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也好,學習也好,往往帶給人枯燥乏味,沉悶無趣的印象。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誠然,遊歷能夠讓人增廣見聞,擴闊眼界,開拓視野。然而,閱讀真的比親身體驗遜色許多嗎?轉念一想,假如沒有那些看似苦悶無趣的書藉奠下知識的基石,到處遊歷亦不一定有所裨益,結果也許只會處處碰壁,更顯得人見識淺薄,有如井底之蛙。而閱讀又到底是否真的如此刻板無聊呢?是否一定要親身經歷,才能收學習之效,才能刻骨銘心呢?其實並不盡然。
誠如俗語所言:「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能夠帶來知識,帶來靈感,同樣地能夠帶來——快樂。不同的人對快樂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和詮釋。有人認為,快樂是來自物質上的富裕;有人認為,快樂是來自情感上的滿足;有人認為,快樂是來自成功的喜悅。而我卻認為,快樂來自學習,來自閱讀。
萬世師表孔子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從書本中學習,得到的不止是知識,還有精神上的富足。從小到大,閱讀可謂我生命中很重要一部份,由小說、人物傳記甚至科普書籍,只要一書在手,整個世界就彷彿傾刻安靜下來。每次拿起一本書,總要刨根究底,細細地品味一番,坐在書桌前埋頭苦讀,閱畢才罷休。也許,這就是閱讀的魔力,讓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不同的書藉,往往為人帶來不同的功效,如中藥一般。枸杞能夠養肝明目,人參能夠養心安神,蟲草能夠調節免疫系統。書亦一般,五花八門,各有各好。但最後帶來的,往往是一些新的衝擊,新的觀點與角度。閱讀,就是一門這麼有趣的事情。
有人說,人生,猶如一部舞台劇,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而每一個故事僅僅是茫茫人海之中的其中之一。在數十年的人生旅途上,亦會遇上形形色色,大相逕同的人。有時人會對別人的故事感到好奇,躍躍欲試,也許別人亦然。可是,我們並不全是戲劇演員,能夠飾演不同的角色,體驗一段又一段起伏跌宕的人生。而閱讀,正正能夠實現這個願望。透過書籍,了解人生百態,走進別人的生命,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不一般的心路歷程。
生活中,總會遇上大大小小的疑難困惑,而一些工具書和科普書藉正是一個活學活用的機會,甚至可以成為救命靈藥。小至一粒沙子的成分構成,大至宇宙萬物的結構和歷史,通通都能夠從前人的知識中找到答案。其實,不論是天文地理,只要是跟自身有密切關係的知識,多了解多學習,學會鑑古而知今,往往能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和趣味。
也許,說到這裡,有人會質疑,巿面上並非所有的書籍都值得去閱讀和學習。在現今思想開放的社會,某些書籍加入了不少色情或者暴力的情節吸引讀者的眼球,希望能在云云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枝獨秀。這些書籍的存在又真的對讀者有益處嗎?答案是肯定的。身為一個人,必須具備批判思考的能力,懂得明辨是非,作出適當的選擇。的確,不是所有的書籍都有益於人。但是,人正正要學會選擇才能在這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下生活。人生中,往往要作出不同的抉擇,學會選擇,對人百利而無一害。這些看似荼毒人心的書籍,正正是一本本反面教材,教導人,該如何為自己的人生作出選擇。
閱讀,並不是囫圇吞棗,並不是看過就足夠,而是需要去細味和感受的。透過閱讀,能夠汲取知識作為養份,讓人生走得更高更遠,能夠教會我們,如何作出適當的選擇,學會鑑古知今。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一本本厚重的書籍承載着的,是每位作者對不同事物的啓發和見解,而每位讀者亦能從作者的基礎上加以詮釋,從而得到另一套個人哲學。也許閱讀有時是苦悶的,是了無生趣的,但是,透過閱讀能夠充實自己,學到更多不一樣的知識;透過閱讀能夠啓發人的思維,得到另一套思考人生的方法;透過閱讀能夠化身不一樣的人,享受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