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辛同學」

剛剛於羅桂祥畢業,又剛剛上了大學, 作為一位大學一年級生,正努力去了解自己,了解身邊世事

上學去

每天上學下課,日復日,年復年,你有否問問自己一句,為什麼?

前陣子有套很值得看的電影。學生應該看,家長應該看,老師應該看。這套就是作死不離三兄弟。(這套電影,現在於香港無限期上映。)我們應要思考一下教甚麼,如何教,如何學。雖然電影來由印度,但相信很多香港人都會很有共鳴。相信香港的學生都覺得考試的壓力大得很,非常厭惡公開考試,同時覺得自己不應於這出世。但其實很多亞洲學生都"讀"得比我們更慘不忍睹。

作死不離三兄弟讓我想想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又應該要讀甚麼。片中男主角熱愛知識,並不是為考試和前途而讀。而他相信,只要是追求學問及喜愛尋求真理,成功就自然會來,而每人都應該去讀自己喜歡我東西,不要為讀而讀。而我覺得學習是開心快樂的,片中所追求的學習是自發的,出於好奇及興趣的。

很多人讀書都是為了讀書。因為爸爸媽媽要我們讀書,因為社會說讀好書的人有前途,因為讀書會有好工作。而片中主角相信,應該是因為求知慾及興趣而去讀書,這樣才會讀好書,然後好事就會自然來,例如好的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為了好前途而讀書似乎有點本末倒置。雖然片中我說法好像有點理想化,但讀書考試,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很多人都說香港的教育如何填鴨式,但以我考過會考和高考來看,讀書還是要理解多於背,懂得思考及轉彎,才會取得最好成績。所以我還是認同要有興趣,想去理解知識,就會有好成績。

而為了興趣讀書及選科,也是重要的一環。新高中及高考的同學快將選科了。這是個十分重要的決定。(我本來想早一點打這個話題,但現在才有時間,真抱歉!)前陣子在大學幫忙入學資訊日,記得中六七時,我也不知如何選科。我有些朋友,入了大學後,才覺得自己選錯科,選錯大學,最後quit u,等了一年才再報入大學。

其實現在新高中及高考的同學,可從兩個大方向去看,一是選學系,另一是選大學。學系就是選自己的興趣,但我發現有很多同學都不知自己的興趣是甚麼,或沒有很強的興趣,那就可以考慮以大學為目標。在選任何東西前,最好還是好好去了解,要不是,你所想的,可能和其現實相差很大。

選科的話,我覺得網上資訊已經好足夠及中肯,一定要好好看清楚那一科是教甚麼,不要只看名字而估計其內容,應該要去大學的官方網站,看看那一科的專頁。更可以去看course outline,因為科目的詳細資料都在,要清楚了解這是否自己想讀的東西。

而大學的科目所提供的不只時平日的課堂,有幾樣大家都需要留意的,例如,海外交流的機會,實習機會和獎學金的資料。不同的人對大學的期望也不同,最重要是知道自己需要甚麼,在找甚麼。

選大學的話,就是你想有個什樣的大學生活,就要看那間大學的文化,而我覺得去入學資訊日,除了去看課程內容外,也是去看看那間大學的學生及老師。其實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文化,而這些文化又孕育到很不同的學生,所以同學去接觸那間大學的同學時可了解一下他們的風格,例如有些是較樸素的,有的是較進取的等等。

最後,我想給大家看一篇中大畢業生的blog,標題是”3年前大學選科到今天搵工…讀書工作做人為d咩?”。這段note給轉發過好多篇,是一位BBA的學生寫的,也許能給大家一點衝擊。
http://chris-mok.blogspot.com/2011/09/3d.html

One Day – 影像與文字之別

幾個星期前有一套浪漫愛情片 One Day上映,我抱著很大的期望去看,因為我覺得它的原著小說很好看。

結果,卻令我大失所望。

One Day 的小說是一對男女成長的故事,一對在大學畢業前認識的男女,畢業後他們是保持密友關係,而他們的關係是靠寫信來維繫的。小說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一封又一封曖昧的信,它們可說是這個故事的精髓。

此外,小說細膩地描繪了男女主角成長中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是他們心態和際遇的變化如何影響他們,而他們的感受是很實在的,你會覺得與自己須相似。例如女主角剛畢業時下定決心要做些東西去改變世界,她去了倫敦,但很快她就向了現實低頭,她說倫敦把她吞噬了。

而電影版本卻不能令我感動。

電影中的男女主角沒有寫信。他們是打電話的。是時代淘汰了這個故事嗎?我個人覺得信是這個故事最重要的元素。也許寫信這個情節太難拍吧!但以電話取代信件,整個感覺都不同了,少了份味道,少了份含蓄,少了份感情。畢竟打個電話比一筆一劃地寫信的差別太大了。而且,看這套戲,只覺得它要忙著地交代很多的事,而沒有描寫很多男女主角心中的感情及想法。

要把小說改成電影是件不容易的事,文字及影像是兩樣很不同的媒介。影像有聲有畫有顏色,引人入勝,但當眼前充斥著那麼多東西時,留白的空間不多,我們可以思考的事不多。我還是偏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