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自己(徐焯賢)

Photo Credit: Hiuman Lam

那一天,我知道你又來了,毫無先兆,連門也不敲,就走進屋內。你靜悄悄地坐了下來,面色死灰,是遇上討厭的傢伙,還是倒霉的事呢?你不發一言,像往常默默地坐著。如果我手上有鏡子的話,真想把它遞到你的面前。不過你連我也沒有瞧一眼,應該不會看鏡中的自己吧!

我已經不大記得你第一次到訪的情景,我只記得每隔一段日子,你就會像一條毒蛇偷偷潛進我的夢裡,你要銜走我所有的夢,好的、壞的、甜的、苦的,它們將成為你的人質、養份,把你養得肥肥白白。我不知道那些夢的去向,但我隱隱約約能想像得到,若干年後如你興致勃勃,我們可以把它們當成別人口中的流言,把著酒,憑吊一下所謂青春啊!

我記得你不大喜歡讓別人瞧見真身,所以你只會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才會現身,不過這不是必然,我記得有一次,你在眾目睽睽下出現。那是個熱鬧的聚會,人人都高高興興,為未來而祝福,你卻不發一言,像一隻蜘蛛攀附在我的肩上。為了陪伴你,我只好遠離人群,學著你靜靜地坐在樓梯上。有人看見我,想上前跟我說些甚麼,我卻搖搖手,我知道,你不喜歡別人打擾你。那麼就讓我獨兒地聽你的心聲。

「我不喜歡熱鬧。」「我知道。」「離開吧。」「但我們要給別人面子,這是禮貌。」「裝作肚瀉吧。」「但我剛剛還跟他們有說有笑。」「但你面色很差。」「是嗎?」「比我還差。」「我們照照鏡吧!」「你知道我不喜歡照鏡。」

我當然知道你不喜歡照鏡,那一次我們二十歲剛出頭,人生本應最得意的候,一則惡耗擊倒了你,你足足一星期沒有踏出家門。那是我罕有一次反過來陪伴你,你的意志消沉得很,甚麼事都不做,每天只吃一餐。我陪著你,甚麼事都不足。直至七天之後,我知道不可以這樣子,我打開了櫃門,讓你照照鏡子。你看見鏡中人,面色慘白,依稀好像說了一聲「抱歉」,就潛入鏡內。我看著鏡中的自己,發現近朱者赤果然不假。我曾經幻想自己如果是一隻動物,會是一頭世上獨一無二的獨角獸,那一刻覺得自己是隻瘦驢子。

我知道我不應該提起這件事,這是你的污點。但你要相信沒有甚麼是解決不來,吃好睡好,很多事就能夠想到方法。是嗎?我是不是成熟了呢?沒法子,與你混了這麼久,當然學懂振作的方法,安慰自己的句子啊!放心吧,無論下一次你是寂寞的蛇、離群的蜘蛛,抑或甚麼傳說生物,我也會偶爾讓你出來呼吸新鮮空氣。因為只有這樣一個的你,才可以成就樂觀、積極、熱鬧的我。

另一個自己(可洛)

Photo Credit: Hiuman Lam

(可洛,原名梁偉洛。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創作以小說和詩為主。迷戀睡覺和夏天,最愛馬蒂斯的畫,擅長錯過。)

你認識自己嗎?這個問題看似多餘,但社會上許多人為了認識自己,會做心理測驗,看星座、命相,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想去跟「自己」貼近一點。

記得唸書時,同學都沉迷心理測驗。那時還沒有互聯網,心理測驗遊戲會刊在報紙或書上,大家輪流傳閱,或者互相提問。這時,負責提問的同學會拿著書,發出神秘兮兮的聲調。例如有一題是這樣:假如你現在身處河邊,身邊有一隻猩猩、一隻雀仔、一條蛇及一個背包,你會帶哪樣東西過河呢?等你思量片刻,說出答案之後,多會換來同學「我就是知道你會選這個」的表情,然後用專家似的口吻,把分析告訴你。

出來工作以後,心理測驗的熱潮也許過了,但也遇過公司要求員工做「九型人格測試」。簡單來說,就是公司透過你交來的測驗問卷,得知你屬於哪一類型人格,擁有怎樣的能力,然後安排合適你的工作。例如你是思考型的人,便安排你去做數據分析、研究等工作,而如果你是活潑型人格,擅長社交,便讓你做公關部。

我一直對心理測驗和人格測試很抗拒。雖然我也想認識自己,對隱藏著的另一個自己感到好奇,但我不想被定型,也不要設限。別人沒有把我分類的權利。於是同學問我心理測驗的時候,我都會亂選答案,不把他口中的分析放在心上。做公司的九型人格問卷時,更是亂填一通,幸好公司沒有亂派工作給我。那些透過星座分析出來的性格特徵,當然是一笑置之了。

我相信人是複雜、充滿謎團,有時甚至不可理喻的。如果信從那些白紙黑字的分析,覺得我就是這樣子,性格是怎樣、能力是哪些。還有灰色地帶讓另一個自己滋長嗎?那另一個自己,是未知的性格、未被發掘的才幹,一個有待發現的自己。

自小不擅長運動的我,跟同學踢球,常常拖後腿。喜歡跑步,但沒有爆發力。不知道為什麼,中三那年,學校選了我參加野外領袖訓練。我們被帶到西貢遠足、跑山、夜行,全程背著沉重的背包。那幾天,我曬得像碳一樣黑,幾乎認不出自己,不單外表,我還發現另一個自己:原來我也有做運動的能力,只是之前還沒遇到合適的運動而已。

最近,我再次發現另一個自己。我本以為我是不喜歡小孩子的,覺得他們很煩,但自從妹妹的女兒出世,我便發現原來自己也不大抗拒。我喜歡跟她玩,喜歡聽她叫舅父,她每天的成長都為我來喜悅。當我為她設計遊戲、講故事,詫異自己竟然樂意和擅長做這些事時,另一個我又被發現了。

不要被定型,也不要為自己設限。你以為走到盡頭,難以再突破、成長的時候,另一個自己說不定就在轉角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