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圍眾多公園之中,有一個與别不同的公園——龍園。
來到龍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屹立不倒的雕像,像一個將領带領着將士們連戰皆捷。而他身前的便是他的武器,兩根龍柱,龍柱上的巨龍活龍活現,惟妙惟肖,將龍園的風範體現得淋灕盡致。而雕像的後方,是一個以朱紅色為主的庭院。遠遠望去,「天水一色」四個大字,尤其引人注目。
跟隨行人的步伐,我們來到了太極場,低頭看見凹凸不平的鵝卵石,雙腳隱隱作痛。但抬頭一看,其他遊客紛紛脫下鞋子,輕輕地感受着它的「威力」,有的仍能蹦蹦跳跳,似一隻兔子,有的痛苦地掙扎着,有的默不作聲地加快腳步離開。
旁邊來「中華文化的迴廊」,為何有此稱呼? 因為迴廊的牆壁上掛有一幅又一幅的畫作,運用西方的馬賽克繪畫技巧,以及中國的美景為主題,互相融合,中西合璧。最後一幅畫作,將馬賽克呈現荷花。「蓮花出於泥而不染」,我閉上眼,如《荷塘月色》一文裏的作者朱自清般,想像着荷花的嬝娜多姿。刺眼的陽光,將我拉回現實。「可惜現在没有月色。」我心裏想着。
沿着中西合壁的長廊,我们一行人來到了古色古香的「松幡軒」。由遠處看,躍入眼簾的是個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慢慢走近,魚兒在水中暢游着。「撲通!」牠們也在歡迎我們嗎?走啊走,走啊走,有一顆禿樹矗立在魚池中央。它的名字,是樹頭菜。樹幹粗糙的觸感,使我鏤骨銘心。身旁也有不少的植物,淡淡的花香鑽入鼻腔,抬頭看着禿樹的樹枝,似漁網。透過「漁網」來看天空,也別具一番風味。
此時,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庭院。何以見得?它的周圍皆是遊樂設施,充斥着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但它卻靜止在那兒, 一動不動的,像年事已高的老父親,默默呵護着孩子成長。們前正中央有一個石碑,有一「龍」字刻在石上,在那我彷彿看到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嘩!」一聲,是龍嗎? 不是的。原來我不知不覺已走到庭院中,面前是小瀑布,水徐徐流着。「嘩啦啦」,像一首安眠曲的旋律,叫人着迷。走兩步,便看見長長的梯級,以竹子搭成。一腳踏上去,像到了世外桃源。水在耳邊流着,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慢步踏着梯級。榕樹就這樣出現在我們面前,纖幼的樹根垂下来,卻不顯一分垂頭喪氣,似老伯伯的鬍子,似珠寶店的珠簾,似關鍵時刻救人於水深火熱的「救命稻草」,盡顯優雅貴氣。
再往前走,我們來到了龍園出口,與入口有不巧之合。相似的雕像,一樣的我,我的心靈似是被洗滌了一樣,極為放鬆。「江南園林甲天下」,龍園素為天水圍的江南園林,此行我終於看到其特別之處。「百葉蓮花萬里香,一池春水雙檐映」站在出口,卻仍能嗅到荷花的清香,真叫人難以忘懷。龍園,可真是一個寶藏之地。我輕輕地觸碰了一下出口的雕像,然後依依不捨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