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RINGO」

I believe in Philosophy.

校史片段

傳統,是可以相對於現在的概念,傳統在時間線中不斷變化,有些消去了,有些繼續存在和變化,成為了新的傳統,然後繼續轉變,即傳承也。

在我中一的時侯,學校的傳統是男生為社長,然後副社長由女生擔任,中一那一年的運動會,我知道了,紅社在創校的首數年奪取了全場總冠軍,接著由黃社持續五至六年取去冠軍,那個時侯藍社總是第三,然後綠社是第四。待得我中五、六的時侯,形勢又好像改變了,現在藍社居首,無論是體育還是學術,現在,不知又是怎樣。(我當然希望藍社繼續是最強,我是藍社的,哈哈)

在學校裡,某些團體在我們的記憶裡,永遠是最優秀的,那就是辯論隊了。辯論隊的人數總是少之又少,然後他們都是經歷會考的大哥哥大姐姐,那個時代,非優秀難升中六,非英華不入辯論,小時侯,我們在一次早會裡,聽說他們嬴了喇沙的辯論隊(比數是3:0),那個時侯,我們都覺得他們很強(我們的思想很簡單:喇沙=名校,嬴了名校,哈哈,很威風!),然後到我們升上中六的時侯,我們維持了一個傳統,就是我們學校裡最強的學生都會進了辯論隊。

除卻辯論隊外,還有不少傳統,箭藝、柔道、欖球,三項鼎足而立,是我校最強的運動項目;舞蹈組的同學就算畢業後,他們的與母校的關系也很緊密;即便是其他沒有參加活動的同學,每數年一度的學校開放日,都帶給了我們一些很特別的經歷。

然後在畢業的那一年,學校開始了有班際、社際的辯論比賽,通過高年級與低年級的交流,同年級的競技,在我看來,我們由陌生變為了認識,某些班別好像較以往更凝聚,師兄或師姐留在學弟學妹的班房,留到五六時才離開,然後比賽時侯可能只有三兩分鐘,但屏息以待的靜侯,文辭的交戰,兩班的攻防,這些在我以往的經歷和記憶裡都是未曾有過,我不知道這樣的傳統能否繼續,但願下一輩的班際辯論比賽也能繼續。

傳統使我們明白我是誰/我們是誰,我們相同的經歷,構成了你與我的身份,在我們的時代,林欣婷師姐、輝豪師兄是我們年輕時的偶像,我們都想像他們一樣聰明和陽光,然後這一年來,你們的文集也很好,好得令畢了業的同學也感動,中文學會和參加了文集訪問的同學,辛苦你們了,你們的文集真的很優秀!也許,你們又成為了下一代羅桂祥人的偶像。

2012年,我畢業了,母校的傳統,有些繼續了,又有些改變,辯論隊的改變或是天水一方或許是一個新的傳統。

2014年,將會是羅桂祥中學的第二十年,你,對於學校的認識有多少?羅桂祥於你,又是什麼?

 

佇候玉音

  還記得中一那一年,藍社的副社長在社員大會上彈奏了一首二十世紀少年。現在想起來,那時侯的師兄師姐,在我們師弟妹的心目中是很帥氣的(笑),然後轉眼,便是他們畢業,然後現在,我原來已畢業了一年。

  若果說,每個人的經歷也不一樣,是千變萬化的,但我相信,還有一個經歷是相同的,那就是放榜。

  如果真的要說放榜前的一個晚上有什麼感覺,大概真的如歌詞一般:

   「如果 明天前殞石降臨 明知 逃不掉 注定喪生 世界破陷 天空灰暗 我最期望誰來慰問」

  現在回想那一天,無論是會考或高考,早上回到班房,然後大家屏息以待,從班主任手中接過了成績表,然後是前路便由此而分,那個時侯,是無奈,是焦慮。 

 但請不要給這樣的感覺所迷惑,放榜僅是遙遙人生的一個轉捩點,河水沒有分水嶺,水亦不能匯於大海。準備不同情況下的應變,這是能做的,懷著堅持,最終你會得到你想要的。(筆者有同學於數年前失意於公開考試,現在參加澳洲的工作假期,海闊天空,浪蕩澳洲,令人心往神馳。)

 曾經,聽過老師們說,在創校的頭數年,有一位患有俗稱「玻璃骨」(即身體遠較他人脆弱,不能受到任何碰撞)的師姐,即是身體較別人差,但仍堅持每天上學,那時侯聽到這位師姐的往事,經常感慨自己身體健全卻常常怨天尤人,也許是真的不該,她的故事,提醒了我們應該把持自己擁有的,放榜後可能會有剎那間的迷途,但請緊記,你所具有的,以較他人所擁有的多,留得青山在,那怕無柴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過去了的人和事,都能成為你將來之師,沒有過失,將不能從中學習,無論成功與否,你的選擇如何,請緊記,只要堅持,路一直都在,筆者在此,不管時光荏苒,在此佇候諸君玉音。

  南中國海的一隅,這裡,是繁花正茂,綠草茵茵,是孤苦無依,顛沛流離,人情世界於此,只有理於上,而物沉於下,從接通外界的一點下來,先是被一種宏大而攝,然後遂知這裡的大,不是客觀世界的大,而是意識的大,如汪洋,如大漠,物件因事而依有情,於此門進,眼見女神像佇立於大學之門戶,能思的是自由之無價,思想的自由,於此激蕩,然後匯聚,突然又退藏入密,有如風聲擊竹,餘韻消散不見。

 這裡,有的是治學先賢的努力,有的是基督為人的精神,從山腳處從容而進,看見的是崇基學院的對聯「崇高唯博愛本天地立心無間東西溝通學術,基礎在育才當海山勝境有懷胞與陶鑄人羣」,踏著哲徑,深思此義理之何在,然後抬頭仰望,是無邊的天際,此刻,哲徑像是一條通道,通往的,是所羅門的智慧,那深邃的國度。向前箭步而行,是未圓湖,是獅子亭,於此,繁花盛放,圓湖倒影,春夏秋冬之間,彈指須彌一剎,文人墨客在此放弦高歌,在此思辯虛空,然後花又自落去,此地遂又過一甲子。

  再緩步而上,經池旁路、華蓮、明華堂,再望回進來之處,遠望,是鞍山朦朧於雲中,身處此山而望他山,身處此地而思香城,大學之與城市,確是需互相遠離,然後身心俱得放下,埋首於山林之中,天地遂與之為一,此才得以明心,隱隱與古人求學之路相類近。再隨山路而行,繞過工程大樓,重返教堂,借道之上小橋流水,行行重行行,一步一步的,便到達大學本部範圍,此處花間與大樓相接近,然後又有一空中花園,花草與學人,相伴而又相似,即一如龔自珍所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代又一代的作育英才,使學子如淋春風。

  走過醫學樓,刻然看見那校徵中的南方之鳥與圖書館門前的烽火台相呼應,史說:「鳳凰來朝,天下明德」,一代又一代的學子,在此苦思、苦學,錯敗使我們學習,然後重燃那對大學問的追求,如南方之鳥,鳳凰之心,日夕求問,終身不悔,此可謂之「大學生」。

 最後,踏上了新亞書院的天人合一亭,遙想錢穆於國難時寫下國史大綱一書;牟宗三、徐復觀於此重建新儒家文化,種種悲苦別離、因緣和合,如今俱化作春風,滋長一代又一代的學人。

  這裡,是我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註:可一覽此片段=> 博群花節。)

 

日本文化淺談(II)

 

上回說到一些關於日本民族的特質和傳統,今天想說的是日本的社會。

  我們從小對日本的理解便是高科技之國,由雪櫃至空調,一家大大小小的電子儀器終離不開日本製造,彷彿日本是一個超越我們科技水平超遠的國家,我們從動畫片中了解日本,知道那裡有叮噹、有高達,總總的設計總是天馬行空,然後隨著年代推移,又聽到了什麼子彈火車、人工智能,這種種理解,不像是描寫一個來自未來的國家嗎?這是日本,但又不是日本的全部,其實以往也有「日本風情畫」這類型的節目,介紹了日本的社會結構和傳統,種種不同的風貌連結起來,才有一個趣味盎然的日本。

  這個似是來自未來的國家,其實也面對著很多先進國家所遇到的問題,例如戰後,人均壽命不斷延長,然而出生率卻不斷下降,於是每一個年輕人所需要負擔的年老人口便相應增加,與此同時,由於城市的發展,農村的年輕人搬到城市居住,很多大家庭(例如祖孫三代居住的家庭)變為為數極多的小家庭(只有父母及子女或只有夫婦二人),這種種情況,於十數年前的日本便已顯現,而香港、南韓等地卻是早些年前再發現人口老化問題愈加嚴重,於筆者看來,日本的高度現代化,為日本帶來好處的同時,亦為日本優先帶來了先進國家必然而對的問題。

  很多流行的詞語,如「敗犬」、「草食男」、「阿宅」也經傳媒流通東亞各地,而這些詞語的背後,實為日本的社會不斷改變,所帶來的問題。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他們已不同他們的上一代,以門當戶對的方式嫁娶(很多人以為日本不會有這個情況,其實十數年前,日本的婚嫁均掌握在父母手中,婚姻可謂由家庭主導,日本在此,可說傳統得過份),於是對另一半的要求亦隨日提升。

  然而日本的經濟狀況是,即使失業率低,然而工人的工資水平一直維持低水平,於是一般工作人口,特別是男性需要長時間工作而賺取收入,很多新婚夫婦由於相處時間極少,於是離婚的情況亦時有發生,電影「成田離婚」便是講述日本新生代離婚的故事。而媒體又將此類婚姻=不幸福的論調不斷誇大,此則解釋了日本女性遲婚,或遲遲不願意交往之原因。

 同時,日本的年輕男性,當然普遍也在傳統日本社會下生活(即讀好書、入好大學、有好工作),但只有為數極少的人口能夠如此平步青雲,為數極多的另一部份,則在中低階層不斷奮鬥,不停工作卻換不到向上流動的機會,於是,新生代也多有以奇怪生活、創作,對抗傳統日本社會的期待。

  在筆者看來,日本所顯示的社會問題,大多將會是數十年後亞洲先進國家所面對的,原因是日本的傳統一直被堅持,於是成為了儒家的理想世界(儒家教育強調的種種德行,不在中國發展,卻在日本社會中發展及普及)然而這種普及,在面對現實的經濟社會,卻會導致某些問題的出現,進一步理解日本社會,或對預防某些社會問題,能夠帶來一點啟發。

日本文化淺談(I)

信長之野望、三國無雙、FUJISTU、MONTBELL、SONY、松下、樂聲,很多的人,至少我,每天都脫離不了日本。

日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其實日本是太平洋的島國之一,它是位於破壞性板塊邊界的火山島,長年累月下形成四大部份,即北海道(北端)、本島(中部)、九州(南部)及四國(西部),我們說日本,除了想及他們對生活都有很細緻的態度外,很容易會聯想起地震、海嘯,的確,日本是遭遇亞洲地區地震及海嘯數量最多至地方之一。每天生活在自然災害下的民族,由古至今,漸漸發展出一套獨有的人生觀、社會觀,我們或可稱之為「大和文化」,而這種文化的核心,以日本的俳句(日本文學的一種文體)作解,即「櫻花是花,人是武士,色空俱寂,人是無常」可解,對日本人來說,生命脆弱得如櫻花般,然而即便如此,櫻花落下一刻亦曾閃爍,是故生命、自然,均為日本人所愛護(君不見動畫鬼太郎、千與千尋、夏目友人帳均描寫了人與自然,人與物之間的交流往還,而自然在日人眼中,均具靈性(日本宗教神道教的主張)故珍視生命的一剎,可為古至今日本之核心矣。

而大和民族和其他種族一樣,有他們遠古的傳說,如《古事記》一書記有天照大神、须佐之男,他們是日本人的先祖,而由他們開始,始有天皇的出現,天皇是一脈相承的,古往今來,天皇也是同一家,故日本皇室有所謂「萬世一系」之稱。原始的日本人,他們也會使用鐵器及耕作,這個時代被稱為繩文時代,而這些日本原住民其實只佔了日本人很少的一部份,事實上,現代的日本人,他們的血統大多為中日韓三個種族的混和,儘管如此,「大和文化」還是包括了所有不同種族的日本人。(相同血緣、姓氏、文化構成了他們的身份認同)

然後在中國的史書《三國志》中,我們能看見部份古日本與中國(當時魏國)接觸的記錄,當時的日本國,大概是被稱作邪馬台國。然後至唐代,日本與中國的交流日漸頻繁(因當時的海上商貿增加),而日本的皇室希望以較優秀的文化區分皇室與平民之間的分別,於是當時日本便有大量的遣唐使來華學習,當中的王子學習唐代的《唐六典》中的三省六部制,改革了日本體系,然後是日本的以中國草書的偏旁成為了日本的文字,而日本的文學在這時大盛,當時已有《源氏物語》、《竹取物語》等小說的出現。可以說,早期的日本而有很強烈的學習風氣,這種學習風氣是基於對改善文化的需要而來。

再轉數百年,明代萬曆年間,日本政制的二元對立已十分明確,形成了天皇(作為統一象徵)、幕府將軍(權力、軍權持有者),當時為日本的戰國時代,戰國一統後,由當時的關白大名,秀吉主導下,發動了第一次侵略中國的戰爭,戰爭以失敗告終,有德川氏奪去秀吉之權,成為新一代的幕府將軍。然後,日本同樣經歷了列強的強行入港,於18世紀未,有所謂黑船佩里事件,迫使當時的日本國開放港口,然而此事件發生後,日本並無拒絕向外國交流,反而多加習外國之堅,如明治時期,明治天皇下令從未飲用牛奶的日本人要開始飲用牛奶,令日本人的身體質素得以提升。列強的奇技確實有用時,他們盡量的去翻譯西方書本,這種能夠急速適應的特點,或許只有日本如此,而這個特點,與中國相比較下便更加明顯(特別是明末清初之際),或許只是因為島國經常受天災影響,故有需要盡快找尋更好的生活方式所致。

而回到戰後的日本,當百廢代興之際,美國不斷扶持日本,希望以經濟操縱日本,令日本成為遠東的一個戰略基地,故美國不斷將日圓推高,然而於90年代泡沫爆破,經濟的不景,失業率加劇,往後十年,被稱作「迷失十年」,年青人失業,社會對年青人的期望過高,現實卻殘酷,故新生代日本有各種地下文化,或許是對主流家長式期望與現實為會不相符的一種反抗。(地下樂隊將追求音樂(不為家長所忍受)的理想放在地下,因他們認為公開演出,並不會得到社會大部份其他人的認同;而宅男問題,則是不能符合社會期望,故情願放逐自我的族群)

在我看來,日本的民族是深刻的,說深刻,是指他們對生命看得比所有深刻,這或許是從武士道或俳句中所得的印象。說文化難以入手,是故僅能從地理及歷史切入,而日本文化所包括亦眾多,故亦留後再談,還望讀者見諒。

雜筆

論文完成,享受假期故有此篇。

想寫一點學術的東西,但怕眼前的你/妳正在休息,眼睛已抵受不住嚴謹。想寫一點其他的東西,但卻發現其他的東西好像脫離不了學術,哈哈,還是說吧,今次說的是,不學術的學術。

目光如炬的你/妳或許看出我以上的說話是矛盾的,但其實你/妳經常遇上這種語句,例如我肥了又瘦了,你高了又矮了,這是在說什麼的話?是矛盾了嗎?但其實又沒有矛盾。

所謂的矛盾,語出於眾所周知的故事,即最強的盾能抵擋最強的矛嗎?這是你/妳都知道的故事,但我像你/妳這麼大的時侯,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矛盾。

這個學期學了一些關係邏輯的學問,但覺你/妳的數學很差也能夠明白,而這些學問大概學習了後便退藏入密,成為了你/妳平常思路下的伏筆。若果你/妳不想你/妳固有的學問思想受到影響,看到這處請停止,若你/妳閒來無事,自信意志堅定,便繼續下去吧,我亦想寫一點東西,看完以後,你/妳能有所意會。

我們常常說/想著別人的說話「不合邏輯」、「矛盾」,當別人劈頭下來便是這一句的時侯,我又好像無容辯駁說不出自己不是「不合邏輯」「矛盾」,那麼什麼才是「合邏輯」「無矛盾」?

先從簡單的推論去說。語言要一層一層連綿不絕,這是古希臘的雄辯學,氣勢磅礡。我們常見的推論方式,其實是一種三段的論述方式,先提出大前題,然後小前題,最後則為結論。舉例如我們設定大前題為「像韓國人的都是美男子」,小前題為「某老師很像韓國人」,那麼我們的結論便是「某老師是美男子」。於是舉凡立論,必先設定一大前題,這種大前題是概述的,描寫特徵的,以地理而言,如「位於板塊邊界的地區容易受地震影響」,這是大前題,然後「香港遠離板塊邊界」是小前題,於是結論是什麼呢?我不說了,你/妳也應該會明白。

然後去說一些關於「矛盾」的概念。從數字去表達,1+1=2,這是正確的,但1+1=4,這為什麼是錯誤?這又是矛盾嗎?不是?哈哈,其實我亦不知道。(你/妳也可以去查一查)

今天只想說語言文字上的矛盾。「矛盾,是不能同真,不能同假,而且互相窮盡、排斥。」例如,今天是星期天又不是星期天。這是確實的矛盾,「今天」這個時間,只能是唯一的。例如今天果真是星期天,但若說:「今天是星期天,又不是星期天」,這樣,語句中的星期天「又是而又不是」,當同真的時侯,「星期天是星期天又不是星期天」;若同假的時侯,「不是星期天的星期天又是星期天」,這樣就是矛盾。

語意,是語文的意思,流暢的語句,沒有一點矛盾,(除了佛教一些語言,要人當頭棒喝),我們的語意,是A即A,B即B,不能夠A是B,A又不是B,你/妳可能說這些學問離我太遠,但這些確實是需要留意,盡量避免犯錯。

緊記以上的概念試試這些語句有沒有矛盾:

1.小明是小明又不是小明

2.我說的話沒有不對的

3.甲說:今天是星期天;乙說:今天是星期一

筆者的提示是,同一句言語中,若出現語意的自我攻擊,即互相否定,即成矛盾,但說話若一分為二,若甲乙的對話無自我否定,這只是觀點上的衝突而非矛盾。

 

自拍故我在?

假期有空,深感科技發展與自我樣相有一定關系,故有此篇。

智能手機充斥市面,大多具備拍照功能,然後左拍右指再自拍,從各種特效,色差下,人看來比本來的自己好看。於是,拍每一張照片,再去看看自己,念著的是,為什麼我愈看愈是不同……

神話中有一美男子Narcissus,唇紅齒白配上一張俏臉,連女子亦不及他的美貌。儘擁有如此美麗的外表,他卻不曾看見,因為在他的世界,根本沒有鏡子,故他的美,他只能從旁人的對話中得知。年復年,一次路過湖邊,Narcissus停下來,目不轉睛的看著湖邊的倒影,他從來沒有看過如此美麗的景象,他只想到湖中的倒影是湖中的仙子,卻不知倒影是自己,為美態感動的一刻,一滴眼淚滑過臉龐,滴下湖中,激起漣漪,美男子的倒影化掉了。少頃,Narcissus縱身投入湖中,為的是尋找那美麗的表象,結果故然失敗,他亦於湖中死去,然後那湖,生長了幽幽的水仙。從此以後,水仙垂頭,顧態自憐,這是水仙花NARCISSUS一字的來源。

Narcissus之美故然只是一個故事,但人很多時侯,何嘗不是不能觀照自己?受時間所限,我們能感受的我,通常是鏡中的我,別人口中的我,往往不能從心中找出真我。

從自拍中,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相貌儲存,不同角度的相片顯示出來,美麗的相片可能成為了Facebook的頭像,較差的則送到資源回收,仿佛那張照片映出來的,並非自己。那麼,誰才是自我?是那張以直角由右眼上方拍下來的是我?還是由左耳水平的拍出來的是我?

我們都迷失了自我,愈是執意去尋找自我,那個「我」便成為了被投影的對象,由「主體」成為了「客體」退藏入密。

留著倩影,用作他日留念,發現那些年的自己原來是這樣,故然有些功用。然而,為了討好別人,在別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這看起上來卻又不必。前些年,便有所謂的自拍十式用作揶揄經常自拍的人,但十式用完了,我能找到自己或是令自己快樂一點嗎?

人在生活之中,往往隨著大眾而行,自我的特點被迫削平而配合整個社會,於是自我的感覺愈來愈模糊,「我」很痛苦;「我」很寂寞,究其原因,是「我」失去了自我。我們的自我,按佛家語即為「本來面目」,我們的本來面目受環境影響,日漸模糊,那麼如何找回「本來面目」?

不要從別人處找,不要從外物處找,我,便是「自我」。從外貌至內心,各樣的性格、生活,都由我主宰。註1

有了這種心情,然後自拍,這樣,應該才可以說是「自拍故我在」

註1.對如何把握自我,實為哲學心性論所必然談及,在中國,論語起首,有所謂「人不知不慍,不亦君子乎。」此句即指縱然別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亦能很快樂,不就是一個有賢能的人嗎?至南宋有陸九淵言「人心本無事,無事被事物牽張去」即人的心本是很純粹存在,沒有煩惱,然後他再指「雖得剝落,剝落得一翻得一翻清明」,即將煩惱除去,使能取得原來的自我。

由東漢宦官到林瑞麟

讀史深感古今相連之處甚多,故有此篇。

一朝代之興衰實有關於一政府體制之建全,人口戶籍的整理,經濟理財上的調整,而此中尢以其核心即孟子言:「民為貴,君為輕。」為重。近期政客所指政治倫理者,即以民為貴的價值之一,其語出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即「信念倫理」與「責任倫理」,前者以道德作為決策所考慮,循规蹈矩;後者則以後果作為決策考慮,宏觀於政。-(註1)

而東漢至和帝起,君主皆以幼齡即位,然後主少國疑,必有外戚代政。及君主成人則聯合宦官重奪政權。是故,宦官每每於助君奪權後,挾天子之權而恣虐天下。這種情況橫跨了和、安、順、桓、靈、少六帝,靈帝時更有言宦官「張讓是我父、趙忠是我母」,君主不以道德或責任作決策,政事盡委宦官,可謂東漢史上的一次擾亂政治倫常。

史家王壽南指:「宦官生理上的缺陷,使他們令政府的統治大多落入陰暗面」宦官不為政治上的正統承繼人,又未有子嗣承其故業,故其行事必損人以利己,從有限的人生中得到最大的享受,如桓帝一朝,有宦官侯覽佔民田萬頃,其餘宦官權重,必有地方豪強歸附之,使斯時土地兼併嚴重,有謂「富者連千阱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可見當時的房屋問題也同樣嚴重。

事隔千年,錢穆先生於國史大綱一書評東漢一朝,是「統一政府的墜落」。-(註2)此種「物先腐而後蟲生」的教訓,想不到今天的政府又再重蹈覆轍。

數星期前,林瑞麟又升官了,此人其初在港擔任政治助理(AO),然後平步清雲,官拜現在的政務司長,社會公眾對其評價如何,各位應該都有所了解。筆者對此人的感覺,在於前些日子他強推遞補機制,明知為惡仍為之,實有古宦官以權為私之貌。然後再於本月,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發現林瑞麟的支持度評分為38.5分,是有史以來所有支持度評分的最低的政務司長。-(註3)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民望愈低的人,其官職卻愈高?這正是統一政府墜落所致的後果也。

數日前,有議員道出了本港的高官是「政治亂倫」,原來這確是事實。因我們的政府確實無人有所謂「信念倫理」去行社會的福利政策或「責任倫理」即高官問責,做錯理當辭職。

當政府不為人民所選,其選票來源源於本朝的北京政府;當政府說市民的民望於我如浮雲,卻不去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當政府視他市民住屋問題為常態,卻不敢正視迫切問題……這樣的政府,還是我們的政府嗎?

由此下去,林公公掌權了,只怕東漢歷史又會再重演了。

註1.作者:陳雲<講儀態不講倫理的當今政治>,見<<明報>>2011年10月16日;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9817.html

註2.作者:錢穆<<國史大綱>>(台灣:商務印書局,1996年),頁154-159。

註3.<林瑞麟成民望最低政務司長>,見<<明報>>,2010年10月1日;http://news.sina.com.hk/news/1509/3/1/2451324/1.html

文科的餘暉

筆者的同學在上一次大學週會分組討論中被七位分別商學院的同學所詰難,席間沸沸揚揚,頗有南宋鵝湖之會之風,故特意作此篇,論述當下社會之學風及討論人文科學應否「摺埋」。

在朋友的口中聽到當日席間的商科的學生指現在的經濟是知識型,實非古老而感性的學科能主導,並提到在「近年新高中的推行下,我們不難察覺部份關於新學制的新聞,都是中國歷史科及中國文學科等傳統文科修讀人數下降,其實也反映了這些學科的價值並非陳義便能置於高地。」

朋友是一臉的苦笑,然後再以理說之,但最後為了和諧討論,逐不得不受「目不識丁之途橫加彈射」,然後得出的結論是,「各種學科都有其價值,然後現代的價值確實偏向商業及實用方面……」

此結論雖以數十分鐘得出,其推論並不嚴謹,但反映的卻是鐵錚錚的事實,這種重商輕文的風氣在近十年之間,由課堂至工作場所,由工作場所至整個社會的氛圍,裡裡外外影響著此十年的學風也。究其原因,實亦經濟轉型所致。當社會上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商學士,他們讀的是商業,商業即資本主義下,一切金錢之來源,有商業才有經濟繁榮,有金錢才有物質生活,這也難怪芸芸學子苦讀十數年,只為求得利祿之學位。而畢業後,他們確能以其手上之學位,去求取各種形式生活,於是循環影響下,各大學的工商管理學士愈開愈多,然後連各專上學院如恆生商學書院也要推出工商管理學士,於是社會莫不以商學士為貴。

筆者對於商學士並無輕視之意,是故筆者亦無意用老子所云:「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的論調去調侃未來社會的棟樑,而入得商科士門者亦多才華橫逸之士,故今人雖以商學士為貴,但此論亦確有其根據。

然而,這又是否代表中學時代的學生必當以商為用,然後便不去讀人文學科呢?筆者少時亦曾讀商業,但兼讀中史下,兩者相較之,可以說前者對我的影響可以估量,後者則不可也;前者是近代人成功的科學,後者則是歷代人成功的故事。歷代人的故事,聽得多了,名人成功之道,可學也;商人食貨千金之路,亦可走也,可以說,歷史可以兼商業,但商業則不能兼歷史也。

再者,商業等科,實可在大學才選修之,這樣又何必急於一時?將自己的興趣忽視之?其實文史亦趣味央然,而其中各時代之關系,本亦一切思維的根本也,若能就其中細節一一釐清,亦為思維之訓練也。此中訓練,在長久而不在一時三刻之間,人的一生亦如是,若得明此,則知文科實為其餘學科的根源也,更在能教人明德格物,安身立命。

修讀文科,確實是在與日月爭暉,爭那一點點的餘暉,當社會不要人文精神的同時,仍能把握堅持者,實有「雖千萬人而吾往矣」之心。有此心的同學,修讀中史吧!修讀了中國歷史,我們的確是有一條艱苦的路,我們遊文於六經之中,還雖得歷記朝代之興亡得失,再就其中相似處屢以心省之,不可有一絲清虛,然後行文流水,吞吐天地,當中只有我們能獨任,奈天下何?

生命是無法承受的輕(下)

上文談到,現代人的生活逐漸富裕,生活質素提高的同時,人的生命好像一天較一天輕,生命的輕在於一切來去容易,然後在整個社會的大氛圍下,面對如此困境,人又如何是好。

筆者年當十九,不如孔子那般三十而立,對世情的了解亦只是四竅只通其三,更無什麼宗教信仰,但總相信取法於先賢,必無大過焉,再者其實在我們身邊的種種人和事,亦可為我們生命的指路明燈,使我們能夠珍視現在,重視我們的生活。

其實作為人者,實得把握我為一獨立的個體,既存在於天地之間,能夠目見耳聞各種事物,實為一種莫大的福氣,把握此點,則知我們的生命的重量根本是無法估量。西哲說:「生命在於運動」。我們需知道我們的思潮、行為實則為一動態的活動體,我們面對事物,可以或感動或感慨,此等各種思想,就目前所認識,僅由我們人類如是,我們有了感覺,然後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而此種先知而後覺,使我們超然於萬物之中,逐為萬物之靈,既作為萬物之靈,是否應質問自己為何僅向消極處走,如同草木之枯死,而不懂把握自我的不同?佛家亦云:「一念生,一念斷,念念相續」。僅有人類的思念不停,即使睡著,我們亦是先有睡著這念頭,然後才去睡,在夢中或許有數千個轉念,故人之所以存在,實不需以他法證明,只要簡單地把握我為一個人,這就是對生命,即個體生命最大的尊重。

然後是作為人者,亦需有一番理想,各位或許也寫過「我的志願」,而且志願也許被迫寫過了很多次。但志願是否寫完了就算,在默寫過後不經一翻努力便能達成?人世間有很多不同的理想,有人想當富翁,亦有人想愛情得意,只要有理想,然後努力的去接近,重要的在於過程,而非結果。然而,現在有些人,心裡好像什麼也明白,對於目標或努力之類積極的念頭,均當作是口號,而不用心去了解,從未想過要努力,試問這樣的一個人,又如何去體會生活?當盡過了力氣,然後才不行,相比沒有盡過力氣,然後想一步登天,其差別徑渭分明。

近代的大儒牟宗三先生曾說讀哲學的人雖得有三種特質,我想這三種特質其實亦可作為重視人生的人所具有的,所追求的目標。

其一在於「漢子氣」。這種漢子氣是建基於個人的,內心成熟的表現。擁有漢子氣的人,不會事事斤斤計較,不會因為別人的忽視而陷入一困苦的境地,即如<<論語>>中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擁有這種氣質的人,堅強而且不朽,他們是接受困苦而非承受困苦。而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進,此種人,早是主觀的存在,他們的人生踏實又充實,是故生命在努力下奮勇獲得圓滿,可謂真漢子也。

其二則為「逸氣」。這種氣質,是優雅而美妙的,是由心而發,由其本心所流露的善良。孟子說人是性本善的,這種善是人皆有之,不受任何外物所左右,若人能夠把握此點,即其行為由心而發,總是向著善良的一面發揮,則最終能達至儒家思想所追求的「大丈夫」。即「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有人或去會問,為何人生須得向善良的一面前進,而非負面。我的解答便是從往至今,人類的行為一旦走向消極,其結果只能流向沒有意義而且死寂,這種死寂對於人世沒有任何的意思;但當人能夠向善,即推己及人,則個體的善良表露無遺,美妙而圓滿。

第三則在於「陌生感」。人每天遇上不同的事,若只能視之為當然,則人生的興味亦沒有來源。若能對身邊的事物有一點「陌生感」,然後懷疑下去,再問問題,作解答,則人生便能不斷的索問,由無知到有知,中間不斷解惑,破疑,這是自我滿足的過程,而興味便由此而生。再舉個例子,若是人能夠時時質疑,如質疑自己為何只能有現在的生活,而沒有更好的,從而了解自己的缺點,再去問如何能補正,如何能做好,則個體每天亦能不斷修正,最後達到自我的目標,實現自我。

吾生有崖,而知也無崖,即便如此,卻又如何?流星劃破長空,雖只得一剎,但也曾經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