山,我還是講一樣的原則:不要把任何垃圾留在山上。他們都做到了。
(美好的時光 2011 7S)
香港的山水很美很近,但也離我們很遠。
我們離土地其實好遙遠,城市生活,讓我們上山走一段就會腰酸腿痛,只要有泥有沙有野草就有人覺得好髒,只要有山路與林木,有人覺得好悶,風聲雨聲都只是都只是噪音,於是大家帶了太多的玩意,太多的美食及其精美的包裝上山—-我們要在山上享受城市的熱鬧與繁囂,於是山野,人也野,於是我們不懂愛惜,於是大自然於我們那麼近還是無限遠。
我們都離得太遠,所以,不懂愛惜,我們都離得太遠,所以搶奪。當政府的所謂發展,把土地以高價私有化,我們也就展開了無止境的搶奪。於是,財閥把交通樞紐都變成了美日大都會,把山林流水變成歐陸花園,我們遠觀仰望同時爭相搶奪。最後,我們只知道一萬元一尺,二萬元一尺,三萬元一尺,我們都忘記了愛惜山與水,都忘記了為一片土地、為一個冥冥中的家園,守護與抗爭。
我常教大家作文不要離題,但我還是習慣了扯得太遠,我只是想說,我們都要快樂,我們都要愛山愛水愛家園,而且,而 且,作為一個城市人,如果某天你成了億萬富翁,還請記住:金錢是你的,但郊野是大家的,山水是大家的,請愛惜這一切,請不要加入喪失良知的巧取豪奪。
轉載:「好蘋果」勿餵飲《檸檬茶》 信報 09-11-2011
(請與此篇對讀)
每年,考評局都會出版各科考試報告,包括試題、marking scheme及考試報告三部分。評定成績要標準化,不能沒有marking scheme。可是,一旦有mark ing scheme,便像明、清兩代的八股文般,將考試變成考評局與考生的鬥智遊戲。
老實說,八股文與marking scheme都同樣壓抑考生自由發揮創見,但八股文還要勝一籌,事關八股文規定:先用兩句「破題」,再用四五句「承題」,跟「起講」,然後「起股」、「中股」、「後股」,最後「束股」。每兩股都是相對的,終於「大結」,共八股。在「大結」中,考生還可以說幾句個人見解作結論,不失為一個清楚、明白、有規有矩的作論文方式。香港的考生恐怕連作文的規矩也不會。
每年的考試報告,例牌對考生大肆抨擊。譬如寫中、英文別字多、詞不達意、詞彙貧乏等。傳媒一貫報憂不報喜,加上學生語文水平日益低落已成共識,每一年考評局的考試報告便成為最佳樣板,給傳媒大做文章。
占飛卻有點看不過眼。每趟公開考試,數以萬人參加,要找出一些水平奇低,把「them」(他們)串錯為「therm」的,又有何難?若然只是少數「爛蘋果」的錯誤,其餘考生卻要為此蒙冤,豈非無辜?可惜,報告中沒有說這類錯誤有多普遍。我們不時看到報道:香港學生在什麼國際數學、科學比賽拿獎,在世界排名中位於前列,可見香港還有不少「好蘋果」。
去年八月,大陸網上瘋傳一篇文章《拒絕平庸》,是高考拿滿分的作文,讓人得悉大陸高考生的最高水平如何。何時我們的考評局才懂得不只報憂,也報報喜,給公眾看看香港高考生最高水平的文章,讓公眾得知香港學生最好可以好到什麼程度?我相信,香港學生一樣可以寫出漂亮的英文,不然就不會有學生考入牛劍、哈佛一類世界一流學府!再說,哪一天我們的考試局會出一道《拒絕平庸》這樣的作文題,而不只是《檸檬茶》呢?
青年的價值觀扭曲了?有高考生竟指,市民在塌樓意外中救人彰顯了高尚品德,故危樓是理想居所;亦有考生認為,「模」和援交風氣盛行,反映社會重視金錢,而不追求豪華居所的想法已過時。考評局批評考生,對中國文化精神認識膚淺、是非觀模糊。
專家指這代青年太幸福,不知愁滋味,反將慘事浪漫化,鼓勵他們做義工培養同理心;師長亦切忌錢字當頭,助長笑貧不笑娼風氣(另見文——「Me Generation」 凡事自我中心)。
考試報告:不識中國文化
考試及評核局出版今年會考及高考的考試報告,反映出考生未能體會中國傳統文化;其中高考生在中國語言及文化科的答題表現,更被批評為對中國文化精神認識單薄、膚淺,且將人文價值和人情常理割離。
例如「文化問題」試卷,要求考生討論理想居所的條件時,有考生竟指,塌樓慘劇中,有青年勇救居民,體現了人類的高尚品德,故危樓即使會造成傷亡,都是理想居所。考評局報告批評考生,將中國文化精神僵化為無理教條。
「負米」顯孝心 考生指可速遞
此外,有考生分析理想居所是否要豪華時,以「模」及援交風氣盛行為例,指出社會重視金錢、故會追求豪華居所,再推論出選居所「志不在豪」的傳統文化觀點已不合時宜。考評局批評,考生的是非觀模糊,失卻對中國文化精神價值的追求。
會考中國語文科的閱讀能力部分,其中一篇文章節錄自魯迅《二十四孝圖》,當中提到「子路負米」的故事,即孔子弟子子路,因家貧為雙親到百里之外揹米;報告批評,考生答題時不但未有根據魯迅的看法去分析孝行的難易程度,更竟按現今社會情況去作答,指「子路負米」容易仿效,因為現今交通方便,物流運輸發達,可提供速遞送貨服務,似乎完全未有體會古代孝行的可貴。
不少考生侃侃而談道德倫理,亦過猶不及。中化科說話能力卷,要求考生根據指定詞彙作短講,考評局發現,考生總機械化地,試圖將題目引伸至「人生哲理」,如談下午茶、零用錢、背囊、公事包等,通通連繫到父愛及母愛偉大,難免令人覺得矯揉造作。報告提醒考生,闡述「人生大道理」時要有所依據、言之有物。
見識少 舉例只懂日本地震
考評局又批評考生人云亦云、說話內容單調乏味、識見欠廣闊。就如高考在3月舉行,考生就彷彿只熟悉該段時間的新聞,報告直指:「今年考試,除日本地震及財政預算外,其他實例寥寥可數。更令人感歎的是,考生無視題目要求,胡亂填塞,令日本地震的事例,幾乎在3月11日後每一道試題出現。」
報告提醒考生廣泛閱讀、多了解本國文化及關心時事,這才有豐富、適切的例子去支持說話的主題。
Robynn and Kendy
沒有時間寫文章,先聽一首好歌。
日本人學中文的能力常常讓我詫異。
前年去京都旅行買手信的時候,年輕的女店員用流利的普通話招待我,我問她是不是中國流學生,她說她是日本人,去過中國半年,學中文。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同宿舍有個日本來的女學生,九月開學的時候不通普通話廣東話,也不會寫中文,聖誕節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用廣東話溝通。後來,我收到她從歐洲寄來的明信片,通篇是簡潔明白的中文,還引用了魯迅的名言: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對於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人,我一直在追讀的是新井一二三,我喜歡讀她寫的日本,比香港作為局外人所寫的日本別有滋味。新井在香港生活過,寫過專欄,我也喜歡讀她寫的香港,我作為香港人,特別喜歡看外國人寫香港,尤其用中文寫。我引一篇讓大家感受一下日本人的中文,感受一下日本人寫的香港。
車仔面與潮州菜 ( 引自《櫻花寓言》)
搬到灣仔新房子,忽而發現,街上到處都是車仔麵館。為什麼叫「車仔麵」?恐怕是過去推小車的攤販在路邊賣的緣故吧!油麵、粗麵、細麵、米粉,由你任選。再加牛腩、豬腸、豬紅、魚丸、牛丸、墨魚丸、蘿蔔,味道滿不錯。
味道滿不錯,但絕不是高級的東西。我覺得很有趣。如今香港人個個都很有錢,為什麼偏偏流行車仔麵館?
「既可選麵,又可選菜肉,不亦樂乎?」從日本來的朋友說。雖然每家車仔麵館賣的花樣差不多,還是有微妙的分別。每天換一家,又換在麵上放的東西,就永遠能嘗到不同的味道。
除了選擇的樂趣,吃車仔麵也有一種「懷舊」的感覺。過去大家都窮的時候,吃車仔麵說不定是逼上梁山的。現在,想吃什麼都吃得起,香港社會早已進入了日文所謂的「飽食時代」,吃東西再也不是為了填滿肚子,而是為了欣賞味道、氣氛、感覺。故意吃廉價的低級食品會刺激人的懷舊情緒,好比是穿上高級爬山裝,去梁山遠足。能賞到的不僅是眼下的風情,而且是時間旅遊的趣味。
另外,吃車仔麵也有「禁戒」的快感。今天大家都懂得營養學,該多攝取維生素、蛋白質、鈣等等,應該迴避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等「壞蛋」。車仔麵一看就知道是很不健康的,是「政治上不正確」的。可是,禁果總是更加甜。自言自語說「管他什麼營養學」,大口大口吃車仔麵,我都覺得很過癮。
於是,搬來灣仔以後,我幾乎天天吃車仔麵。有朋自東瀛來,我帶他去的第一個地方亦是車仔麵館。不僅味道不錯,而且就「車仔麵現象」可以囉唆一番,真是一舉兩得。
不過,又過兩天,朋友的父母也來香港旅遊了。他們是大阪人,而大阪人是日本的廣東人,非常懂得吃,也肯為口福花錢。再說,他們以前來過香港,更不用說吃遍了神戶中華街,對一般的中國菜早已司空見慣。該帶他們去哪裡吃飯?
「我們吃潮州菜,好不好?」朋友想了一會兒,開口說。這確實是好主意。日本有得是廣東、上海、四川、北京餐館,但好像還沒有潮州館子。而且,潮州菜不油膩,用的海鮮也多,其實有點像日本菜。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門路。我給香港食家朋友打電話,讓他推薦好一點的潮州菜館。他亦給我介紹了一些潮州名菜。
昨天晚上,我帶日本朋友和他父母去了銅鑼灣一家潮州餐館,按照食家的指示,叫了鵝片、魚、石榴雞、菜脯蛋。人家特地來香港一飽口福,當然少不了紅燒魚翅和官燕之類。
真不可小看大阪人,他們一吃鵝片就喜歡得要命。後來上桌的每道菜都令他們滿意。當最後吃甜品紫米西米露的時候,先生說「日本也該開潮州餐廳」,夫人說「能吃到這麼好的東西,長壽真是福氣」。
包括半打啤酒和一瓶紹興酒,一晚的開支三千多塊港幣,這個數目,讓我吃驚得「眼睛都跳出來」(日本成語)。不過,已經退休的老夫妻,要珍惜的看來不是金錢,而是時間。既然來了香港,他們要住望海的港島香格里拉酒店,也要吃最好的。
反正,對我來講,最重要的是成功地完成了做導遊的任務。父母高興、朋友也高興了,我自然也很高興了。剩下來的兩天,他們要重訪山頂、淺水灣、赤柱,晚上去文化中心聽香港交響樂團的演奏會。走之前的最後一頓晚餐已訂於文華酒店頂樓的中餐廳。
這恐怕是香港旅遊的一種王道吧。不過,已有成就的老年人去做才合適。至於跟我同代的朋友,送走了父母之後,要繼續陪我探訪灣仔的車仔麵館。我深信,這是香港旅遊的另一種王道。
最近,在書店發現了另一位用中文寫作的日本人—-加藤嘉一。加藤嘉一是土生土長的日本八十後,2003年從東京大學法學系退學,然後到北京大學讀書, 2007年就出版自己第一本中文著作。大家不妨想像一下,一個外國人從零開始到用流暢的中文寫作,其間下過多少苦功的呢?我們自小學英文,我們明白這其中的難處。 這本《中國,我誤解你了嗎?》2010年在中國內地出版, 今年年初香港出版繁體字版。這本書寫他在北京生活,所見所聞的中國社會現象,以至於中日社會現象比較,甚至論及政治。這本書的推薦序都說他將會是外交家、政治家,最近的著作《愛國賊》更顯示出他的野心了。閒話休提,先讀一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google一下,或者到學校圖書館借這本《中國,我誤解你了嗎?》。
日本人的戀愛表達方式
我們再把注意力轉到日本那邊看看。日本大學生的生活方式跟中國學生有著巨大差異。在東京、大阪、京都、仙台等大城市,除了本地籍的大學生可以住在自己家中外,大部分外地來的大學生一般都在校外租房住。因為,大部分大學在校園內並不為學生提供宿舍,即使提供少量宿舍也不能滿足數量巨大的外來大學生。這些宿舍一般只會提供給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以及一些體育特招生。據我所知,住在學校宿舍的外地學生應該不到學生總數的十分之一。那些住在校外的學生,除了上課、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咖啡廳與同學聊天、在食堂吃個便飯外,活動地點都在校外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環境裏。日本大學生的私人生活環境相對寬鬆自由,私密空間不會受到室友的干擾,他們在愛情表達方式上不會有中國大學生近乎急切的心態。跟居住在學校宿舍的中國大學生不同,日本學生能隨時享有私人空間,這一客觀環境的差異產生了不少影響。
日本大學生離開高中,走進大學校園後,就終於離開父母,獲得了自由身份,在戀愛上同樣有激情。他們大多住在校外,跟其他大學的學生之間交往相當普遍,跨校發生的戀情也相當普遍。不過,由於所處的客觀生活環境,他們的愛情表達方式比較低調。戀愛中的人,手牽手往來於校園、商店、遊樂園之間的情景,十分常見。不過,擁抱和親吻在公共場所比較少見,除非是晚上在公園的角落裏。不僅是大學生,普通日本人一般也不太可能在公共場所毫無顧忌地擁抱或親吻。對大部分的日本人來說,在公共場所擁抱與親吻是一種低素質的行為,也會有損個人在公共場合的形象。
除了刻意回避擁抱和親吻之外,日本人在商店、交通工具、超市等公共場所,也往往會主動避免那些干擾周圍人的無禮行為。東京的地鐵安靜而有序,即使上下班高峰期,乘客們也會規規矩矩地上下車,不會大聲喧嘩,也不會發生搶佔座位的事情。當然,偶爾也會有不良少年坐在地鐵車廂的地板上大聲喧嘩,一些年輕女性偶爾也會坐在地上化妝,不過這的確只是偶然現象。這樣的人隨著日本社會封閉性的加深而增加,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但是,整體而言,日本人在公共交通工具裏一般不會大聲說話,不會吃東西,也不會接電話。大家一般都在安靜地看書、看報或者睡覺。假設自己的孩子在地鐵裏任意胡為的話,家長就會當場教訓他們,有的甚至會痛駡或者動手教訓(比如我父親),還會向周圍的乘客們鞠躬、道歉。在公共場合,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以最簡單的方式明白是非對錯,這樣孩子下一次自然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大部分日本人在公共場所扮演著非常禮貌的角色,對周圍的環境也密切關注。在他們看來,公共利益高於一切,良好秩序壓倒一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很注重培養國民的讓步精神,換個角度說,它是每一個國民放棄個人自由而形成的產物。
有一位大學畢業剛進入日本某家大企業不到一年的新員工鈴木隆行( 24歲),他一天的生活基本上是這樣的:
早上 7點起床,走路到附近的地鐵站,在車站前面的便利店買一杯咖啡邊走邊喝。坐地鐵大約 1個小時,下車再走 10分鐘, 9點鐘準時到公司開始上班; 12點與同事去附近的速食店吃午飯; 1點鐘繼續上班,到了 6點鐘依然還有許多工作沒做完,旁邊的上司也還沒走,就毫不遲疑地加班;加班到晚上 10點鐘,上司說:“我要走了,要不要去喝酒?”鈴木回答:“好,我去!”聽著上司的抱怨,一直喝到半夜 1點鐘,坐計程車回家, 2點鐘睡覺……
鈴木從早到晚都匆匆忙忙,循規蹈矩地遵循社會公共秩序,在公司裏扮演稱職的員工,下班後還得陪上司去喝酒,跟他搞好關係,為今後的加薪和升職鋪好路,這是日本男子的傳統生活模式。他們都把這一生活模式當做理所當然,對此不抱有任何懷疑的態度。日本人的國民性格和等級意識在這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過,在公共場所表現良好的日本男人回到家裏,卻表現得亂七八糟:亂扔垃圾,電視和音樂的聲音開得很大,屋子裏又髒又亂,幾乎連下腳的空間都沒有。年輕日本男人普遍有邀請朋友到家喝酒聊天的習慣,互相抱怨,順便發洩不滿情緒,有時甚至會喝到第二天淩晨。
女人的私人空間也好不到哪里去,照樣是亂七八糟的。她們會大嚷大叫,跟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她們在街頭、公司裏呈現出的溫柔可愛的面孔,那些常常受到中國男人誇獎的美德,全都消失了。一回到家,她們在自己的私人空間裏就會徹底解放出來。我相信,許多中國人只瞭解日本女人在外面的樣子,而不瞭解她們在家裏的樣子。我想說的是,她們在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令人驚訝的差異,就好像帶著雙重面孔和雙重標準過日子。這是對的,否則在錯綜複雜的社會上將無法混下去。
跟日本人相比,中國人的屋子總是乾淨整潔,讓人覺得很舒適,不像日本男人的房間那樣亂得連下腳的空間都沒有。我曾到中國朋友的家中做過客,跟外面的環境差距非常大,讓我感到很吃驚。當然,也有某些中國男人的房間同樣亂七八糟。整體而言,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中國人普遍看重自己的私人空間,不像在公共場所那樣大膽,回到家後反而變得很平靜,甚至很文明。我很少看到中國人會在屋子裏大聲喧嘩,喝得一塌糊塗的情景,中國人只有在外面餐廳裏才會這樣。在家裏,中國人通常坐在沙發上,一邊喝茶或者紅酒,一邊欣賞浪漫電影,享受安靜高雅的氛圍。在自己的私人空間,男性表現得很紳士,女性也非常有禮貌。我還發現,中國人在傢俱和家電上投入的金錢數目一般比較大,很少有日本家庭會買高清液晶電視。中國人在公共場所和私人空間呈現出不同的面孔,這一點跟日本人一樣,只是他們的行為剛好反過來了。
不GOOGLE一下不知道,原來加藤嘉一還是個馬拉松運動員,每天堅持跑步10-15公里。
同志仍需努力
4C 張啟盈
今年是辛亥革命的一百周年。一百年前,一大群年青人犧牲了自己唯一的性命,換取了政治的改變,令中國進入了理想的新紀元。革命的領導人國父孫中山,臨終的時候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對我們後世人的一個警惕。
第一,青少年應多參與政治。沒有政治制度是完美的,如果有什麼不足,青少年應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觀點。現時社會的官員、商人、政客,他們內部貪污、隱瞞、偏私,也只有在他們的世界才知道。「廉政公署」這個組織的出現,便盡力成為阻止違法者勾結的屏障,並舉報觸犯法紀的人。青少年應像這個組織一樣,留心社會事務,表達意見和訴求,爭取更好的社會生活條件。
第二,除了表達意見外,青少年做妥自己責任亦非常重要。在發表意見的同時,自己也要有足夠的思考、辨識能力。求學階段中,青少年應努力讀書,上進學習。現時科技發展日漸進步,同時亦帶給大家不少玩樂的引誘,例如電腦遊戲,聊天室等等。若果沉迷於玩樂中,忽略學習,終日無所事事,最終便會荒廢學業。難道沉迷於玩樂就是我們生存的意義嗎?大家能做好的本份,掌握好學識。有學識,便更易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有學識,亦有更強的說服力和表達觀點的條件。將來能參與社會事務能力的由來,亦源於現在的我們有沒有下苦功,讀好書了。
第三,表達意見的途徑亦要選擇得正確。大家有否聽過某些政黨,他們以激進手法示威,如抬棺材、擲香蕉等。或許大家可以學習他們表達訴求的勇氣,但途徑絕對值得商榷。若這種激進的方式一直延續下去,成為訴苦的不良風氣,難道有人會希望香港滿街亦是激進分子,滿街亦是更多的香蕉皮、棺材?大家希望香港給人的印象是橫蠻無理的嗎?不,一點也不。大家其實是可以透過郵寄、互聯網、遊行、請願信等溫和的手法提出自己的意見的,亦表達出香港其實是一個民主,和平的地方。
總括而言。從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提醒了我們應該像辛亥時期的革命份子一樣,為國家敢作敢為,參與不同政治活動,主動表達意見,亦同時盡力做好自己的責任。
藉此,我希望現今各位青少年記得國父的教誨,努力為自己的理想奮鬥,為自己的社會奮鬥,成為香港最出類拔萃,最燦爛的每一顆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