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思《香港故事》有感

香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一個國際化先進的大都會,一個融會中西文化的城市 作為一個香港人 對我而言 更多的是:這裡 有最耐人尋味的大城小事 有最動人心魄的經典傳奇 這是香港故事

作者小思的香港故事 共有4個章節 香港故事 行街 久違的滋味 香港文縱 以一個土生土長的老香港角度 寫下了活在這個大時代 從小經歷了香港的起承轉合 高高低低 從剛開埠時人人心灰意冷 到現在社會發達昌盛 當中的驚濤駭浪 難免充滿著辛酸 讓人慨嘆現在 懷緬過去

其中香港故事一和一夢 叫我感觸最深 香港故事寫作者重返灣仔 卻黯然神傷 在原來的道路感到無所適從 眼前的全是摩登的高樓從前的傳統樓房 大家兒時的共同回憶 卻被磨滅得一乾二淨 有的清拆的重建的 有時還得像個異鄉人般像人問路 令人心酸 想深一層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招致現在的境況?歸咎於環境的變遷 城市的發展?抑或是日新月異 逼於趕上時代步伐的社會?這個問題仍需思考。 時移世易,萬物分秒改變 變得新潮入流 變得摩登先進 而人 活在這個這個年頭 這個事物迅速發展的時代 必須作出改變 才能適應這個萬象更新的年代 才不會被視作 「死板」「守舊」甚至「食古不化」的一群。否則 人活在香港活在這個國際化大都市 只會落後於時代的進步 受制於事物的變化 終淪為時間巨輪底下被拋棄無視的一代。

就這樣 跟著城市發展、重建、改革 香港人走了多少個漫長的歲月 直至一切都面目全非了 才發現 已太遲。現在 一閉眼 我還能看見從前街角裡洋溢稚氣溫暖的遊樂園 我願跟著它走到天涯海角 不必思索 不必說話 卻能感受這個香港 感悟我的家。

我才嚐到 有種幸福有種味道 叫人情味 叫香港。

作者更坦然 「灣仔已經面目全非了 仿佛連我的童年記憶也逐漸褪色 灣仔已經變得與我無干了」這不住讓我的心泛起了絲絲漣漪 縱然,我明白,社會進步 城市發展 無可否認的是每個成功都市必經的階段。然而 與此同時 卻失去了昔日社區裡的一草一木 過往屋村裡的溫情和熟悉感 慢慢地一切變得人是物非。在生活的繁忙中回過頭來 細意看看身邊的事物 身旁曾經高聳入雲的榕樹 彎角裡昔日滿佈塗鴉的牆壁 現在已成細細碎碎的回憶。想要忙裡偷閒 仔細摸一摸觸一觸 感受生活裡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 也已是天馬行空。儘管怨天尤人 縱是於事無補 只恨當初沒有來得及好好停下來 暫且放下工作學業的忙碌 會心感受 城市的發展就已淹過人們的希旗 悔恨難返 現在抬頭一看的 是一幢幢高樓大廈 放眼過去 全是一片石屎森林。

「一夢」講述作者從前夢見灣仔在熊熊烈火中燃燒 一切都葬身火海了 作者藉此感慨香港為城市發展已失去了不少 捨棄了文化 放棄了地標。看到這裡 叫我不禁感嘆現在的香港 人是物非 慨嘆時間 可以沖洗一切 帶走了過去許多許多香港人共同的回憶 叫我 叫筆者 感覺香港縱使潮流摩登 卻總是失落了什麼 遺忘了什麼。

「灣仔在火光中變的模糊 怎麼辦?」這是作者可悲的夢 這不也是現今香港的情況嗎?事過境遷 有的時候我會想 二十一世紀的香港 就為了追上時代改革 力求走上國際的尖端 就要失去了它原來親切的樣貌 變得模糊了。從前的街道 小店 卻是拆了一列又一列 昔日充滿人情味的市場 人所共知的地標 再也不復見 人們被迫逼遷重置 各散東西 幾年後再回來瞧瞧 便已是一番讓人驚訝的景象 人是物非 摩登的高架橋 繁忙的斑馬路 過往的痕跡 被抹得一乾二淨

逝去的像雲煙 像流水 多少昔日的街道擦身而過了又重建不再了又擦身而過 多少人事在其中 而沒有一樣是留得住的。我嘗試問自己 能否把握當下的光陰 好好細意一直在身邊習以為常的草草木木?又能否捍衛從小到大一直陪伴我成長的道路?因為不知道 哪天 又該被發展了。

香港故事 記述了一個個香港歷盡艱辛打拼的故事 諷喻當今 扣人心弦 這是使我反思,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這片乾枯苦澀「冷冰冰」的沙漠裡 找到城市中珍貴的綠洲?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尋回昔日街角裡的熟悉感,鄰里間真摯的情懷?又到哪個年頭,香港人能夠找回,從前在香港地土生土長的歸屬感 回到最初?

也許 回到從前 再走一走 看一看 真正地感受一遍,我們能找到答案。可惜的是,人們永遠總是落於與時間追逐的競賽中。

讀書報告

生命的價值都因人而異,但對於身患惡疾的病人來說,毫無疑問的,當下他們最渴望的只有「活下去」這個理念。

十五歲少女木藤亞也,正值人生最光輝燦爛的高中生涯,卻天意弄人,疾病這個惡魔寄宿了在她的身上,患上罕見的絕症—脊髓小腦萎縮症。身為母親的木藤潮香見證這個天真可愛的少女從活潑開朗的中學生慢慢變成一個躺在醫院床上面色蒼白的病患,然後再連正常進食和溝通也逐漸消失殆盡,最終親眼看見女兒的屍體被推進手術室進行遺體捐贈,完成了女兒一生最後的遺願。木藤潮香以母親的角色實實在在、刻骨銘心地寫下了這本她與心愛的女兒最後時光的點滴。

現階段的我們,或許沒有經歷過死亡的恐懼,但看完這本由一個與我年齡相若的女兒的人生故事後,深深感受到亞也比任何人都渴望的生存,也得到了許多的啟發。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幸運地同學們都四肢健全,但卻經常埋怨生命的不足,物質豐富到安枕無憂,心知只想每天宅在家裏,頹廢地過活下半輩子,我想這都是現時大多數人的想法吧,包括我自己。但那也只有十五歲,她深知道數年後自己會連做人的基本生存機會也將會失去,她卻堅持地生存下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即使看着病情不斷惡化,多少有些低落的念頭,甚至經常因為她人歧視的眼光而落淚,最終她醒覺,身體的殘障只是影響她的行動,只要她的頭腦一日還能運作如常,她剩下的人生,一樣能光輝燦爛。

亞也這樣的生存意念對我當頭棒喝,生命是無法預測的,四肢健全的我們,難道真的要在生命快到生命盡頭時才開始發奮嗎?我們幸運地比亞也有更長的生命,把握現在每一刻的青春,珍惜每一秒的時去做生命中必要做的事,不就是才是對生命的尊重嗎?我不是說每個人一定要在讀書上有出色超卓的成就,但過着充實的人生,就是每個人存在的最真實的證明。

書中最後有說過:「人活在這個世上,就是為了經歷各種磨練。」困難難關每個人都一定有經歷過,但在突破難關的旅程中,即使佈滿荊棘和悲憤,也不要忘記一路支持自己的各個生命的貴賓。「活着的感覺真好!」這是亞也對生命最後的描述,生存本來就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在生存的光陰裏,如何令自己無悔地離開這個世界,將生命的正面價值傳承下去,不就是每個人對生命的渴望和尊重嗎?

《白痴》閱讀報告

你,是否曾經在某一刻,覺得自己「不正常」? 這裡指的「不正常」並不是指身體上的異常, 而是指你「心裡」的異常。每個人,或多或少, 都應該有過那麼一刻, 覺得自己不是正常人: 當大家都點頭,你卻在心裡搖頭的時候; 當大家都看似笑得開心,你卻渾然不知笑點在哪時;當大家都在做正常人會做的事,都在說正常人會說的話, 而你卻在想:為什麼?明明不知道理由,卻 仍然跟上了大家的腳步,以為自己的疑問與「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一般荒謬滑稽,問出來會被當成白痴時——容我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假如世界正常,你我就是白痴。」不正常的,究竟是這個世界,還是我們 ?
林日曦的《白痴》,書名直白明了,沒有過多的修飾,簡簡單單,反倒更吸引人。至於封面,則是全白色,沒有多彩的圖案,只有淺灰色的簡短字句。是的,的確很簡單。看了看書後的介紹,再看看作者序, 大概也能猜到書中的內容。書中 無非是一一列出「白痴」在正常世界看到的怪事,又或者該說是正常人,在一個白痴的世界裡 看到的種種不合理的事情罷了。書中共分12 章,名字也相當簡潔,例如:正常朋友 、正常人生、 白痴的我等。每章節都包含著數個短文章,而每 篇文章都盡量控制在兩版內,於是隨手翻開一頁,正好是一篇。
還記得其中一篇叫做「遲到是美德」,當下看完,覺得既好笑,又諷刺。前面,作者以一副理所當然的語氣,說著生活中種種應該遲到的事,例如入場常延遲開始的演唱會,解釋著既然會延遲,又何必早到等候的道理。最後,作者總結道:「遲到才是王道,才會受人禮待,才會有全場觀眾一起等你。別再堅持準時了,我不想你像我一樣,自己死要準時,還要被遲到的人取笑。」看完這句話,相信不同人有不同感觸,有的大概與作者深有同感,有的則是被狠狠諷刺了一番。的確,不知從何時開始,「準時」似乎不再被視為美德,而「遲到」卻莫名地成為了主流,「準時」猶如被時代拋棄,甚至被逐漸遺忘。人們逐漸淡忘正確的時間觀念,開始遲到,先是遲到十分鐘,然後是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最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人們知錯不改,不斷重蹈覆轍,最後甚至成功影響到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一起遲到的威力。於是,遲到,便慢慢成為了這個世界的常態,推翻了「準時」,成為了正常世界中,一件「正常不過」的事。
人,是一種極其容易受他人影響的生物,他們總是盲目地跟隨人群的行為舉止,做著看似「正常」的事,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正常」的定義便是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不論它是對是錯,也不論它是否有所含義。哪怕你曾有那麼一絲不同的想法,一晃眼,便已被吞沒在茫茫人海之中,像一條被捲入漩渦的小魚,即使你能夠逆流而上,因為不保證你能躲過身邊一條條同樣被捲入漩渦的小魚,避開他們對你逆道而行的嘲笑,最終還是難逃被淹沒的命運。但是,倘若你仍在急流中找到了正確的那條路,逆流而上,離開了漩渦,那麼恭喜你,成為了與作者一樣的「白痴」。
「白痴」本是一個罵人的詞語,書中卻別有含義。「白」,指的是思想不渾濁,腦海比雪花更潔白;「痴」,則是指帶著天真執著的癡情。假如世界正常,願你我都是可愛的「白痴」,不會人云亦云,懂得看清事實。多年後,仍能保持著一顆真實純白的初心。

生命因閱讀而精彩

生命因閱讀而精彩

普魯斯特說過:真正的書籍應是黑夜和沈默的產物,而不是白晝閒聊的果實。——閱讀
痛徹心扉的時刻是誰默默止住了我所有的眼淚;酷暑夏日是誰給我一瓶冰涼的水,寒冷無比的冬日是誰給予了我無數個溫暖的擁抱。是它,閱讀。我的生命因它而精彩。
不曾忘記,初來乍到香港,對著陌生的世界一臉生疏。學校就如同一個社會,一旦踏入,那不清楚的語言,不熟悉的面孔讓我忐忑不安,束手無策。在這裡,我怪自己自立平凡,無法脫穎而出,也曾經試過多麽努力,都無人會為我付出的汗水而心疼,反而冷諷那低人一等的成績。在同學眼裡,我與他們出身的地方不同往往造成了的文化差異,等級的差別。他們總冷淡漠視,甚至對我的言行指手畫腳,一日復一日,我也造成了封鎖自閉的性格。
初搬來香港後,一人獨處在阿姨的小雜物房,阿姨除了要工作外還要供養兩個幼兒園的女兒,更沒有時間理會我。每次回家都找不到別人傾訴,甚至連母親在電話裡察覺出我的不樂,我也不知從何說起最後選擇沈默。因為說了也解決不了現實,說了也無法了結擔憂,而苦兩人愁呢?心中的小火焰一點點積累,慢慢生成大火再到怒火中燒。我開始把自己躲在房子裡,不分晝夜的瘋狂進食來填補心中的空虛漏洞,暴食帶來短暫的快樂猶如吸毒的癮,與它一直糾纏不清。
我的生活已經由一絲絲昏暗,到灰暗,最終黑暗。當周圍的人都厭倦,鄙視,嘲笑時,那種感受連暴食都再也解決不了心中的難受,總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幾個月渾渾噩噩的日子讓人差點喘不過氣,暴食變成一種怪罪的行為。我好像已經找不到生存的樂趣,性格自卑,成績一落千丈,一切都變得乏然無味。
我的處境受到社工姑娘的注意,她想用真心來改變我,她嘗試把腳在我的世界裡邁開一步,但屢次勸說我也無動於衷。於是她讓我以閱讀來解鎖心中每一把門鎖。在一個暴食的夜晚,我偷偷拿起她給的一本書,開啟了閱讀之路。
我的閱讀之路是從無數次想暴食的時候開始,確實讀書分散了我的注意力,食慾減了,心也開始平靜了。讀完一本,積累一些知識又得到一些覺悟。還記得書中那位日本精神心理學家博士齊藤茂提倡「不完美主義」,他以字句傳教,告訴我為追求完美,總抱怨不夠優秀,就容易使自尊心受挫,陷入困境而失去自我。之後我慢慢開始將自己目標降低到百分之八十,就如一場數學考試以80分為目標,放鬆心態對待應試。考試那刻,我發覺原來給自己一條小小退路去面對難關,容許自己一點點小小的任性,往往更加享受過程,生活變得從容快樂許多。
閱讀已經不再是控制食慾的工具那麼簡單,日後我默默把書放在日常出街的必備品區,把等候時間都拿來閱讀之外,甚至閒暇的週末日也拿起書對了一個下午。當又讀完一本書,我又領悟深刻:改過自新並不是遙不可及,唯有活在當下了解自己想擁有的人,事,情物,對於自己早已失去但或不可缺的,就必須重新爭取再緊緊握在手中。讀完書,我也思索了許久,我發現父母的愛,朋友的陪伴和信任,個人的魅力,文學修養甚至健康的身體都是我如今渴望的。逐漸的嘗試突破常規,主動和父母溝通,結交新朋友,認真聽課和學習舞蹈。發現自己爭取的都能得到正比。若將心比心,敞開心扉的對待每個人,他人也會慢慢接納,不計前嫌對待自己。若努力學習,放鬆心態,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成績反能步步高升。每一覺察我都發現自己每一步因閱讀走的踏實實在,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更加珍惜閱讀的珍貴,沈迷在熱愛閱讀中。

久而久之,社工姑娘已經不再找我,身邊總多了幾個結不離群的閨蜜,在老師面前已是一位能坦然以對,闊達樂觀的學生。飲食也恢復正常,每日放學後一家人的粗茶淡飯時光。全部讓我回味無窮。一切好像因為閱讀而改變,它變成我生命中的轉折點也讓我的人生有了新的起點。生命因閱讀而精彩。
日後,當我再次疑慮重重,我便放下手頭的功課,花大半小時沈迷於讀書的世界,將煩惱一掃而空,讓自己平靜思考慢慢解決難題;當選擇道路上出現阻礙物,我則在空閒的下午,細讀無數成功人士的傳記,融會貫通在自己身上再做出選擇;當發覺自己文學修養不足,則『讀一書,增一智』,讓每一本書變成一個人生,從中讀懂別人的一生,在別人的一生中讀懂自己從而增識見聞,豐富生命。原來,書,已經不是一排排麻木的文字,他就如良師益友,在與它交往時不斷幫我解開心中每一把門鎖,不斷在生命中增添新的色彩。
所謂『讀萬里書,行萬里路』。因閱讀而喜而悲,以閱讀來覺悟來併行。所謂鳥預高飛先展翅,人求上進先閱讀。 我的生命已不再是閒擺的黑白琴鍵,更是為高山流水的歌曲而翩翩飛舞。

在最黑暗的日子裡,是它陪伴我渡過最痛苦的時光,在最陽光的日子裡,是它教我且行且相惜。-閱讀

東山彰良《流》閱讀報告

綜觀歷史的洪流,有人被世人稱為捨身為國的偉人,亦有人被視為出賣國家的小人——歷史人物,是不是真的用三言兩語便能解釋透徹呢?那些為邪惡黨派戰鬥的士兵被人們的流言蜚語壓得喘不過氣來,帶有偏見的目光肆無忌憚地在他們身上掃去;有誰,曾經猜測過他們背後的緣由?又有誰,有如法官一般的權力斬釘截鐵地為一個人判下壞人的罪名?
東山彰良所寫的《流》,把上一代所發生的大事中鮮為人知的「內幕」娓娓道來,有條不紊地透過故事內容呈現到讀者眼前。作者寫下主角葉秋生由爺爺被殺後,誓要找出兇手,直至數十年後殺人兇手出現在秋生眼前 ,但他卻不忍心下手為爺爺報仇的故事。透過記敍秋生與爺爺的老朋友的交涉,從他們的說話中含蓄地表現了上一代人對生死及愛恨情仇的淡然,同時亦帶出了人民在殘酷的戰爭中的無奈。
故事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爺爺把敵人的兒子撫養成人一事了。爺爺是戰爭洪流中的小百姓,為了活下去,他只能跟隨黨派四處殺戮,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殺害無辜、手無寸鐵的百姓,或許是為了彌補他所犯下的罪,他才把敵人的兒子撫養成人,為殺死他一家三口的事情而贖罪。不論是在現今的社會,還是在那個年代,有多少人能做到爺爺的行為呢?他雖不是那種為國捐軀的大偉人,但是他願意為他自己所犯下的罪作出補償,承認自己的過失;相反,現今社會與舊時大不相同,人們甚少被逼迫做自己不願意的事,換句話說,人們大多數的過失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但他們往往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不願反省自己,更別提作出補償。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為什麼到了現代社會,卻只有少數的人能夠做到呢?
故事的結局令人出乎意料,作者並不是以秋生報仇雪恨的情節作結,當兇手站在他面前,他本可實現多年以來的願望時,他卻遲疑不決,生起寬恕的念頭,令讀者對「報仇」一詞有了新一番的感受。不論是在香港社會,抑或是其他地方,人們一旦吃了虧,就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令「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對他們來說,這種行為似乎已成必然,抱著不能讓壞人逃之夭夭的心態,對他人加以陷害。但是,他們似乎沒有想過這個行為是一個循環,就像故事中的主角,他最後意識到若他殺死兇手為爺爺報仇,亦會有人為兇手的死來復仇。無窮無盡的仇恨在心中繫成了一個又一個結,直到最終,這個結難以解開,大家都只會被仇恨所蒙蔽,一切的開端,埋在黑暗的深淵之中,沒有人知曉。「報仇」再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重要得不得不犧牲數十條人命?難道人們就不能像主角一般學會原諒、寬恕,讓這不斷轉動的齒輪停歇下來?
《流》的作者用充滿青春氣息的筆風,記敍了在兩個年代間交雜的故事,透過記敍主角的經歷,敍述了一些上年代的戰爭中老百姓的困苦生活,故事雖看似錯綜複雜,但在作者筆下卻有條有理,值得一讀。
蘇格拉底曾說過:「沒有經過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這無疑是最能概括讀者感受的一句話。正如高爾基所言:「學習——永遠不晚。」若人們學會了原諒,學會了反省,是否會對人生有另一番體會呢?

談書和閱讀

自從人類文明開始,書本便扮演著推動文明的最重要角色。書,乘載著知識和智慧,不斷將人類文明的進程推前,而人們通過閱讀帕上的文字或圖片,便能運用理性去獲取知識,從而學習到新的東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必然為科學教科書,人類通過閱讀科學書,將科學的火炬傳承,從蒙味到現代,書本可記一功。

 有人或許會懷疑,書本真有如此重要?愚見以為確有,而且從古今中外旬能見其重要。戰國完結,六國俱滅於秦國,暴秦統治下第一個政治是什麼?便是焚書坑儒。正是因為秦始皇明白書本乘載著知識和真理,若人的智慧越來越高,便更加了解到極權政府的不妥之處,便有可能揭竿而起,使秦朝不穩。又有如英國作家奧威爾一本名書《1984》,英國極權政府也不斷刪改書本,只為人們不能學到知識,自然只能被愚弄。獨裁者無獨有偶皆用此等手段去控制知道,實行愚民。從反例可見書本與知識、「真理」之關係,和守護書本之重要。

書一直是我的好朋友。小時候我讀過一本關於世界各國國旗的書,因此我得知各國國旗背後的意義。因為兒時對恐龍這種已絕種的生物感到好奇,於是便到圖書館裏尋找關於恐龍的書籍。這些書籍或許在我們學習上沒有幫助,為的就只是滿足我的好奇心。不過,與此同時我也能從此懂得一些從課本上無法得知的知識。長大後,我開始閲讀不同類型的小說,有武俠小說,有恐怖小說,有愛情小說,甚至一些關於哲學的書籍。這些大大小小都對我學習有點幫助,我學會怎樣細膩生動描寫事物,學習好的文筆。閲讀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書本能為你帶來知識,為你帶來樂趣。沒有了它,人們所知的事與物可能只有很少。不甘做井底之蛙就開始閲讀吧!閲讀你喜歡的書籍就可以了,不管是甚麼的書,或多或少也能從當中明白一些道理,獲得知識。

 愛書,我認為是每個人的天性。何解?的而且確,部分人可能認為「書本」沉悶而無趣。可是,他們真的讀到他們愛的書了嗎?這處的「書本」我想部份人皆無閱讀課外書的習慣,所以閱讀的書都是強逼要求的教科書,讀得索然無味也是正常。我想每個人皆有自己的興趣吧,可能與學校所學有關,或無,若無,便讀與學無關的課外書吧,只要自己有興趣,讀此書時必定感到趣味的。

 

〈吶喊〉讀書報告

〈吶喊〉是魯迅在辛亥革命多五四時間所寫的小說,裏面有小說14篇,例如狂人日記,孔乙己和阿Q正傳,他們都是魯迅的代表作,深刻地表達魯迅在當時社會的心情。除此以外,魯迅的吶喊,還揭示了當時人們一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面對着中國保守思想,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魯迅也對他們作出一些否定。

首先,魯迅在自序裏,提到他從學洋務,行依舊人,抱着一顆救國的心。到寫小說,推廣文藝,使問題能夠成為改變國民腐敗精神的武器之一。魯迅也明了,如果想救國,就必先從源頭入手,完完全全地改變國民的思想。而我也同意他的看法,即使醫學令國民的體格如何壯健和健康,也只能做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反之,如果要令國民改變他們的精神,知道他們要作出改變要救國。不過那時修讀文學的留學生屈指可數。魯迅也努力尋找同志,希望通過文學,使人民覺醒,重回正軌。同時也反映出魯迅的愛國精神,即使單獨一人也努力,爭取可以救國的機會。

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阿Q正傳,他清楚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實況,人們的各種無知和愚蠢。其中主角阿Q來歷不明、姓氏、歲數也不知道,有可能他只是想把阿Q當作辛亥革命的其中一人。他經常被人打,苛刻對待,但他的自尊心就好像打不敗。明明每次佔下風,但精神勝利法讓他認為自己贏了。我認為魯迅利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反映辛亥革命的人們在精神上的自我麻醉。由於當時社會非常黑暗,人們無視,用精神上的麻醉去安慰自己。同時,也忽略對人和政府的不滿。阿Q用自寬自解,自欺欺人,使他不能正視自己的悲慘低微地位並沉迷在那種不能接受的生活裏,自我麻醉。同時,當時中國的人民也是抱着這種心態句,使他們不能正視問題,政府也變得越來越腐敗。這也是令魯迅吶喊的地方,面對着一些不理世事的國民,這樣跟等死沒有兩樣。所以他就一心想通過文藝,希望能拯救國家。

最後,魯迅通過〈吶喊〉一書,也反映了中國從舊民主,封建主義,而轉變成新民主主義。不能再那麼保守,守舊。故步自封只會令國家衰退,但可惜地那時的中國人民並不明白這個道理。魯迅也利用阿Q諷刺當時的人,人們是如何愚蠢和麻木,社會也是如何不公平,所以魯迅吶喊,期望能推動文學和〈吶喊〉一書,把沉睡多時的人們喚醒,令被壓迫的國民一起反抗,表達對這個腐敗的社會的不瞞。

鐮田實《1%的力量》閱讀報告

1%所代表的只是百分之一,然而1%的力量卻足以改變某些人的人生,1%裡蘊藏著驚人的力量。人在絕望的時候,1%的希望足以改變一切。凡事都做到1%才能真正地向前踏出一步。1%的力量看似微不足道,實際上卻是改變的開端。

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醫師,他的人生之中遇到過無數人,他把自己和別人的經歷記錄下來,成為這本書,帶出1%的力量可以非常強大。

矢島光斗先生是作者鐮田實的一個病人,他年輕經歷過二戰,身為軍人的他在得知日本戰敗的消息後失魂落魄,但他銘記著他的伯父的話:「如何往上爬,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矢島先生在心中依然存有對未來的期待,哪怕只有1%的希望,那也支撐著他活下去,可見,1%的力量可以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他是一個不願意放棄機會的人那怕只有1%的機率。他在白樺湖畔一處高原進行農業研究,卻沒有人支持他,不單沒有錢,沒有電,沒有經驗,沒有援助,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他就在什麼都沒有情況下開始了他的事業。這恐怕只是1%的可能性,完全不顧後果的開始,而矢島緊緊抓住了這個機會,把研究所慢慢發展成飯店,最後成為長野縣首屈一指的大飯店。

矢島先生的勇氣是值得人嘉許和學習的。現今有多少人願意相信微少的可能性,每當成功率低的時候很快就會放棄,卻忘記了1%的希望也有成功的可能。想達到100%,必先由1%開始。就像矢島先生,就算可能性為零,他也會先做再說,他堅信只要發生了一件好事,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好事。任何事情都由1%開始,想要成功就不能放過1%的機會。就算一開始是零,當他變成一的時候,那力量就驚人了。

1%的希望不但使人步向成功,更令有的人從僅僅的1%中,得到救贖。一個人為別人付出多1%,有些人的人生可能因此改變。一名學校的保健女老師,因身患癌症併發腦梗塞,使他半身麻痺,還有嚴重的失語症。但她卻沒有放棄人生,依然樂觀。每當有學生跑到保健室捉弄她,她以笑容和聆聽回應,然後學生就會願意回到教室去上課。她表示:「想為別人多付出1%」這份力量打動了不少學生,成為他們回到教室的動力。

1%的力量對有些人來說也許很少,但對有的人來說卻足以改變一切。只有15歲的莎布琳患有血癌,臨終前她說:「我會死去,但是我很幸福。」她幫助了許多同樣患癌症的孩童接受治療。她為別人付出1%,也從別人身上得到了1%。她所付出的1%,不僅改變了她自己,使她豐富了人生,也幫助了許多癌症患者勇於接受治療,影響很多人。

從這本書中,不難看出1%的重要性。改變1%的觀點,可以化絕望為希望,如書中,後藤先生因病不幸離世,卻留下了一個尚未出生的孩子,這成為後藤先生家人生存下去的動力,而不是沉溺於悲痛絕望之中。

假如每個人都可以多付出1%,試著改變1%的觀點,整個世界必定能變得和諧。

作者提過:「想要一口氣做到100%很難,如果先從1%開始,事情就容易多了。」一下子想有改變很難,那不如1%地1%地改變。例如決定要考出好成績,那在前一晚一口氣溫習,是很難的,但如果每天溫1%,那就簡單多了。

1%很少嗎?並不。1%中蘊藏著神奇的力量。

 

讀《請照顧我媽媽》閱後感

讀《請照顧我媽媽》閱後感
每個人也會有自己的媽媽,照顧及陪伴已年邁的媽媽是人之常情,但令我不解的是,作者為什麼要請求及拜托別人照顧她的媽媽?難道是作者太忙碌,沒法兼顧?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恍然大悟,也令我反省自己平日對媽媽的態度,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媽媽嗎?
書中的媽媽在地鐵站裏走丟了,但在主角一家打算寫一篇尋人啟事時,卻發現沒有一個人能詳細地描述媽媽的特徵,他們不知道母親的變化,也不知道母親是否如他們印象中的模樣。其實想一想,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急促,離家外出工作的人多不勝數,一年才有幾次回家探訪父母親的機會,記憶中的一切可能早已改變,但自己卻悄然不知。在母親失蹤後,主角一家開始回憶自己與母親之間的點點滴滴,但後悔都已經太遲了,母親已經回不來了。想深一層,世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總要等失去了才想起它的好,總要等失去了才後悔莫及,總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以媽媽的角度出發,敘述母親的心路歷程及與家人之間的回憶。我們為人子女,在這一刻還無法體驗身為一位母親的心情,所以我們不能感受母親所經歷的事。但從這一段故事中,令我感慨萬千。其實母親為我們放棄了太多,就像故事中的媽媽一樣,她一生為子女操勞,在子女小時候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在子女長大後又體貼入微地照顧他們的孩子,但令人諷刺的是,子女甚少願意照顧她。也許母親有很多東西都不懂,也許不識字丶沒文化,也許有時候不明白子女的心情,但她有顆全世界最愛子女的心,她會願意為子女付出丶學習。身為一位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好。故事中的媽媽在女兒第一次帶她去到大城市時,那種迷惘又緊張的心情沒有人懂;子女對她發脾氣時,她的傷心沒有人懂;子女離開她而外出工作時,她的擔憂及慰藉也沒有人懂。媽媽在子女面前永遠都是一副很開心的模樣,她的悲傷及憂慮不想讓子女看到,這皆因她是一位母親。
試問我自己,有沒有傷害過母親?若我的母親失蹤了,我又能否詳細地描述她的外貌特徵?我不知道,我也許會緊張,也許會擔憂,但我也許也只能像主角一樣,從回憶中尋找母親的身影。故事的結局是母親不見了,經過九個月的找尋,作者還是失敗了。但作者也許一直堅信母親仍然在世上的某一個角落,所以她刊登報章,請求及拜托別人照顧她的母親,直至她找尋到。看到這裏,也解了我心中的疑惑,即使希望再渺茫,也要一直堅守,永不放棄。
這本書再次令我意識到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無私偉大的,母親為子女付出的不僅是他們的青春,還有一顆不會疲累的心。「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句名言大家都很熟悉,但也正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更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不要等失去了才悔不當初。青年們,放下手中的手機,多陪伴家人吧!不管未來如何,至少不要讓現在的自己錯失陪伴父母的機會,做一個敬愛父母丶孝順的人吧!

讀《從謊言開始的旅程》有感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肯定說過各種各樣的謊言。無論這些謊言所微不足道的,還是難以啟齒的,都一定有其出現的原因。而我正是抱著對這本書的標題所指出的謊言的好奇心,才走進這本書的世界,想要知道主角說了什麼謊言,說的原因以及說了謊言後所經歷的事。因此,我帶著這些問題開始閱讀這本書。

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仍然對書中的內容回味無窮,真的沒有想到這本書竟然帶來了如此有趣的內容。這本書記述了一位名叫秋月和也的少年,向同學撒了一個謊,說出自己曾經去過東京迪士尼樂園。為了不被同學知道自己撒謊而丟臉,他獨自一人前往了東京,并拍下一張紀念照。本該順利的歸途卻因為一場交通意外的影響,令他沒有準時登機,要留在東京。就這樣,他真正的旅程開始了。在想辦法回家的途中,他遇到了很多不同職業的人以及受到他們的幫助。就是因為與這些人的相遇,改變了他原本充滿謊言的人生。這個旅程令到主角得以成長和看見更多人生的美好,那些旅途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不但成為他最美好的回憶,還因此改變了他的一生。

看完這本書后令到我受到很大的震撼,我沒有想到一名少年由謊言開始的旅程竟然能夠給予我如此多的感悟和哲理。就如書中所說的一樣,【偶然的相遇,許多的必然】。我們每天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我們可能會彼此刷身而過。而我們卻偏偏在這麼多的陌生人中遇到一些對我們人生十分重要的人,例如老師、朋友。但是,我們和這些人相遇,真的是偶然嗎?不全然是。我們可能彼此在進入同一間學校就決定相遇。就像主角一樣,他並不是因為偶然而相遇那些人和事,而是從他決定去東京的那一刻就可能註定了這些經歷。因此,我們現在能夠在如此大的世界中裡相遇,就可能等於我們已經被連在一起。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所遇到的人,令自己的人生沒有後悔。

這本書中還有一句話【如果為了得到我想要的東西,而對別人言聽計從,我就是失去了自我。然後,我就會把發生的事怪罪到別人身上,而不會反思自己。】在現今社會中,很多人就是對其他人言聽計從,認為那些人說的話都是對的,因而跟著他們的話去做。但是,到了最後失敗的時候,就開始把這些責任推回當初那些人甚至社會上。而且,他們還因為了努力後沒有收穫,就對人生迷失了自我。對每個人而言,人生都是屬於自己的,不是屬於其他人的。如果跟著別人的指示和步伐而行走,那就已經不是自己的人生了,自己的人生就應該靠自己一步步地走出來,好好接受在經歷中的樂與悲,怒與喜,將自己如同白紙的人生染上各種顏色。那些跟隨別人步伐的人,只想過他們的結果,卻沒有想過他們的經歷。那些最初成功的人以前是沒有人能讓他們跟隨的,但是他們卻可以憑著自己的探索和努力,邁向人生的頂點,可見他們經歷過的事和遇過的人都十分多。所以,要曠闊自己的人生最好還是跟主角一樣到世界各地旅行去見識不同的人和事。

總結而言,這本書令我明白到了人與人的相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而且,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特的,沒有人能夠控制。我希望將來有機會也能通過一些旅程遇到不同的人和事,令到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圓滿。同事,我也希望其他人也能這麼想,所以我也會向其他人推介這本書,令他們有一個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