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義何在

 

生活在繁華都市雖說是高尚有品味,整體給人積極活潑的感覺。然而,都市人總是帶著急促的腳步,每天奔波勞碌,幾乎沒有絲毫透歇的瞬間,會有疲倦的時候並不罕見,不管是身驅還是心靈。

身體疲憊了,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的一眠,很快便能充滿電量,回復體力,精力充沛。相反,心頭若是無力便難處理多了,既不是一時半刻能痊癒的,更不是輕而易舉可以調整好的。或許有人會說,心累了,離不開是壓力過大的緣由,聽首音樂,看套韓劇,煩惱自然一掃而空。但其實這些誤樂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心中的種種困惑一天未釋懷,煩惱的根源根本未被消除。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安靜的空間,靜下心來,好好地聽清楚自己內心的想法,與自己心靈對話。閱讀,正正給予我們遠離塵囂的機會,用文字引領我們尋找正確的方向。

最近看了一本書-黃貽興的《空轉人生》覺得感受很深刻。閱讀最具影響力的吸引之處在於在書本裏你可以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透過文字,書籍把一個與你素未謀面陌生人所經歷的故事一一跟你娓娓道來,閲讀著作者一篇又一篇地,用一字一句,一筆一墨,分享著其生活中的大小事及其在當中的體會。你會發現每個人所面對的挑戰其實不過是大同小異,自己所身處的困境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階段,不必氣餒,也不必沮喪,更不必灰心。或許現時事事都不順心不如意,不論是學業,不論是人際關係,更不論是將來長大成人要面臨的事業,心態決定一切。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要繼續走下去,便要懂得不斷地為自己補充能量,主動吸收書卷中豐富的養分,自力更生,蛻變成為更出色的自己。

要知道,人生,不要為了誰而活。生命是一份何其寶貴的禮物,如此幸運的我們能夠有享受生活的機會,還要在抱怨些什麼,身在福中卻不知福的我們,到底還要浪費多少時間,多少青春,多少光陰,多少歲月在無所事事,成天渾渾噩噩?與其埋怨著不幸的遭遇,細數著不稱心煩瑣碎事,倒不如善用分分秒秒的時間,充實自己,裝備自己,才算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對得起自己的人生,決不要辜負了各種美好的時光。

以上的長篇大論,衷心的感悟,通通都是閱讀所教會我,所激發我的。我想,這無非便是閱讀對人生的意義。

風箏

它飛呀飛呀
咻的一聲墜地
龐大的身軀
壓著春天的尾巴
那時不嘵毛毛蟲蛻蝴蝶
喜愛過它的翅膀
手柄屬於孩童
助它飛翔的是熟人
他虛長四歲
它翩翩起舞
時不時,
因孩童的頑性狠狠跌下地面
未曾數墜落幾次
它最終還是拖著傷痕
搖搖晃晃上升
狠心咬掉束縛,
教孩童放手

愛書愛閱讀徵文比賽:林語堂《雙語文選》閱讀報告

林語堂畢生從事雙語寫作,穿梭於中西文化之間,而且筆下文字字字珠璣,又愛自由的思想,實在令人大開眼界。

林語堂曾提及了西裝,他說他不穿,認為西裝之所以成為一時風氣而為摩登士女所樂從者,是因為一般人士震於西洋文物之名而好為效顰,而自身之所以不隨波逐流,正是他不是其俗人之一人。現時西方文化流行,看看本地或是內地的買賣市場中,若本、內地與外國品牌並列,會有多少人選擇捨棄外國品牌?那是大眾的趨向,我亦如此,但經林語堂的分析,我又對此改觀,身穿西裝有種種不便,悶熱且緊貼皮肉,令人難以呼吸,為何要為跟隨大眾之流、討好心儀之人而委屈自己受苦呢?當然,西裝自有其好處,也不能就此落下偏見。

林語堂只論了西裝,我卻覺得他話中有話,他不滿連中國人都推崇西洋文化,把中國的優點排在次等之位,他不滿人們為討好別人而食自己的苦果這等做法,他認為無論論理上、美感上,還是衛生上,社會都不應容許類似西裝這個例子的文化改變人們的思想。

我對如此大膽又新穎的論點感到驚訝,從西裝中投射出他自由的思想,實在令人驚艷,亦不免令我深思,中國永遠比外國落後?也許以往各種障礙證實了是的,但絕不能套用於現今的中國上,想想我們這個龐大的母國,論市場,還是全國經濟、軍事,何處落後?中國急起直追,絕不遜色!

見識了「論西裝」,是否認為他是個愛國之人?我想倒也不是,他也就是就事論事罷了,看看「臉與法治」一文中,他毫不留情諷刺中國的法治體系,其實也稱不上甚麼體系,他要斥責的,是中國因富貴漠視法律的行為。林語堂作品一貫帶着生動、幽默,他說這是中國人之平等主義,無論何人總須替對方留一點臉面,爭瞼是人生的第一要義,而中國富人開車超速是代表有臉,萬一軋死人,就掏出名片,報証局長之名,再罵一句:「不識你老子」後憤憤回去,就更漲臉了。

如此蠻不講理的行為,林語堂帶點輕鬆幽默地寫出,也是在暗暗地諷刺,中國貪官污吏多多,常為錢財決定與這等人攜手相助,只看見眼前利益,而那些富貴人深感痛快,因為他們有能力漠視法律,證明他們雄厚的財力,為其爭取不少的面子,兩種人相互合作,造成惡性循環,既然不視法治為眼中物,法治因何而在?目中無人的富人和政府有所勾結,受害的,是無辜的普通人!

富者說話的社會,普通階層之人難以容身,因他們漠視法治人權,憑財力手握權力,政府的一是貪污腐敗,一是袖手旁觀,能清風兩袖、做到廉潔的,又有幾個?就因如此放縱,中國政府的法律體制永遠算不上完善,也難怪香港被賦予擁有很好的法治系統吸引了各國各地的旅客,這是多麼難得又值得維護呢!

除了高談社會政治,林語堂亦有論女人,有意思的是,題目名為「女論語」,可能他也認同「女人心如海底針」吧!論女人,竟似論語般繁複,但文中並不是想侮蔑女性,只是應用了拜倫的名句:「人是奇怪的東西。女人是更奇怪的東西。」他覺得與女性相處十分有意思,因為女人相信她們的「感覺」。曾有一次,林語堂在火車上與鄰座的女性對談一位大詩人,他不覺得這位大詩人的作品因常與太太吵架而變得難看,女性卻一口咬定作品十分討厭,原因是「感覺」。感覺就像女人的最高法院,我覺得女性的心思都很仔細,寸寸思量,也比較固執,當然會有例外之人,但我認為女性的確是個深奧的物種,因為她們都以感情為先,這也不能被怪責的呀!

大事小事,林語堂都有不同的意見,一些甚是有趣,一些即是帶着嚴肅的社會性話題,其文筆流暢且具深意,教我學會不同角度去思考,他自由的觀念,亦讓我看得痛快不已,我想真是值得推薦,希望你們可以從中享受到不同的感觸,並獲得一些感悟。

 

無題4

我一向也有戴錶的習慣,而我擁有的第一隻錶,是來自祖父臨終前送的,故我一直沒膽子戴它出去走走,不過我的惶恐,更多是來自錶的本身。它與時鐘雖說是異曲同工之作,惟前者可隨時隨地提醒着你,你的資本不剩得多,使你整天提心弔膽似的。

人越大,就越想它走慢些,走慢些…….可是,再慢,也會有到達盡頭的一天。

荀子有言:”以有涯隨無涯,怠矣!”這句話,以前的我並不懂,直到祖父因病逝去,我才悟了這個道理。可是,一個疑惑解決了,另一個結又隨即繫緊:若如荀子所言,那麼我們在時錶運行到最後一刻前,到底在追求些甚麼?

若為金錢,實是不智,因我們要花上多少輩子才可盡得世間財?若為名利,又是不智,因名利能帶進棺木嗎?大概只有後人對自己的評價才能峗立不倒,但是,你又敢說會你死後會有人記起你不?

但是,只要主流繼續不智下去,我們還是從眾的。

莊子有言,在這物欲橫流的年代,眾人都是重人輕己,人似乎忘了作為自己的天性,又或者我們以這個作為新的天性。我不知。

而莊子所說的,確實是殘忍而真實。別想搖頭否認,看你那為攢到一張入場券的樣子,看你那苦苦追求別人目標的樣子,再看你那失去本性的樣子,是不是荒謬絕倫卻又可笑得很?

最後,上述的問題,又產生了好幾個問題:人活着到底是為了甚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要活着?

可能,我們費盡一生,也找尋不到答案。

也有可能,這追尋的過程,就是我們活着的理由。

佛家說過,人一生,就是苦的過程,但這種苦,會伴隨時針停下而過去。

也許,我們庸碌半生,也不求甚麼,只求身歸塵土之時,能夠無憾地撤手人寰。

《白痴》閱讀報告

社會總是一成不變,排擠和質疑異見也成為常態,司空見慣。也許習慣於安穩平靜的生活模式,人們在面對異於「常」人的人或事時,總是習慣批評、反對,而不願放開心境加以理解接納。再這故步自封的年代,為了不讓自己的創新和突發奇想而被標籤上「白痴」的名號,不少人選擇隱藏,或其心情、或其想法,隨波逐流,跟隨大眾的步伐,循規蹈矩地生活。然而,這個磨掉一身棱角去迎合他人目光的你,又是否算得上一個聰明人?而在這篇勞勞碌碌的人生中,又有誰能不顧「白癡」的標籤,堅毅不屈地堅持夢想和原則?

《白痴》一書由不同的散文集成,在生活、工作、人際等多個角度,發表了很多作為一個社會上「非正常人」才有的問題和感受。作者在《白癡》中提出了對世界不合理的事情的疑惑,借此抒發對不被他人認同的無奈,但又決不因他人標籤而放棄思想,人云亦云的態度。

《白癡》一書中的散文大多貼近現實,令人按捺不住共嗚之心。當中數篇關於學業的散文更是令我心同感受。相信大家對「怪獸家長」一詞耳熟能詳。如此不合理的管教模式理應被拒諸千里,然而當社會大部份家長亦以嚴格方式教導,受身邊人耳濡目染下,竟也逐漸接受這種教育方法。

在現今競爭風氣旺盛的教育制度下,為提高子女的競爭力以贏咗起跑線,不少家長在子女亦呀呀學語時便為他報讀數之不盡的興趣班。「這樣是為他們好啊!」這句話總是成為怪獸家長的最佳擋箭牌,更甚的更幫助子女解決所有難題煩惱。但是在父母計劃妥當的悉心培育下,又有否正視過孩子的意願或興趣?與其把孩子強行困在風平浪靜的溫室成長,倒不如放開對其的束縛、捆綁,令他學會在跌倒後重新站立;在失意時學會面對,活出他多姿多彩的人生!

在完結了讀書生涯後,職業的選擇亦定然是不少年青人的一大難題!在「正常生活」一章節中,作者的幾篇散文講述關於夢想的抉擇,亦同樣給我當頭棒喝。

談起夢想這個老掉牙的話題,總是令人會心一笑。憶及從前的夢想,總是低能而不切實際的。然而在這遙不可及的夢想中,卻總可以為我帶來動力和笑容。可是,在現實的沙塵暴下,卻令人在不知不覺間失其初衷。成長令大家變得現實,因為害怕被取笑,便將許好多白癡的夢想淡忘:曾經渴望頭頂魚缸,立志成為太空人的孩童,手中亦在不知不覺間換上教科書。現實的壓力逼使着人們成長,連我也不例外。在身邊人的喧染下,曾經的夢想早被拋諸腦後,所謂目標景致剩下一張成績優良的沙紙和學位,而作者的散文亦正正給了我當頭棒喝,使人憶起童夢。在社會的摧殘下,大部份人為迎合他人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在不眠不休的搏鬥下,儘管看着眼前成就,卻再無意義。固此,我們應緊記自己最初的夢,無論荒唐或困難,都付諸全力嘗試。

在漫長潦望的一生,相信人最驚恐的莫過於年過半百,老態橫秋時才覺人生無事回味。作者在書中的一句話令我啟發良多:「在動物元兜圈才是可怕的事。」在作者的一次遊玩中,他發覺動物園的動物都在馬不停蹄地兜圈,令他憶起自己—重複是一件極其可怕的事,對動物如是,人亦如是。如同上文所言,我們總是輕易被社會改變,忘記初衷。我們為金錢、為權威陷下一個個泥沼。在每天勞碌奔波、重複的生活,看似充實的人生卻味同嚼蠟!因此,在朝九晚五的生活中,不妨偷取時間放下工作,和家人或朋友好好相處。

在這個無邊無際的世界,難免會受人影響。然而,在一些人生的決策時,我們必須生無雜念,好好思考自己的看法,勿忘初心。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談兩代文化差異

說起龍應台女士,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這位來自店灣的女作家筆下有許多著名的作品,其中以<目送>最為著名,而今次非常有幸可以拜讀<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亦是首次讀龍應台的作品。
這本書是以龍應台與大兒子安德烈間的書信往來,由三十六封信集結成書。龍應台女士以母親的身份與身在異鄉的兒子安德烈展開長達三年的書信對話,了解彼此之間的內心想法,讓兩代人之間原本冰冷的親子關係,產生了互動和許多共同的話題。透過一來一往的書信溝通,知道我們年輕一代的生活態度、平日的玩意兒,在老一輩眼中究竟是如何看待的。
對於安德烈,在我眼中的他是一個很特別的年輕人,從他與母親的書信中,給人一種獨立,時刻關心社會各議題和國際的感覺。也許因爲安德烈特殊的成長背景造就了今天的他,在出身八個月後便遷往瑞士及德國,於德國接受教育,直至長大成人,他受外國很多不同因素影響,因此安德烈的人格發展、價格觀確實與我們亞洲的年輕人有所差異,一邊諗書也一邊玩樂,成熟既穩重,又不失專屬於年輕一代的俏皮。
在現今社會上,科技日新月異,年輕一代前衛的觀念與年長的父母保守的觀念早已南轅北轍,大有不同。相信還願意乖乖坐在書桌上寫信給母親的年輕小伙子已經寥寥可數,甚至沒有,十八歲,這個正值輕狂叛逆的年紀,很多人都選擇和朋友知己在外狂風作浪,輕狂一番,而非定期用書信與母親分享着生活,這種看似微存管束的生活,深信無人喜歡,連我也不例外。從十八歲至二十一歲,三年的時間,安德烈和龍應台仍舊持續用書信來往。沒有半途而廢,也沒有虎頭蛇尾,確實令人佩服。
眾多的書信之中,可以發現隨時間的流逝,即使身隔兩地,透過互相的對話,使母子之間的關係從疏離變得逐漸拉近。當中兩代的文化、價值觀的交流,可以說是人與人之間成長變化的一次交流,讀者又想著那些書信的內容,雖不至於要落淚,但於那細膩文筆之間流露著感情,牽動了我的思緒,深深叫我動容,讓我反覆思量不已,體會深刻。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很微妙,當中的差異可以很大,但只要互相多溝通,總會增加了解。龍應台學著躺開心胸,努力了解安德烈的心中所想,最後卻只得兒子的一句無情的回話,站在母親的角度來說,她的努力似乎未能令兒子接納自己,同時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似乎是一個很難的方法,一位母親從小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但不過是眨眼間,孩子便長大了,說要飛起來,又設法離開母親,這叫作為母親的怎麼適應呢?愛子之心,面對孩子的冷言冷語,而作為孩子的又未明白母親由始至終的愛意,這究竟還是兩代人之間有所差異吧。

雲 【小說連載】

雲:

首先,希望你讀我這封信時,不要害怕,寫信並不變態,你那麼美,我只是喜歡你,我並不變態,希望你能懂。

你回來了,而我,卻要離去了。

我離去的意思其實不是真的離去,而是,我不會再想你,不會再在上課時偷望你,不再盼望老師會把我們分在一組……

當然,所謂離去,只是我個人的事,對你並沒有意義,本來也沒有寫信的必要,但昨天看見你淚流滿面的情景,我就心如刀割,我想說聲對不起!

對不起,你昨天一回來,我就說錯了話,我竟問你還跳不跳舞。我看著你的眼淚默默淌下,我就對自己絕望了,我真不知道你的腿傷得這麼嚴重,你坐著輪椅,我不知道你失去了一條腿。

對不起,你可能覺得我很變態,我曾經那麼沉溺於上課時偷望你,學校週年表演是我最快樂的日子,我可以在黑暗中看你在台上跳舞,而不怕別人發現……但我明天16歲,我就要終結這一切了,因為我覺得自己不配,我不配喜歡你,我不配喜歡任何一個女孩,我所有科目成績都在死線徘徊,我上台講話會四肢發抖,我最強只是四小時的罰站腿不酸,和偶爾反擊一下那個柔弱的中文老師……

我在網上看過,一個失去腿的女孩跳舞,我知道你將有一天又能跳舞的,你的雙眼那麼美,你的笑那麼美,你的靈魂那麼美。那一次我經過禮堂門口,我從那狹小的玻璃窗看見你跳舞,你肢體那麼輕盈,那麼美,你每一次跳躍,時空都停頓,你每一次轉身,都彷彿對我笑。那一夜,我失眠了。

你知道,我從來不多話,更不敢對你多話,讀到我這封信,你不要怕,我並無惡意,我只是那個不小心喜歡了你的那個不起眼的男孩。

你遇交通意外後,離開了我們半年,所有科目所有老師派發的筆記,我給你留著了,剛才放學你離開後,我都已整理好放到你的抽屜中了。

明天,我16歲,我要離開你了。你一定堅強,你一定可以再站起來,再跳起來。就像我,16歲,我下定決心不再做廢青,讓自己有一天能心安理得地去喜歡一個女孩,讓自己有一天能給一個女孩帶來快樂。雖然,我還不知道怎麼做,但我首先要離開你,因為我想著你的時候甚麼都做不了。從明天起,我再也不會上學遲到,雖然我的腿很強,但我心裡難受。

我希望能做到不再想你,希望你堅強,也希望你讀到這封信時不要害怕,我只是喜歡你,這樣而已,並無惡意。

3月28日

愛書愛閱讀徵文比賽:魯迅《徬徨》閱讀報告

魯迅先生是一名偉大的中國近代文學家,他一生寫了不少關於當時二十世紀社會常常出現的問題的文章.當中以《吶喊》,《徬徨》最為著名.而我今天所介紹的書正是其中一本《徬徨》. 《徬徨》是一本收錄了魯迅先生在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十一篇小說.

書中的十一篇小說各有不同,但都是針對當時的風氣和事情所寫的. 其中一篇令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在酒樓上》。在故事中,[我]從北地向東南旅行時,到了一個[我]曾在當地學校做過老師的地方,並在當地的酒樓上遇見了自己的老同事-呂緯甫,[我]並和他交流了各自自從離別的生活,然後各自離開.這樣的一個小故事,我在初次看的時候覺得的沒有甚麼突出的事.但在經過多番咀嚼後,發現裡面其實是別有洞天.先說呂緯甫,他曾經是一個很激進的青年,曾因爭論改革中國的方法而打起來.然而,封建勢力異常強大,而呂緯甫由於”心死”而背棄自己一直以來的熱情,有一個激進者變成一個”落荒者”.魯迅先生借他反映當時五四運動落潮時期一般知識份子的精神面貌,諷刺他們在以前為改變舊思想而雄心壯志,到現在卻心甘情願傳授舊思想給下一輩的可笑.我卻認為魯迅先生也是在寫他自己,以前的他雄心壯志為改變舊思想而盡心盡力,現在卻因為眼見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好像變成無用之功,加上當時的知識份子都失去了改變舊思想的熱情而感到氣餒.

另一篇令我覺得值得去深思是《長明燈》.故事圍繞著村莊廟宇裡的長明燈,人們有一個統一的頑固的迷信,認為長明燈能給村子以保佑和幸福,而「瘋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認為只要熄滅這長明燈,一切的災害就會消滅,真正的幸福才會到來。 他的主張得不到人們贊成,得到的只有反對,並認為他的想法是瘋狂的。 在這樣的阻撓之下,他發出了要放火燒了點著長明燈的廟的言論,於是引起了人們更大的驚慌,遂將他關了起來。魯迅先生是在借長明燈裡的瘋子來比喻自己,自己覺得舊思想已不合時宜,要破舊立新,就想要滅了長明燈,卻被其他人視為異類,瘋子,無論魯迅先生發表任何演講,其他人不會理睬他,就像被關押一樣,無人理睬他.我從一開始的時候跟村子的人一樣,覺得瘋子做的太過分了,長明燈不滅而已,就放火燒村.但在後來我卻發現我錯了,我覺得瘋子不但沒有錯,他也有可能是全村人中最清醒,唯一一個沒有被舊思想洗腦的人.村子裡的人盡被舊思想所洗腦,認為長明燈能給村子以保佑和幸福,是不能滅的,而瘋子的行為卻是想讓村子的人清醒起來,就算是一個人也好,卻沒有人聽他的話,也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反而被所有人認為他是瘋子,被人關押起來,這有可能是魯迅先生的無奈吧!

《徬徨》一書將當時腐敗的風氣利用小說的形式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字裏行間都露出魯迅先生對時局的關心以及無奈的情感,每章小說除了值得我們深思外,也讓我們更了解當時的時局以及讀書人的風氣.這本書值得一讀.

在讀這本書時除了要對魯迅先生抱著敬意外,我們也不要辜負魯迅先生對我們的厚望,繼續努力吧!

孩子的童心

 

很多年前媽媽曾經寫過一篇《媽媽的首飾箱》的文章。閒時,媽媽很喜歡翻翻首飾箱,看看孩子孩提時代送給媽媽的一些首飾、禮物。歲月的確可以偷走時間,卻偷不走媽媽心坎裡的回憶!孩子總是很不明白為什麼媽媽這麼喜歡回憶,除了是因為老人家喜歡回味舊事外,亦因為這一點一點生命的「糖份」令媽媽有勇氣、有毅力的生活下去!生活並不是常常這麼如意、容易!媽媽常常鼓勵自己要記著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壞!不要用別人的錯處來懲罰自己這麼愚笨!媽媽很想做一個幸福的女人!很想做一個常懷「感恩的心」的婦人。

 

孩子自小就很喜歡做手工,很喜歡用手工紙摺東西,很喜歡自創玩具,而造出來的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幾可亂真!

 

孩子小時候,長假期的時候會和表姐去爺爺嫲嫲家中渡假。每次媽媽也會為他準備一疊再造紙( 廢紙 ) 及一卷膠紙作材料,讓他在爺爺嫲嫲家發揮所長!兩個小孩又會玩「煑飯仔」、「開餐廳」、「醫生病人」等遊戲,大家一起共渡了很多美好、快樂的時光。

 

孩子小學一年級時製作了一顆「藍寶石」戒指送給媽媽,指環上的藍寶石閃爍生輝!但我這位大意的媽媽竟把這顆閃亮動人的藍寶石戒指弄不見了!我一直也很覺得很愧疚,一直不敢將這事的真相告訴孩子。其後,孩子弄了另一顆黃寶石的戒指給我,我一直珍而重之的將它收藏在首飾箱裡。

 

孩子小三開始,我每天給他五毫子作零用錢,一星期共有三元五角。

 

有一次他參加了學校的秋季旅行,在郊野公園的小賣部買了兩枚戒指回家,一枚是 Winnie the Pooh頭樣 ,另一枚是我最喜愛的卡通人物 Minnie Mouse 頭樣 ! 這兩枚戒指現又成為了媽媽珍貴的收藏物,他送給我時,告訴我因為知道我喜歡Minnie Mouse,所以特意地為我挑選了這隻Minnie Mouse 的戒指,逗得我歡喜了許多天……

 

 

 

 

 

 

孩子小四時 ( 9 歲) 有次去姑媽家渡假,和姑媽一起逛商場時在小攤檔買了三樣東西回家。當天晚上我們家舉行了一個簡單而隆重的頒獎典禮……

 

背景音樂徐徐響起……登……登……登……登……首先是傭人姐姐 Wasini 出場,孩子買了一個大髮夾送給 Wasini ,讓她做家務時可把頭髮束起,方便工作。孩子真是很細心,心思很縝密。接著是媽媽出場,噢!原來孩子為媽媽挑選了一個黃色的錢包,一個塑膠黃色三摺的魔術貼錢包,封面是 Winnie the Pooh 卡通,( 這個黃色三摺 Winnie the Pooh 魔術貼錢包與運動員用的魔術貼錢包款式設計是一樣的 ),這款錢包在小學生群裡是非常流行。孩子送給我時告訴我,他有將我的說話記在心上,付款前他問那攤檔的姨姨,可否打開錢包檢查一下??他個案重演,說著︰『 姨姨,請問我可否打開錢包檢查一下?因我媽媽常常教導我要當一位精明的消費者,若產品有問題帶到回家就「論盡」了!因我們不是住在這區啊!』坐在身旁的姑媽連忙點頭回應︰「他真是這樣對店務員說。」孩子真是乖巧,有將媽媽的說話記在心上。孩子又為自己選了一個 Thomas火車頭藍色的三摺錢包,我們母子可一起用 「母子錢包」了!太美好了!這個 Winnie the Pooh 的錢包媽媽用上了幾年時間,媽媽當時 34 歲,記得有一次和同事吃飯付款時,同事均用奇異的目光看著我的錢包! 30 多歲人仍用著一個小學生的錢包??我引以為傲地告訴他們這錢包是我兒送給我的 , 我當時的眼睛裡充滿自豪和幸福的感覺!!

 

孩子 8 歲時,很流行一種名叫他媽歌池( Tamagotchi )的掌上電子寵物機的玩具,是讓小孩用來飼養電子小雞,學習照顧小雞的起居生活。孩子很想擁有一部他媽歌池,但媽媽沒有買給他。記得有一次他到同學家中作客,他用手工紙造了兩部他媽歌池電子寵物機 ,一部是給自己,另一部是作為手信送給同學仔 Vincent。媽媽聽著孩子的分享,不禁會心微笑,覺得孩子很善良、很單純,有一顆很有愛錫同學的心腸。

 

長假期的時候,媽媽很喜歡買一些絨布回家,讓孩子和傭人姐姐在家中一起縫紉絨布公仔。有次,孩子為媽媽製作了一條「護身符」。「護身符」上還有一個用藍色絨布做成的十字架。孩子對媽媽永遠也是那麼細心、體貼!而這條「護身符」又成為了媽媽首飾箱裡其中一件收藏物。

 

 

 

 

 

 

 

 

孩子五年級時,有天在天盛商場的文具店買了一個漏斗送給我。他這樣說︰「媽媽,我在文具店看見這個漏斗很美!我特意買來送給你的。」他一面說,面容上露出燦爛、可愛的笑容。我看看他手上的漏斗,好奇的問︰「買漏斗給我做什麼呢?」我繼續說︰「其實買禮物送給朋友,是要買朋友喜歡的東西或是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啊!看來,你自己很喜歡這漏斗吧!」怎知孩子突然,突然嚎啕大哭起來!一個11歲的小孩,面上露著很委屈、不被明白的表情,哭得很淒涼、很淒涼的回應︰「我只是看見這個漏斗很美、很精緻,特意買來送給媽媽你的……」 雖然這個小故事已過了許多年,但偶爾想起,媽媽心裡也會責怪自己,為何自己當時沒有同理心和體恤別人的心腸!!很多年後,和孩子重提舊事,孩子已忘記得一幹二淨!一點印像也沒有!但媽媽仍然向小孩道歉,請他原諒媽媽當時沒有體恤他愛錫媽媽的心意。

 

 

 

 

 

 

孩子中一復活節假期的時候,參加了學校的澳洲交流團。回港時買了很多手信給媽媽,其中一樣是買了 2 瓶澳洲很出名的「羊脂膏」。孩子送禮物給媽媽時,熱切地向媽媽介紹「羊脂膏」的好處。媽媽見到有2 瓶羊脂膏,就向孩子提議不如送一瓶給姨姨與其分享。怎知孩子很生氣!很怒的對著我說︰「我自己也不捨得買手信給自己,見到媽媽喜歡的東西,第一時間就買給媽媽!怎知你就將我的心意與朋友分享!一點兒也不珍惜!」說著說著,他突然大哭起來!整個面容流露出很委屈及不被明白的表情!他哭得很淒涼、很可憐!媽媽立刻回應只是想與姨姨眾樂樂!大家一起分享他在澳洲買回來的禮物!但孩子一點也聽不進去,繼續地哭著。經過這件事,媽媽又好好的學了一課。

 

時光飛逝,轉眼間孩子快 21 歲了!媽媽趁著自己仍有記憶時要快快的將這些小故事寫下,待孩子將來結婚時,將這些小故事結集成書,作為「娶妝」送給他。驀然,想起以下歌詞,很想與孩子分享︰

 

路上我願給你輕輕扶, 你會使我感到好驕傲!

幸福歡樂陪著你,去找一生美好!
將一聲聲歎息, 化作生命力!
懷著信心解開生死結, 雲霧消失朗日吐。
以真誠我祝福你, 會踏上那光明前路,
願將一腔熱誠給你, 常為你鼓舞!

願將一腔熱誠給你, 常為你鼓舞!

〈喝采〉 陳百強

 

孩子!媽媽愛你!天父更愛你!

 

熱情地擁抱你的生命吧!繼續去為你的生命奮鬥!發光!發熱!

關係

我與你的關係,由血緣的密不可分到,到現在的漸行漸遠,可謂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們每天都像一個被設定的機器人,
早上,我們爭分奪秒地洗漱和用餐,
連互相說聲再見的機會都沒有;到了晚上,各自拖著疲憊的身軀回來,
卻總能為了相同性質的事吵個不停。

你總說我不體諒你,
而我卻總怪你不理解我,
各懷心事;卻都不肯啟齒。

我們的關係真的到了這地步嗎?
我們在同一屋簷下生活,卻猶如形同陌路般冷淡,我們之間的隔閡,還能磨平嗎?

我無可奈何時光的流逝,
只能眼看著你渐渐消瘦的背影,向遠方走去時,我的心就像被針扎般刺痛。其實至始至終,我只是希望你能多理解理解我,多點陪在我的身旁,陪我一起看遍這世界的風景;在枕邊回憶過往,談論未來,而不是每天各忙各的,連唯一溝通的渠道都是透過爭吵。

我只祈求歲月對您好些,讓我們還有時間,還有機會,磨平我們之間的隔閡,彌補之前留下的遺憾,為我們血緣之間應有的聯繫,好好地生活,在回憶中只留下美好的片段,好嗎?