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接受?

俗話說軍令如山倒,就是比喻規則和命令的重要性,甚至重於泰山壓頂。而這句話不僅適用於紀律嚴明的軍隊,還適用於一切團隊、比賽、遊戲等等。

可小生前段時間卻參加了一個讓人稀里糊塗的比賽,或者說遊戲。

一開始於我而言,說是遊戲會更加恰當,因為我就是抱著來玩玩的心態,贏不贏的也就那樣,贏了好,輸了也無所謂。

可這是個競技性的遊戲,按道理總該有一個嚴明的規則,尤其是當這個遊戲被提升到了一個競技比賽的層面。

可這個遊戲從一開始就毫無規則可言。

我和小伙伴勇氣可嘉地參加了一個從來沒玩過的遊戲,在和不同的人對戰之時,便被灌輸了不同的遊戲規則,期間官方又偶爾宣布一些規則,而我們一直沒見過一個完整的官方規則。

到了複賽之時,我們遇到了參賽的官方人員,於是爭執由此而起。

換了你,你會不會相信他們?不管其實我們只是依照別人告訴我們的規則行事,他們倒是不依不饒地控訴我們居然不相信他們這些所謂的官方人員,還好意思覥著臉說他們就是規則。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而他們則是你愛信不信的態度。

現在,問題來了——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啊不對,是官方規則,你要去哪裡呀?

三天的比賽里,規則天天變,日日新鮮,真是“新鮮的媽媽”誇“新鮮”——好新鮮!

其實這個遊戲的本身是有它的遊戲規則的,但鑑於種種原因,這個比賽的主辦方又有另一套更簡易一些的規則。

本來,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把遊戲規則和賽程表貼在一起,那就一清二楚了,看不看是參賽者你閣下的事了,跟我官方沒有任何關係了,而且我還保留了解釋規則的權利,那就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紛爭。

這是很常見的做法,我完全不明白這些官方人員在做什麼。

和我們爭持了大半天,才扭扭捏捏地把規則拿出來,而且還是個聊天記錄。你信不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而他們還是你愛信不信的態度。

一直到了後期,他們才忽然拿出一張打印版的規則。

好吧,我勉強可以相信了。

遊戲是三盤兩勝的,那時候我們剛剛贏了第一盤,但我們按照的是之前初賽時的決勝規則來判定的,我們一看這複賽的決勝規則不一樣啊?那要不剛剛那一盤就作廢吧?結果他們又說,不用了,就按之前的決勝規則吧。

看到這裡,你覺得這些官方人員還能信嗎?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所以,總結起來這個遊戲最大的問題就是四個字——朝令夕改。

第一,官方規則不明確,所有人都在稀里糊塗地按自己所知的​​規則行事。 (當然他們可以開脫說,你們怎麼不來問我們呀?真不機智!一群愚蠢的人類!哼!)於是這容易導致對戰雙方引起不必要的爭拗,而且是最大主因。

第二,官方在比賽期間不斷加入​​新規則,而且是一人之言,其他官方人員都不知道。這反應了他們的內部問題,也是導致這類事件發生的因素之一,就連對戰雙方應該和隊友坐在一起還是互相間隔著坐都沒搞清楚。

第三,官方人員也沒有依照規則。他們身為官方代表,居然自己也不遵守規則,或者說自己改規則​​,你能讓誰信你呢?

記得之前看一部軍旅片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軍令如山,怎麼能朝令夕改呢?

同理也。

小伙伴說,他們作為官方人員,本就應該避嫌,可我覺得這沒什麼,畢竟正常來說還是有一個規則在框著,輸贏是各憑本事。

或者你可以說,我們作為參賽者有義務去了解賽規,但前提總得是他們有提供吧?

在其位而謀其政,不謀其政就請你讓位。

《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和珅說過這麼一句話,勤勞才能致富。這是很有諷刺意味的一句話,做一個昏官很容易,不管事兒就行,擔著個官位渾渾噩噩,錢也撈不到多少,早晚讓人一腳踹。

而和珅不是一個昏官,他是一個貪官,他不是不作為,他對上巴結討好著乾隆,做好了乾隆吩咐的事情,替乾隆分憂,舉個例子,議罪銀。府庫沒錢了呀,太后要辦 大壽,怎麼辦?誰的油水最厚當然向誰下手,和珅自己給了一筆(不是議罪銀),但他也吃不消(或者說不想吃下)整個壽宴的錢吧?還有誰呢?

和珅除了錢多,還有黑材料多,誰在哪個部門貪污了多少他一清二楚,拿出一兩條比較輕的罪來,讓那些官員用銀子贖罪。一方面乾隆的腰包富了(當然還有和珅本人),另一方面他也鞏固了自己的權位。

做個貪官也是不容易的,尤其你還想有權有利,讓所有人都信服你。當然我不是要鼓勵大家做貪官,兩袖清風最好,但最怕做個昏官,在其位而不謀其政。

傾慕

《衛青》
茂陵青柏映廬山
河西黃沙卷樓蘭
長安軍帳望陽關
注:衛青陵墓狀如廬山,為漢武帝茂陵的陪葬陵之一

《霍去病》
馬踏匈奴勇冠軍
焉支嫁婦無顏色
長安長安拜祁連
注:祁連山和焉支山本來均為匈奴居地,後為霍去病所攻陷,霍去病死後,其陵墓狀似祁連山,以紀念其平定邊患之功,今墓前仍有其馬踏匈奴之雕像

《文天祥》
若肯屈膝侍韃虜,
可如馮道得長樂?
孔孟道義忠死節。
注:馮道号长乐老,五代时期政治家。曾经侍奉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三帝。
文天祥曾在臨死前寫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鄧世昌》
戰火夕陽血海連一色
唯一念——
撞沉吉野!
注:鄧世昌為晚清北洋艦隊致遠艦長官,在對日甲午戰爭中壯烈殉國,與致遠號共沉。吉野號為當時日軍的主戰艦。

《國殤》
我送你離開家門
我知道你去戰鬥,戰勝了無恥的侵略者
我看見你血染征衣,回不來了

投稿

曾經因一時心血來潮,下定決心要每月在博之以文投稿至少一次。

當初進度尚可,選擇的第一個題材是短篇小說,更分為上、中、下三篇。理應要每個月分別地延續那故事,不過在懶洋洋的生活下,我逐漸失去創作的意欲,在此投了上、下集便收筆歸隱,一直拖延到二零一五,《過去。現在。未來》的結局篇還沒有遞上。

靈感,說時有,說是空,更毫不定時地出現在腦海中。它虛無縹緲,難以抓緊,一時在洗澡,一時在郊遊,一時在上學途中充滿著它,卻難以用紙筆及時記下。每次嘗試將那一刻牢記,但發覺錯過了便不能回頭,即使絞盡腦汁,寫出來的都未必稱心如意,總是美中不足。

時間,心想大概更少人認同一日二十四小時乃足夠吧,單單是睡眠時間也未必達到八小時之數。平日沒完沒了的功課做不好,漫無止境的課堂簡直要把那所剩無幾的精神掏空,再數算其他活動及參與,個人時間已經不了了之。更不用說有默書、測驗、考試……

其實一句到底,懶,藉口多多,甚麼靈感、時間都是藉口。作文題材多的是,又沒有字數限制,可以說是自由度非常大,又不用跟考試般,可以作自己想作的題目,整個空間簡直是屬於自己,是一個個人創作平台。上中文課,學到一句關於時間的格言--「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這句話不是叫大家把生活充斥著工作,令自己忙得不可開交。這告訴時間是自己所控制,當中隱含著時間分配,要懂得分輕重,學會取捨,經過整理的生活,當擠出來的時間越來越多,一日二十四小時將會綽綽有餘。

情詩五首

生查子

晨服遠志,已過半夏
午用獨活,征人隨王不留行
夜來當歸,苦口且借相思解

注:此詩仿陳亞《生查子》所作,假借詞牌。文中遠志、半夏、獨活、王不留行、當歸和相思,均為藥名。

枕上書Ⅰ

枕面繡鴛鴦
上燈燭影照孤芳
書不盡,夢遠湘江,斑斕湘妃竹

枕上書Ⅱ

餘溫留竹枕
溯遊而上
送一卷青梅書

凝光

拿下眼鏡,
全世界,面目模糊——
除了你

萱花
薏仁清爽不再嘗
紅袖收斂蘭麝香
腹中麟兒可長安

讀《海闊天空》有感──給子鶩的一封信

1D 唐嘉慧

親愛的子鶩:

您好嗎?我看完您那本《海闊天空》,覺得很感動。我從您身上學會了很多。

我很欣賞您堅毅不屈的精神,您是一個患有先天性血友病的病人,並因一次輸血時輸入了受污染的血,而成為了無辜的愛滋病患者,但您並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把自己的不幸化為力量幫人,對於您的遭遇我很是同情,但是您沒有自暴自棄卻令我感到驚訝,我會學習您面對困難的態度的!

您很堅強,勇敢面對疾病,願意承受、面對、抵抗病魔,您這樣堅強、不屈不撓,真是我的榜樣!您讓我學會應該以甚麼態度面對困難,應該要勇敢,要堅毅不屈;您讓我學會了把悲憤化為力量,並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們該活得有意義,並珍惜生命、親人、朋友和時間,堅持做每一件事,使生命發光發熱。謝謝您。我以您為榮,以您為學習榜樣。

生活愉快

                                                                                                              讀者

 唐嘉慧上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四日

讀《海闊天空》有感──給子鶩的一封信

 1D 劉嘉華

親愛的子鶩:

你好嗎?你寫的《海闊天空》真的令我獲益良多。我覺得這本書除了是你的生命札記,更是記載你對生命的看法和感受。

看完這本書後,「病毒」、「友誼」、「死亡」等的字眼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雖然你感染了愛滋病病毒,但你堅定的意志和信念卻令我深感敬佩。你在病房中的朋友像是一棵樹,開枝散葉,數之不盡。樹的果實就是你和他們結了的友誼。為甚麼你有這麼多朋友?我知道了,一定是你那樂觀的態度和為人著想的心意感化了旺叔、開導了彬仔……這種待人誠懇的美德誰能做到?

相信你對死亡已經不再害怕了。目睹了婉君的去世、旺叔的離開……作為讀者的我已傷心不已,何況是你呢?但我相信他們到了另一個世界會過的更好。

此外,我在這本書中體會到做人要積極,不能因困難就逃避。書中的你雖然自幼患病,但卻鼓勵他人、堅定自我,這種精神不是多少人能做到的!

最後,我在這本書中知道了你的故事,知道了你為人著想的美德,知道了你面對死亡的感受,還學到了做人要不屈不撓。這本書真的帶給我太多太多,我也希望做個像你一樣的人,抱着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

 

生活愉快

                                                                                                             讀者

劉嘉華上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讀《海闊天空》有感──給子鶩的一封信

  1D 洪珮茹

親愛的子鷺:

你好嗎?我是你的其中一位讀者。我十分喜歡你所著的《海闊天空》,因為當中的情節不僅扣人心弦,引人入勝,更讓我們明白了許多可貴的人生道理。而且,你和你的病友堅持不屈的精神更是打動了萬千讀者。

在這本書中,你讓我明白到每個人也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個道理,就如你在書中說蝸牛因為揹了個蝸殼,所以走得不快,但牠卻從來沒有想過卸下蝸殼,無論怎樣,也要自己一力承擔。又如你書中借耶穌基督為喻,說即使祂背上的十架是多麼的沉重,也要揹著它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沒有想過要放棄,因為耶穌基督和蝸牛都勇於去承擔自己的責任。不過,這卻令我感到萬分慚愧,因為我平日在某些地方並沒有承擔好自己的責任。相信在今後,我一定能夠因你給我的得著,學會承擔,做一個有承擔,負責任的人!

此外,在這本書中,我還明白到「天生我才必有用」這道理。你在書中言道就算是路旁的一根微不足道的小草,也有鞏固泥土的作用,更何況我們是人,問題只在於我們是否懂得欣賞,並重視自己享有的條件,盡情發揮而已。感謝你讓我們明白到這個道理,讓我們不會在崎嶇的人生路上小瞧了自己,感到自卑,只會更加努力和積極,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生活愉快

                                                                                                             讀者

                                                                      珮茹上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年復年 繁花落葉

「轟隆-轟隆-」一道道火車的轟鳴聲從空中傳過來,把呆滯地看著火車行駛的我給喚回來。秋天的到來,秋葉的散落,伴著秋風的飄逸,秋天的氛圍籠罩了整輛火車。

那年的秋天,如今的秋天,一樣是秋天,但並沒有受到時間流逝而產生思毫的變化。風,逐漸猛烈,席捲著楓樹枝搖葉擺,枯黃色的秋葉簌簌地落下,紛紛擾擾地隨風飄舞,而後搖曳著身姿飄向遠方,只留下了一道接一道枯黃色的弧度。

十月的秋際,有著略帶滄桑的味道,稍略清涼的風輕輕掠過我的面龐,有些涼,也有些愁。我伸手向空中抓了一把,然後鬆開五指,細細嗅聞,指縫間殘留著些許的清香,蘊含了秋初淡淡的芬香。

看著一片片散落的楓葉,淡然而恬靜的笑意在我的面容上展現出來。此時,七個字浮現在我腦海中。

年復年,繁花落葉。

在許多年前的今天,樹海裏的楓葉皆隨風飄落,滿地的楓葉,猶如給地上鋪了一條枯黃色的長地毯。在陽光的照射,樹枝的折疊下,一個個奇形怪狀的剪影因而表露出,畫面煞是優美。

然而,如今的秋天,同樣的優美,卻有不一樣的意境。枯黃的楓葉除除地落下,沒有任何的旋律,彷彿失了神一樣。雖是這樣,如今的秋天卻比那年的熱鬧得多,如同在空虛的畫面上添加了一點點的色彩。小孩子們開朗的笑聲,歡悅地玩耍,以及鳥兒愉快的歌聲,給這畫面帶了無盡的歡樂。

同樣的秋天,同樣的落葉,不同的詮釋。然而,你又會如何詮釋屬於你的秋天呢?

不知饜足

上帝創造了一對貪心的人類,那對人類又再誕生下一對貪心的孩兒。

貪婪是人類的朋友,它無處不在,它在那黑暗中、它在那石頭的眼睛裡,我們皆無處可逃… …

本蔥熱愛泥土、鍾情於水、沉醉於驕陽。

可是,本蔥卻不知饜足—–

明明身處在能環視海洋的半 、明明每天都能品嚐到甘甜的朝露、明明那刺目的陽光,從我出生開始經已給予我無上的溫暖。

可是,本蔥卻不知饜足—–

為什麼?本蔥只是一根蔥,但是本蔥的貪婪就像底下的根,往四方八面無窮生長。

本蔥渴望能住在山頂雲霄,本蔥渴望能傲然飛翔,但出於無奈… …

我只是一根蔥。

 

 

偶爾,看一看天空

出門的時候天色已被染上淺灰色了,連續數天的驟雨把這座城沖洗的一塵不染 、煥然一新。也許因為專注於畫設計稿的我沒有出門一個星期罷了,這世上彷彿在這個短促的一星期內瞬息萬變。

街道上,只聽見皮鞋與地上磨擦的聲音,夾雜著一些「 啪㗳啪㗳 」的水聲。晚歸的行人將他們的腦袋藏在傘朵裏,匆匆地走著。

我的右手撐開傘,一步一步地混入這急流中。

我除除地走著,讓身旁趕忙的路人從我身邊擦身而過。漸漸地,街道上越來越空虛了。我低著頭,伸出左手,微微一笑,小心翼翼地跨過每一個明亮的水坑。這很無聊,但我卻樂在其中。但似乎總有些不對勁,卻又不知哪裡不對。我想,也許真的是我太久沒有出門的緣故吧。

我一直走著走著,偶爾東張西望,偶爾看看那群身穿著色彩斑斕的雨衣的小孩正一邊踏著水坑,一邊開心地唱著歌謠,也偶爾和小孩們一起高唱著那美妙的歌謠。不一會兒,我收起傘,閉著眼,抬頭面向天空,本想感受一下雨落在面龐上的感覺。驀地,沒有任何雨點滴在我面龐上。我睜開眼睛,伸手摸摸自己的臉。我才驚然發現到,雨早就停了。

原來不對勁的是沒有朦朧細雨敲打著我的傘,沒有雨滴敲碎地上平靜如鏡的水洼,沒有使水洼裏的水漫無方向地四濺。

雨是甚麼時候停的?似乎很久了,大概在我出門前就不再下吧。只是路人沒有察覺,習慣性的撐起傘。而我,也一樣,白白地撐了一會兒傘,雖沒有人嘲笑我,因為大家都撐著傘。但我卻覺得有些慚愧,甚至有些懊惱。

沒有下雨,我卻撐著傘。

為了不淋雨,人類發明了雨傘,後來也用來遮太陽。有了雨傘,可以免受風吹雨淋。有了雨傘,可以使皮膚不讓陽光灼曬,就如嬰兒般的膚皮皙白。傘為我們擋去傷害,我們卻不因此身體強健,相反,對傘的依賴使我們遲鈍而弱不禁風。雨傘是人類智慧的一種結晶,從最初的一片荷葉,發展到現在形態百變 ﹑功能各異的傘。傘也是人性的某種反應,從最初的避免傷害,到現在無時無刻的尋求保護。

人們總是尋求著一把傘,可以庇護對方,遮風擋雨,求得安穩。追求著各式各樣的保護傘,譬如金錢,權利,關係等等。

沒有風雨,沒有驕陽,我卻撐傘撐了一段時間,這可真使我有些懊惱。走在急流中,小心的繞過每一個水坑,熟練地躲開每一個人,圓滑的避開傘與傘的觸碰。

傘撐久了會累,但成了習慣也就難以放下。於是,我們在傘裏有了各自的天地,互不打擾。偶而靠近,我的傘尖撞了你的傘沿,便匆忙地低頭說聲抱歉,轉身走遠。

其實偶爾放下傘,抬頭看看天空,你會發現雨並未一直下,陽光也並不總是那麼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