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許多人都認為財富與社會地位成正比,財富越多,社會地位越高,其實並非如此。無可否認,很多有錢人都為人民、社會、國家作出貢獻,因而得到大眾認同,社會地位自然高。但其實這種社會地位並非只是靠着金錢而獲得的。
社會地位高的意思,應是受到社會中大部份人的尊重、認同及推崇的。社會中地位高的人,並不全是富豪。萬世師表孔子雖然家境清貧,但他為了救世而周遊天下,即使在途中受盡天下揶揄也沒有介懷。最終成創位了儒家思想,名流青史。德蘭修女沒有多少積蓄,但她非常同情弱勢社群所遭受的不公平對待,因而一生為他們奉獻,不問回報。她的善舉令她在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受世人敬仰。昂山素姬為緬甸的民主發展,用盡了畢生精力,並在1991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她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人民,放棄了自己的家庭,放棄了自己的自由,放棄了自己的人生,只希望能為被軍政府控制的緬甸帶來曙光。早前逝世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同樣受貧困之苦,他在目睹飢荒的慘狀後,不忍心看見人民受苦,於是便開始研究,雖然在途中遇到各種問題,但他沒有放棄,最終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解決了糧食問題。這四人的財富絕不多,可是都因在各方面的成就和貢獻得到世人的尊崇。由此可見,財富少並不代表社會地位就一定會低。
反之,世界上有很多富豪都為富不仁,官商勾結。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妄顧民生。民眾恨不得把他們除之而後快,試問人見人惡的人還有社會地位可言嗎?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奢侈無比,單是一餐晚飯便花費數十萬,其行為令人髮指。後來,他被揭發涉及多宗貪污案。利用職權的便利,私藏國家機密文件和收受賄款。他的財富不但沒有為他帶來高社會地位,還令他身敗名裂,被人民唾棄,更何談社會地位。
另外,即使一個人同時擁有大量的財富和高社會地位,也不代表雙方是成正比的。李嘉誠曾成為亞洲首富及連續多年均蟬聯香港首富的寶座,而且他在香港擁有的高地位也無庸置疑,但他的地立真的是只靠財富而得到的嗎?李嘉誠於1980年開始投身公益事業,李嘉誠基金會成立至今,對教育、醫療、文化及公益事業的捐款已超過270億港元。他雖然富可敵國,但他沒有因而驕傲自滿,看不起他人。反而繼續致力於舉辦慈善活動,捐款,有時甚至親自到場參與,只為令貧窮人士獲得安穩的生活。這樣熱心助人的人,又怎會不受人認同和愛戴呢?即使他擁有很多財富,但如果他不作任何捐助,不成立慈善機構,甚至貪贓枉法,他還會有如今的地位嗎?由此可見,財富狀況和社會地位之間其實並不存在必然關係。
總括而言,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擁有的地位與他們擁有的財富並沒有必然關係。只要盡自己的一分力,對人民,對社會,對世界作出貢獻,你總會得到你應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