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基地(之二)我們的球場(駐站作家)

我的小學時代是在公共屋邨度過,我算是比較幸運,家裡的人數不多,分配的單位比較大,活動空間亦相對較多。不過有些同學在遷入屋邨後,弟妹陸續出生,一家六七口,家的面積比我們一家四口還少,幸運的可以遷到別的屋邨較大的單位,否則就要一家人擠在狹小的單位內。或許由於室內空間較少,相對來說,這些屋邨的公共空間會較大,以彌補這個缺憾,而我住的屋邨的公共空間更是大得驚人,不少地方成為了我們的另類秘密基地。

部分同學喜歡到圖書館、公園流連,不過有時候不想走遠,就會到升降機大堂、後樓梯口玩耍。跟現在的樓宇設計不大相同,那時候的公共空間出奇地大,不少成年人會貪那兒空氣流通,在那兒搓麻雀,而我們則喜歡在大堂踢足球,二對二,由於其中一面牆是鐵門,又有天花,我們只能短傳,也不能太過用力,以免打得鐵門作響,引來街坊投訴。當然,有街坊出入的時候,還得暫時休戰。我有一次去探同學,還看見幾戶的小朋友把家中的桌子、雜物搬到後樓梯口砌成乒乓球桌,切磋球技,看著七八名小朋友在輪候,有講有笑,如今回想,忽然有種莫名的感動。當然,為免被父母責罵,大家都會打開大門,長有「順風耳」的探子一旦聽到電話聲響,就會叫大家回去聽電話。

後來,大堂有了不同的告示,而且我們也不滿足這只有少許陽光的空間,於是跑到屋邨的不同空地上玩耍。我們一班小五小六同學的秘密基地就是這樣子開始了,說是秘密基地是美化了,那只不過是一塊空地,除了面積大之外,就沒有甚麼。那是位於我們小學旁邊的空地。兩面是花槽,兩面是斜坡,其中一面斜坡有一道樓梯可以通往停車場。停車場本身有其他出入口,而且白天很少車輛停泊,基本上不會有人經過,於是我們開始在那兒玩耍。我們最常玩的就是踢足球,七八位同學分成兩隊。同學也各自發明不同的絕技,譬如有人會在斜坡上把球拋下來,另一人接應射球,又有同學……

升中後,跟同學甚少聯絡,而我也不滿足這些地方,到了附近正規的球場,而那些曾經出現過的片段和地方,漸漸成為「秘密基地」,偶爾拿來回憶。前幾年回到屋邨另一間小學講座時,路過那片空地,方發現那裡的空間實際上很小,不用一秒跑完的地方小時候竟然覺得很大,實在是很奇妙的事。

在多此一舉的路途上(駐站作家)

這個農曆新年,最轟動的兩宗新聞,當然是武漢肺炎,以及籃球巨星高比拜仁離世,兩件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反,但於我而言,又隱隱約約帶出相同的道理。在大眾未正視武漢肺炎前,我已經感到這是一次「大陣仗」,出入必帶兩個口罩,一個戴著,一個備用,同時遠離人多擠逼的地方,朋友看見我,都問我帶著口罩是生病了,還是為了預防。我通常答後者,有時候忽然痰上頸,輕咳一下,就說有點感冒。他們聽完預防這答案,大多露出奇異的目光,覺得我把疫情看嚴重了。

後來一個不小心跟從武漢回來的朋友吃了午飯,還共「用」了一碟叉燒。當時還未察覺有什麼問題,不過到了翌日,國內疫情開始嚴重,真的假的資訊四處散播。我也開始了自我隔離在家的生活,在家終日帶著口罩,吃飯用公筷,免得過不離家。若要離家,也要盡快回去。後來朋友沒事,我也解禁。不過這已經是年初四的事,剛隔離完,又到大家因為疫情愈傳愈厲害,工作延期,約會取消,隔離彷彿繼續不斷延續下去。

當然有朋友說我無論起初戴口罩,後來自我隔離都做多了,但試問一句,如果我真的不幸感染了,誰替我照顧家人,又有誰會替我了卻心頭的牽掛呢?而我不幸感染,又沒有自我隔離,四處傳播病毒,到頭來大家染病,誰來替患病者完成心願。當然緣起緣滅,生死有命,人走茶涼,你的位置總有人填補。不過有時候,防範於未然,未必是驚弓之鳥,而是未雨綢繆,像高比拜仁遇難一事。

新聞報道說高比拜仁與妻子約定,不會乘搭同一班直昇機,理由是倘若一個遇難,另一個可以留下來照顧子女。這看似不設實際的行為,現在看來是一種先見之明。當然倘若沒有意外,到了他們白髮蒼蒼的時候,或許會笑說大家杞人憂天。但命運從來沒有如果,有些事今天不做,明天發生了就後悔莫及。隨手拈來一例,每次當電話壞了的時候,你總會後悔沒有做備份!在人生的路上,有很多事看似這麼多此一舉,這只是你幸運地避過了令這些多此一舉變得有用的機會吧!但願大家一直走在多此一舉的路途上。

節日倒數的傳統(駐站作家)

平生最怕麻煩事,對於「節日倒數」更是盡量避之則吉。記得有一次,幾位朋友在除夕夜,為了倒數,在街上流連了大半天,逛到累了,就在快餐廳吃薯條漢堡包,忽然聽得嘩聲四起,才發現所謂倒數已經在幾秒前過去。有人說餐廳內有時差,現在我們才正式開始倒數,此舉當然引得噓聲再起。不過話說回來,「時差」這說法,我並不覺得奇怪。

到底是誰發明倒數,已經很難去尋根究底。不過,我們這一兩代人,確實見證了一些無謂的倒數誕生,記得有一年平安夜在家趕稿的時候,電視傳來直播的聲音,「十……九……八……七……」,我大為震驚,主持人竟然帶領圍觀的市民倒數聖誕的來臨。聖誕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歡天喜地倒數就交給相關人士解答吧!不過我當時就開始懷疑,在未來的日子,中秋、重陽、盂蘭等節日是否也要倒數呢?有些事不能做得太多,做多了難免變得俗氣。

在眾多節日倒數中,我覺得最奇怪的還要算是農曆除夕夜的倒數。每逢到了兩種生肖交棒之日*,快要踏進十二時之際,電視上當然出現群眾倒數的畫面,十二時剛過,滿街盡是汽車的響號聲,有些地方甚至會聽到此起彼落的爆竹聲。確實迎接農曆新年需要點點兒興奮和刺激。不過,或許我不瞭解現在的術數機制、曆法計數,在我印象中,農曆兩天的交接不是在亥時、子時之間嗎?按曆法的換算,應該是晚上十一時。為什麼我們要在遲一個小時後,去倒數已經過去了「倒數」呢?或許可以推說是「時差」,又或許可以說是兩種文化交融的結果。類似的情況在其他國家也有,十二生肖加上該國傳統的曆法,成為了新的傳統。

我在倒數日也有自己的「傳統」,自大學最後一年除夕夜要在宿舍趕畢業論文開始,每逢交接當刻,總忍不住打開電腦,寫一小段小說。想來,我也不能免俗,只是換個形式而已。不過相對於在街上流連,能夠對著跳動的文字,我比較喜歡後者。今年,我也該在屏幕前度過,你又如何呢?

*有說兩年之交是在立春之日,但這是其他範疇的知識,就不在此探討

秘密基地(之一)(駐站作家)

小孩子愛玩,又愛躲藏,時常會自製「秘密基地」,把自己隱藏其中。最常做的當然是用床單圍著桌子,拿著各式玩具躲在其中,把桌下的空間據為己有。有時候甚至會把床下的東西翻出來,竄進去自得其樂,不過旁人看見翻出來的雜物,藏身之所早已暴露,要說秘密,實是自欺欺人。

小時候很喜歡去外公外婆的家小住,兩老疼愛固然是重點,能夠無拘束的玩耍才是最核心的真相。外公睡在廳上,本來有自己的床,不過我和弟弟去小住的話,他總會打開尼龍床讓我們輪流去睡。尼龍床是由尼龍和金屬組成,平時不使用的時候,摺疊起來就如一塊方包。到了晚上要睡的時候,就把它打開,成為一張床。這種隨時可以摺疊的床,實是當時空間窄小的恩物。不過,尼龍床也有其毛病,該說是設計上的缺陷,人睡在其上,床的中間就會下沉,人越重下沉得越厲害,睡得不得舒服,不過總比睡在地上好。

床打開了,當時不知道是什麼想法,竟然貪床下沒有雜物,不避骯髒,每晚都躲進去。不過尼龍床下的空間有限,竄進去後根本無法轉身,而且外公每逢見狀通常會立即睡上去,床身向下一沉,頓時把我壓住,秘密基地一擊即散,毫無掩護秘密的功能。雖然如此,但每晚仍然樂此不疲,現在回想過來,這種躲藏和被發現,實在是小時候其中一種樂趣。

後來長大了,竄不進去床下。又後來,自己的家有親戚來住,也睡了一段時間的尼龍床。當然我是睡在床上,而不是睡在床下。

天若有情天亦老(駐站作家)

在中國的詩詞裡有很多名誦千古的金句,其中一句相信不少人也聽過,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多麼美麗的一句詩,天如果有情,也會衰老,顯然是講有一份情讓天也感動得活起來,會像萬物般會老去。不過,在幾年前預備一個關於古今中外「銅像」故事時,方發現這句原初不是情詩的一部分,而是出自唐朝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其中一句,於題目裡,我們不難發現這首詩並非寫愛情,而是寫「仙人」的故事,當然這個仙人並不是真正的仙人,而是……

傳說漢武帝胸懷大志,除開闢疆土外,也追求長生不老,在長安城的宮殿建神明台,上面有用青銅鑄造的金銅仙人,用盤子盛接雲上的露水,再混和玉屑飲用,是正宗的「玉露」。漢武帝當然沒有長生,漢帝國也滅亡。到了魏朝,明帝派手下到長安把金銅仙人拆走,運回許都。在李賀的詩序裡,說明了寫這首詩的動機,就是寫運走金銅仙人時的情景。而全詩共十二句如下: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大意跟李賀序言一樣,魏官在運送金銅仙人的時候,一陣冷風吹過,射進金銅仙人的眼裡,禁不住思念起昔日漢朝的種種,流下眼淚。銅人固然不會流淚,天也不會老,這一切都是詩人的想象,當然也跟李賀身處的唐朝局勢、自身的經歷有關,多強大的帝國,多風光的貴族,都有沒落的一天。

如此一句談興衰的詩句,因為那份意境高超,成為了後來文人常引用的句子,歐陽修、元好問也把它填入詞中,說離情,說愁思。《蓼花州閑錄》曾記載,宋人石延年就配出了名誦千名的下聯:「月如無恨月長圓」。以自然之物「月」對「天」,以「無恨」對「有情」,意思是說如果月亮沒有憾恨的話,就會長久是圓的而沒有月缺的日子,引申的想法是世事難永遠圓滿,總有遺憾的日子。上聯先說出天有感情,下聯進一步以月的圓缺去做進一步駐腳,竟念新奇,成為跟李賀原著不相伯仲的創作。創作有時候是接力賽,薪火代代有相傳,佳作世世有續篇。你看到優秀的作品,又有否續篇的念頭呢?

畫眉深淺入時無(駐站作家)

我喜歡特別的作品,古典文學如此,現當代文學如此。所謂特別,有時候是喜歡它的轉彎抹角,有時候是喜歡它的意念新奇,有時候是喜歡它的境界深遠。

我在工作坊裡最喜歡跟同學分享其中的一首「轉彎抹角」詩,就是唐人朱慶餘的七言絕詩〈近試上張水部〉。「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語譯的意思大致是:「新娘在新婚翌日,等待天明時去大堂拜見公婆,精心打扮一番後,就問丈夫:『我的眉毛跟不跟得上潮流嗎?』」若你只看內容的話,定然會以為這是首「新婚詩」、「閨房詩」,不自覺會質疑我為什麼要在中學的課堂上推介這麼一首跟大家還有一段距離的詩呢?

不過敏銳的你,再讀讀題目和全詩吧,沒錯,你發現了吧,這首詩題目相當奇怪,怎麼一首寫新婚的詩,題目竟然是「快要考試,寫一首詩呈給張水部」。如果以我們日常的作文課角度去看,這個作品顯然是離了題。題目是「考試」,內容為什麼是「新婚」、「畫眉」呢?風馬牛不相及,真的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這個張水部不是別人,是當時十分有名的文人張藉,當時的科舉制度可以讓名人向主考官推薦考生,張藉正正有此能耐。朱慶餘這首詩,表面寫新娘的心情,實際上是寫考試前的患得患失,「畫眉深淺入時無」,換成作者的心情,就是探問我的詩文知識合否主考官的口味嗎?如此「轉彎抹角」,不一語道破底蘊,耐讀性高,也令人印象難忘。

同學,換了你是張藉的話,你會覺得這次的詢問怎樣呢?夠意思嗎?如果你是張藉,會怎樣回答朱慶餘呢?沒錯,張藉也寫了一首詩,叫〈酬朱慶餘〉,「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張藉非等閒文人,朱慶餘以新婚婦人畫眉去寫詩,他就順著對方的思路,寫一名越女化完妝的美態。「自知明艷」、「敵萬金」,充份表現了越女的自信。張藉這首答詩,你覺得他是讚揚朱慶餘,還是責罵他呢?至於朱慶餘的科舉成績如何,就由你在網絡上查查吧。這是我跟大家見面的第一篇文章,以兩首詩唐詩作為見面禮,我也大膽問一句:「畫眉深淺入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